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中国历代帝王庙号(1)——起源和发展

 百科小全藏书阁 2022-08-03 发布于广东

【庙号是什么?】

庙号其实就是已故帝王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毕竟不能直呼皇帝的名讳。

在中国,皇帝的称呼繁多,也是比较复杂的,他们一般都有谥号、庙号、年号等。皇帝死后,根据他在皇族中的世系,奉入太庙祭祀,追尊为“**祖”或“**宗”,以彰显其地位。常见的庙号有太祖、高祖、世祖、圣祖、太宗、高宗、显宗、肃宗等等。

据记载,庙号始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当时庙号比较简单只有四种:创基立业曰“太”(太祖汤、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盘庚、世宗且甲)、中兴者曰“中”(中宗且乙)。并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一般建国君主一般称“祖”,君主治理国家的能力杰出有德的称为“宗”。如商王太甲庙号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称高宗。


【最初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

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按照周礼,天子七庙,也就是天子也只敬七代祖先,但有庙号就一代一代都保留着,没有庙号的,到了一定时间就“亲尽宜毁”,不再保留他的庙,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别的庙里。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作为一种历史事实,庙号出现在汉初。但是作为一种专有名称,“庙号”却迟至晋代才见诺典籍。《晋书·武帝纪》中“庙号世祖”的记载,是它首次亮相。东晋以后,每一皇帝死后另立一庙专供祭祀的格局被简化,改为在一座太庙内分室供奉历代皇祖。因此,这时的庙号,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已经不再是“庙”之称号,而只是庙内之“室”号,或者更直截了当地说,就是室中所供奉的亡君牌位上的称呼。这样一来,庙号就由纪念死去帝王的建筑物的称号,实际转换成这位死去帝王本身的称号。


【庙号的两种形式:不是祖就是宗】

历代的庙号,数以百计、但无非是两种形式:或某祖,或某宗。其根据在《孔子家语》卷八里载录的一句古语:“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至于“祖有功而宗有德”究竞派出何处,一说出自孔子,一说出自《周礼》。谁说为是,至今已不可考。事实上,历史并没有遵循这个规定。南北朝时称“宗”已滥,到了唐代就已经是无帝不“宗”了。在历代庙号之中,能称“祖”的(太祖、高祖或世祖),一般都是封建王朝的开国皇帝或是开国皇帝对自己祖先进行追封,之后的皇帝则普遍以“宗”为庙号,我们所说的“祖宗”就源于此。


【称庙号还是称谥号】

从唐代以后直到元代,由于后世皇帝谥号字数膨胀,且几乎只要是后人接位的皇帝子孙都会给父祖上美谥,故谥号实际上无法显示皇帝评价,庙号反而取代了谥号起到盖棺论定的功用。因此,人们大都用庙号而不是用谥号来称呼逝去的君王,如称李世民为唐太宗,忽必烈为元世祖。

对于后世称呼已故皇帝的敬称常常是庙号在前,谥号在后。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是“太祖高皇帝”,刘启是“太宗孝文皇帝”、刘彻是“世宗孝武皇帝”、刘询是“中宗孝宣皇帝”。而在习惯上,对于唐朝以前的离世帝王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对于唐朝以后,由于唐朝之后的谥号越来越长,多大数十字,为求简便便多称呼庙号。


【庙号的起源】

庙号其实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

周灭商之后,没有延用商朝的庙号制度,庙号被废止,产生了谥号制度——并将其作为君主和大臣的一生最后的结论,所以周朝君主有谥号而无庙号。

秦国统一天下后,由于始皇帝认为“庙号和谥号”会导致“子议父、臣议君”,于是废除了庙号和谥号。所以秦始皇既没有庙号,也没有谥号,就简简单单的“始皇帝”——所以后世叫“秦始皇”。

