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捉放曹”是忠还是义?

 新用户5531YIa3 2022-08-03 发布于陕西

文/张朝金

关公在华容道捉了曹操,又放走了曹操,是义吗?

何为“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是也。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与仁并用,作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提出了“仁义道德”、“仁至义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义”是合宜、应当、应该之意,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义”,还有情谊、恩谊之宜,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牵挂、互相关照、互相提携。亲情和友情,发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义”的成分。“义”,是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现。

何为“忠”:忠诚、忠良、忠恕。“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张的一种优良品德。一提“忠”,人们往往想到“愚忠”,其实这是误解。在孔子看来,不只是对“君”,对普通的人、所有的人,都有一个“忠”的问题。其实,孔子很反对愚忠。所谓忠,就是内心求善,外求尽职尽责。是历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愿。

关公捉放曹操,恰恰是他与曹操之间的情义、恩义。当初,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曹操赏识关羽,并赏温酒;关羽投曹操又恩义又加,封侯拜将,赏金送马赐袍。以信义立身的关羽,岂有无动于衷之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