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昀(yun,公元1205年---1264年),初名与莒(ju),又名贵诚。太祖10世孙,山阴尉赵希墟子。宁宗养子。宁宗原立赵询为太子,后夭折,另立宗室子赵竑(hong)为太子。赵竑因与权臣史弥远不和,又被史弥远废黜。史弥远从浙东访得赵昀,便将他接回临安,由宁宗收为养子,在宫中受教育,后封为沂王,立为太子。宁宗于公元1224年闰8月病死,他于同月即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宝庆"。在位40年。 赵昀即位后,仍由史弥远专权,他只顾沉湎于酒色,享乐于后官。公元1233年史弥远死,他亲政。第二年,他联合蒙古灭掉了金国。后蒙古军连年南侵,他任用孟珙(gong)、余玠等人抗蒙,尚能维持局面。后来,他信用权奸丁大全、内侍董宋臣,晚年更将朝政委托给奸相贾似道,自己则尊崇理学,纵情声色,以致政治黑暗,忠臣受屈,蒙古军不断攻逼,境土日蹙,国家垂危。 ![]() ![]() 宋理宗一直希望使理学成为正统官学,早在宝庆三年(1227年)就封朱熹为信国公。端平更化后,朱熹和理学大师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都先后被入祀孔庙。 ![]() ![]() 慈幼局于理宗淳祐七年(1247年)创立于临安。宝祐四年(1256年),在临安慈幼局运作成熟之后,宋廷下诏要求"天下诸州建慈幼局"。次年宋理宗又诏曰:"朕尝令天下诸州置慈幼局……必使道路无啼饥之童。"慈幼局可谓世界上最早的官办孤儿院。国家要对没有亲人养育的弃婴、孤儿给予救济,使他们避免死于非命,到宋代时对孤幼的救济呈现制度化、普遍化、专业化的特征,远远领先于当时的世界。 公元1259年,蒙古军统帅忽必烈进攻鄂州时,正逢其兄(元宪宗)蒙哥死,他急于回去争位,就与宋右相贾似道谈判。贾似道擅自以宋理宗向蒙古称臣和赔款的屈辱条件议和。赵昀毫无所知,贾似道回朝后还被晋官加爵。 有一次,赵昀召了一群娼妓进皇官。侍郎牟子才上奏折进谏,并说:"这都是董宋臣在引诱陛下。"赵昀不听。牟子才又画了一张《高力士脱靴图》献上。董宋臣见了大怒,哭着对赵昀挑拨说:"牟某把陛下比作唐明皇,阎妃为杨贵妃,臣为高力土,他自己以李白自居。"赵昀从此就排斥了牟子才。 公元1264年10月,赵昀得病,下诏征求名医进官,有能为他治好病的,赐给良田、金银财帛,授以高官厚禄。但是,无人来应征。丁卯日,赵昀病死于临安。 ![]() ![]() ![]() 赵昀死后的庙号为理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