周秦以前,史籍中没有庙号的确实记载。汉朝时期:汉朝建立后承袭了庙号制度。不过,西汉之时,为亡君立庙号并未成定制。公元前156年,汉景帝刘启即位,下诏令大臣们就如何纪念祖宗功德发表意见。 丞相申屠亮等认为,世功莫大于高皇帝刘邦,德莫盛于孝文皇帝刘恒。因此,“高皇帝庙宜为帝者太祖之庙,孝文皇帝庙宜为帝者太宗之庙”。经汉景帝同意,将刘邦的祭祀专庙命名为“太祖之庙”,将刘恒的祭祀专庙命名为“太宗之庙”。太祖、太宗由此成为最早的正式庙号。


【汉代不是每位皇帝都享有庙号】

但是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非有大功大德者不能拥有。所以汉朝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仅有少数拥有庙号。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庙号是其子孝惠帝刘盈所上的“太祖”,文帝刘恒是孝景帝刘启上的“太宗”、刘彻由孝宣帝刘询上“世宗”、刘询在汉平帝时被王莽上“中宗”。直到东汉,每一位皇帝驾崩之后立即定庙号,才成为比较规范的制度,并一直沿袭下来。

汉元帝最终敲定六庙制度,改革了汉朝的宗庙制度。东汉有庙号的也只有三人:世祖刘秀、显宗刘庄、肃宗刘炟。东汉的其他几个皇帝:刘肇为穆宗、刘祜为恭宗、刘保为敬宗、刘志为威宗,但这些庙号在孝献帝时被取消。汉献帝时期,相国董卓觉得汉和帝以后的皇帝不但没有功劳,过失还一大堆,根本不配称宗祭祀,于是把他们的庙号全部取消,只保留了真正有功绩的七个皇帝的庙号。董卓以擅权而闻名,想不到对礼制还这么有“正义感”。可见早期皇帝干得合格才有庙号,亦非每位皇帝都享有庙号,但是皇帝基本都有谥号,所以唐朝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就是XX帝。


【庙号泛滥】

到了魏晋南北朝,着天下动乱、礼崩乐坏,庙号也跟着泛滥了,几乎是个皇帝就有庙号。除了某些亡国之君和政变中被推翻的皇帝外一般都有庙号。

在曹魏时,却有三代庙号相继称祖:曹操(武帝)为太祖,曹丕(文帝)为世祖,曹叡(明帝)为烈祖,即所谓“曹氏三祖”是也。祖严重通胀,都不屑于称宗了。故而唐刘知几《史通·称谓》云:“古者天子庙号,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三代,迄于两汉,名实相允,今古共传。降及曹氏,祖名多滥”。意思是两汉时期庙号是名副其实的,庙号“祖”的泛滥始于曹魏。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除去祖宗庙谥》亦有“称祖之滥,始于曹魏之三祖”之议。称宗之情形更滥,顾炎武批评道:“王莽尊元帝庙号高宗,成帝号统宗,平帝号元宗,中兴皆去之。……称宗之滥,始王莽之三宗。”

庙号应在皇帝死后才确定。在这一点上,它与谥号有相通之处。不过凡事皆有特例。曹魏明帝曹叡活着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自称烈祖明皇帝。《三国志·魏书》记载,公元237年(魏景初元年),有臣属向魏明帝曹叡上奏迢:己故武皇帝(即曹操)拨乱反正,庙号应定为太极,祭祀时的乐舞应选用武始之舞;文皇帝(即曹丕)应天受命,庙号应定为高祖,祭祀时的乐舞应选用咸熙之舞。当今皇上制作兴治,庙号应定为烈祖,祭祀时的乐舞应选用章斌之舞。明帝对此表示认可。晋人孙盛对这一段史事发表评论说:依古制,“未有当年而逆制祖宗,未终而豫自尊显”。据此他批评魏国的官员“于是乎失正”,这件事办得不合规矩。其实,在我们今天看来,魏明帝君臣在定庙号的时间上破一回陈例,当一次改革派,也未尝不可。只要名副其实,总比一味阿决谥美,甚至颠倒黑白的死后退赠,要合规矩得多。

【南北朝十六国时期的庙号】

十六国时期,庙号的滥用达到了一个无以言表的地步。在乱世,比如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时期是“高祖”庙号大盛的季节。五胡十六国乱世时期,胡人的前燕、后秦、后赵等小国的君主几乎人人称祖。连儿皇帝石敬瑭这样的也得配高祖庙,显得有点滑稽了。连割据一隅的箿尔小国创建者也频频使用高祖的荣誉。

