分享

本草新编,白果,入心经,通任、督之脉,至于唇口。治哮喘方有用白果者,取其能涤胃中饮食之积;肺痈、肺痿,包络火旺者,可多食。

 北京润雨 2022-08-03 发布于辽宁

白果

白果,味甘、少涩,气微寒。入心经,通任、督之脉,至于唇口。有毒,多食至千者死。

治白浊,清心,性不能乌须发,然乌须发必须用之,引乌黑之汁至于唇口之间以变白也。此从来《本经》之所未言。

包络火旺者,食数百枚,正复相宜。唯包络素虚寒者,实宜戒耳。

白果,方中所用极少,唯治哮喘方有用白果者,取其能涤胃中饮食之积也。



《诊宗三昧》·诊宗三昧

清朝 ,诊宗三昧 ,张璐 著

张璐(1617-1699)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江南长州人(今江苏苏州)。作品有《伤寒缵论》《伤寒绪论》《伤寒兼证析义》《张氏医通》《千金方衍义》《本经逢原》《诊宗三昧》等。张璐与喻昌、吴谦齐名,被称为我国清初三大医家之一。

脉法,师传三十二则


【数】数脉者.呼吸定息六至以上.而应指急数.不似滑脉之往来流利.动脉之厥厥动摇.疾脉之过于急疾也.数为阳盛阴亏.热邪流薄于经络之象.所以脉道数盛.火性善动而躁急.故伤寒以烦躁脉数者为传.脉静者为不传.有火无火之分也.即经尽欲解.而脉浮数.按之不芤.其人不虚.不战汗出而解.则知数而按之芤者.皆为虚矣.又阳明例云.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以发汗.令阳气微.膈内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吐也.又胃反而寸口脉微数者.为胸中冷.又脉阳紧阴数为欲吐.阳浮阴数亦吐.胃反脉数.中气大虚.而见假数之象也.人见脉数.悉以为热.不知亦有胃虚.及阴盛拒阳者.若数而浮大.按之无力.寸口脉细者.虚也.经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病热而脉数.按之不鼓甚者.乃阴盛拒阳于外而致病.非热也.形证似寒.按之鼓击于指下者.乃阳盛拒阴而生病.非寒也.丹溪云.脉数盛大.按之而涩.外有热证者.名曰中(平声)寒.盖寒留血脉.外证热而脉亦数也.凡乍病脉数.而按之缓者为邪退.久病脉数.为阴虚之象.瘦人多火.其阴本虚.若形充色泽之人脉数.皆痰湿郁滞.经络不畅而蕴热.其可责之于阴乎.若无故脉数.必生痈疽.如数实而吐臭痰者为肺痈.数虚而咳涎沫者为肺痿.又历考数脉诸例.有云数则烦心者.有云滑数心下结热者.皆包络火旺而乘君主之位也.有云细数阴虚者.水不制火.真阴亏损也,有云数为在腑者.阳邪干阳.脏气无预也.有云数则为寒者.少火气衰.壮火食气也,大抵虚劳失血.喘嗽上气.多有数脉.但以数大软弱者为阳虚.细小弦数者为阴虚.非若伤寒衄血之脉浮大.为邪伏于经.合用发汗之比.诸凡失血.脉见细小微数无力者为顺.脉数有热.及实大弦劲急疾者为逆.若乍疏乍数.无问何病.皆不治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