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做文献笔记

 时小遇 2022-08-03 发布于山东

最近,

剪了短发。

又要天天练车了。

手边的事情也多了起来。

没事,事情越多,小红效率越高。

关于文献笔记,我有很多话可以说,不是因为我擅长,而是因为我折腾,走过很多弯路,我也不能说我现在做笔记的方法就一定是好的,因为我自己还处在探索的阶段,但目前来说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一句话概括所有:不要让形式大于内容。


#三线格

尽管老师强调了很多次文献笔记的重要性,也告诉我们大致要记哪些内容,但我就是无法内化,因为我总是得要自己找到一件事情的意义,才能真正地着手去做。而找意义的最好方式就是让我自己去经历,在这个语境下也就是去经历真正的研究,可是我没有这样的经历。

在这一阶段,我偶然看到了三线格这种形式,便想着用来做文献笔记,结果如下:

这只是我为了完成期末作业做的文献笔记,作业交了也就没有然后了。


#PPT

有时候我都佩服我自己,无奈的佩服。

没错,我还用PPT来做过笔记,当时想到这个点子的时候我还觉得自己找到了成功密码,现在回过头来看还真是蛮傻的。

这是当时和别人进行文献阅读讨论时候做的笔记,讨论小组暂时解散了,文献笔记也就中断了。

用PPT来做文献笔记,翻页的时候不够顺滑,影响用户体验。


#强推word

我还试过用OneNote来做文献笔记,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我现在用word做文献笔记,果然至简才是王道。

文献笔记中的每一个小点,记的时候都要问自己,这个有什么用?如果说不上来,但还是觉得很重要,那就记下来。

其实就算我记了文献笔记,也不代表我就把论文看懂了,由于知识和经历的缺乏,很多内容大抵自己是看不懂的,没关系。

为什么要记结构呢?因为功利一点来说,做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学术发表,记结构的话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别人是怎么写的,是怎么一步一步去推进的。这样我们以后我们自己写的时候就可以模仿借鉴。

最最重要的是,我在记的过程中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我称之为灵感,一想到我就会立刻记下来,并且标红,这些都是很宝贵的,甚至说比文献笔记本身的内容还要宝贵。

整个文献笔记记完之后,我还会写一下自己的想法,这个部分的内容取决于你看这篇论文的目的是什么,比如说我是想看看自己能做什么样的类比研究,我记的时候就会带着这个目的去看,说不定文中的某些句子就能触发自己的灵感。虽然看完后的想法写在最后,但其实这是贯穿整个过程的,任何时候你有想法了,你就写下来。

总之,你整个看论文和记文献笔记的过程都是有目的性的,你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说稀里糊涂地去看。

做文献笔记的工作是最简单的,如何从文献笔记中提炼思想,得出某个结论,形成自己的研究主题,这些才是最难的部分。

我还在探索中。

就写到这里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