另一个乱世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也是如此。唯独五代十国的后唐标榜是大唐正朔传承,开国皇帝李存勖庙号不称祖,而为庄宗。

南北朝时期也是如此,南朝刘宋也很夸张,搞了高祖、太祖、世祖三个庙号;齐、梁、陈都各搞了两个祖。北魏最厉害,一下子有四个祖。到五代时“城头变幻大王旗”,大家都是草头王,天下更易五代九姓十四帝,也没个始受封和始受命啥的,但后梁朱温、后唐李克用、后周郭威等为太祖,而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等为高祖。当然,庙号本身就是皇家自己的买卖,和大小以及疆土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唐代,是皇帝都有庙号】

到了唐代,庙号滥情尤甚,是皇帝都有庙号了。清人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三祖》则有“自李唐始无代不称宗,其滥斯极。除一祖之外,其余诸帝,不问有功与否,莫不称宗”之讽。加上谥号开始变长,所以人们习惯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时至唐朝,某些皇帝由于某种原因亦无庙号,如武周皇帝武氏,退位还政于李氏后,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去世后遗诏省去帝号——“则天大圣皇帝”,称”则天大圣皇后“,这就是后世称之“武则天”的由来。故而刘知几云:“历观自古称谓不同,缘情而作,本无定准。”


都说庙号是帝王死后,子孙和臣子给的,是下一任皇帝与大臣之间博弈的结果,在帝王生前是不知道的。那么司马迁的《太史公书》(即《史记》)是在汉武帝刘彻活着的时候写成的,为什么里会用“武帝”称呼刘彻?那是《太史公书》完成后,经后人多次修订。在后人眼里,曾经的“今上”刘彻自然就应该修改为“武帝”。汉朝的谥号有点意思,除了刘邦和刘秀,其他人谥号里都有“孝”字,是因为汉朝以孝治国。再比如谏臣魏征也不知道李世民死后是太宗,那么记录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年)写给唐太宗的奏章《谏太宗十思疏》是怎么回事呢?这也不是魏征自己起的题目。这是清嘉庆年间官修唐五代文章总集《全唐文》(全称《钦定全唐文》)给起的标题。

东汉以后,庙号制度一脉相承,直至清末,才与君主专制制度一道寿终正寝。两千年间,仅有三国时期的蜀、十六国时期的西燕、五代十国时期的楚和南平等几个存在时间很短、且偏于一隅的政权,没有实行庙号制度。此外,其他朝代中,也有个别皇帝死后没有庙号。原因不外乎以下几条:或者是大权夯落的傀儡;或者是在位时间太短,无所作为:或者是昏庸暴虐,声名狼藉。这样的人依血缘关系而仍然要在太庙里占一席之地,就已经够辱没列祖列宗的了,所以就更不会再给他们立一个含有荣誉意味的庙号了。


【“祖”和“宗”】

庙号里的“祖”和“宗”: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一般来说“祖”的档次比“宗”更高些。太祖、高祖开国立业;太宗发扬光大;世祖、圣祖、成祖重新打了次天下;《礼记》云:“祖有功,宗有德。”汉应劭注:“始取天下者曰祖,高帝称高祖是也;始治天下者曰宗,文帝称太宗是也。”唐颜师古注:“应说非也。祖,始也,始受命也。宗,尊也。有德可尊。”宋刘攽则云:“颜说非也。始受命称太祖耳;有功亦称祖,商祖甲是也。”清方苞撰《谥法》云:“祖者始也,故宗无定数,祖一而已。”这个”祖”和欧洲尊某皇帝为大帝一样,一定要有特殊的功绩才行。


