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宋瓷的时代成就 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宋朝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了以五大名窑为代表、风格各异的众多特色瓷器,色彩多变,质感浑厚。 ![]() 宋代瓷器,真能集前代之大成……至大观、政和等时作品,则釉薄如纸,胎薄如漆壳,声如磬,具有胎和釉溶成难分之瓷。瓷器至此,可谓登峰造极矣。 ——《中国陶瓷史》 02 五大名窑 宋瓷为后世所推崇的主要是北宋五大名窑,分别是汝窑、官窑、定窑、哥窑和钧窑,同时闻名于世的还有磁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和耀州窑等。 ![]() 汝窑:以烧造青瓷为主,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晶莹多变。“玛瑙入釉”“蟹爪纹”“鱼子纹”“鱼鳞状开片”为其代表性技艺。 官窑:釉质匀润莹亮,大纹片、胎骨深灰或紫色,南宋官窑釉色有粉青、天青、灰青等,纹片较细碎。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其胎色铁黑、釉色粉青、“紫口铁足”增添古朴典雅之美。 定窑:以烧造白瓷为主,胎薄质细、釉色洁白,刻花、画花、印花等装饰技术娴熟。 哥窑:胎色黑褐,釉层冰裂,釉色多为粉青或灰青。 钧窑:以烧造彩色釉瓷为主,有玫瑰紫、海棠红、天蓝、胭脂、火红等,色彩瑰丽,富于“窑变”。 唐代以来,瓷器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宋代有所突破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瓷器佳作,在五大名窑特点中,胎质、釉色都出现了多元的选择,其中官窑的“紫口铁足”、哥窑的“冰裂纹”、钧窑的“窑变”等都是展现技艺、引领审美的佳作。如今五大名窑的传世作品极少,世界众多文博单位常以收藏五大名窑作品为荣,并将之视为镇馆之宝。 03 宋瓷的审美 宋瓷崇尚质朴、纯粹之美,其胎体轻薄、敲击清脆、外表光洁,多数釉色有素净之感。宋瓷的审美主要有“似玉”文化、内敛文化和质朴文化:“似玉”文化源自中国古代对玉的推崇,玉的纯粹与剔透,玉的温润质感,备受人们的喜爱,北宋时宫廷瓷器就有仿古玉的佳作,后来南方青瓷又达到了凝翠的效果,实现了“似玉、非玉而胜玉”的独特意境;内敛文化出自宋学的气质,不同于唐代的奔放热烈,宋代讲求内在的“涵咏”,宋学尤重修身养性,倡导雅文化,宋瓷表现为不刻意追求色彩的艳丽以及装饰的繁杂,外形简洁、釉色凝重,呈现一种内在的涵养;而质朴文化出自宋代三教合流的借鉴,道家的“清静无为”、佛教禅宗的“参悟”都影响着宋瓷的走向,这一时期的仿生造型、淡雅釉色以及愈发凸显的饮茶功用,烘托出天人合一、禅茶一韵的意涵。宋瓷审美体现为造型的秀丽空灵、形神兼备,釉色的自然冲淡、温润如玉,纹饰的简约质朴、气韵生动。 本期编辑:侯荷若雪 责任编辑:赵桐玉 易雪琳 文字来源:统编新教材,乔楠.一叶一乾坤:《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宋瓷成就[J].历史教学(上半刊),2020(10):24-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