【有褒贬之意】

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除了上述说过的高祖、太祖、圣祖外,太宗代表发扬光大;高宗代表着这个朝代由盛转衰;世宗有守成令主的美誉,但也指世系传承发生偏移;仁宗、孝宗、睿宗乃仁爱孝顺的贤主;圣宗是中兴之主;哲宗、兴宗、成宗、显宗是守成之君;肃宗有中兴意愿却没有成功,有心无力;宪宗、宣宗、景宗有功有过;宁宗过于懦弱;德宗遭遇动乱被迫逃亡;高宗由盛转衰;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文弱无能;武宗偏好武力;度宗、定宗、顺宗仅是过渡君主,影响不大;穆宗、光宗在位时间短且作为少;惠宗治国无方,江山残破;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则应用于较为悲情的亡国之君。“代宗”这个庙号始于唐朝,给李豫立庙号“世宗”为了避讳李世民用“代宗”代替,明朝山寨了个“代宗”过来给朱祁钰,被王夫之讽刺不学无术。王夫之《读通鉴论》:“唐讳世,代宗犹言世宗,近人欲以加景皇帝,其不学如此。”


【一朝二祖三祖】

一般开国皇帝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铁木真,清太祖努尔哈赤;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开国皇帝为太祖者有19位(石虎、乞伏炽磐、刘义隆不是开国君主),被追尊为太祖者有21位。开国皇帝为高祖者有16位,被追尊为高祖者有3位。唐、宋两代,一般是一祖而多宗。汉朝刘邦庙号太祖,非高祖,司马迁将刘邦事迹写入《史记》时称其为“高祖本纪”,而后世更是误认为刘邦是汉高祖,其实连司马迁都未曾称呼刘邦为汉高祖。刘秀庙号世祖,一朝已有二祖。或可解释为刘邦乃西汉始祖,刘秀乃东汉始祖,刘秀虽然没有改朝换代,但是他这个皇帝位置并不是祖先给的,而是靠自己打下来的,世祖实至名归。

偶尔亦称某宗为祖,以示特别尊崇之意。如北宋绍圣时,称赵祯为仁宗,而又称仁祖。元、明、清三代,变化更多。如元代既称成吉思汗为太祖,又称忽必烈为世祖;明代既称开国之君朱元璋为太祖,又称第三任皇帝朱棣为成祖(最早是太宗),“成祖”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庙号,“成祖”以此赞扬明成祖开创了小宗继承大统的先河(本来帝统属于建文帝一脉)。清朝既称后金奠基者努尔哈赤为太祖,但是清朝创立者皇太极已经是太宗了,又称福临为世祖,复称玄烨为圣祖,由此构成满清奇葩的一朝三世祖。一朝三祖,偏偏三祖中间尴尬地夹了一个宗。其实满清入主中原功劳最大是多尔衮,六岁的福临何德何能敢于称世祖?当然“下属有功全仰仗圣上指挥有方”。玄烨不过是个守成之君,不但没做开疆拓土之事情,还开启了胜利割地的先河,就因为这“神圣”的丰功伟绩称“圣祖”?乾隆驾崩前留下遗命,“庙号毋庸称祖”,即叮嘱嘉庆及众臣工千万不要给他加上“祖”的庙号,称“宗”即可。乾隆的庙号后被确定为高宗,其实他自作多情了也压根不够称“祖”的资质。比起汉朝对庙号的谨慎和严控,后世却搞批发般令人感慨,怎么历史越发不要脸?这都是哪来的自信?



【也有不止一个庙号】

一般而言,每位皇帝只有一个庙号,但亦有例外。这是追尊、改谥等原因造成的。比如明朝朱棣有成祖、太宗两个庙号;亡国之君朱由检甚至有毅宗、怀宗和思宗三个庙号,乃是由于都中人士曾先谥为怀宗,盖有怀念之意;南明福王(朱由崧)由高弘图等尊之为思宗,亦有思念之义;后赵之龙疏议思字不美,次年再改毅宗。隆武帝即位后,改为威宗。在北方,清军在吴三桂带领下,打着替崇祯帝报仇的旗号入关的,给上了怀宗。但后来又去除了怀宗庙号,改为庄烈帝。直到民国,崇祯帝才又被公认为庙号为明思宗,原因就不言自明了。得庙号者皇帝也,而后妃王侯皆不得与也。当然有些生前没做皇帝的,死后给追尊为皇帝的,如曹操、司马懿司马昭父子,多尔衮等也有庙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