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用曾国藩 外用胡雪岩》:上部《 内用曾国藩 》第一章 须先立坚卓之志之二: 严于律己 修身养性③

 陈之秀 2022-08-03 发布于北京

人只要有志气去改变,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古时候人们都说'服了金丹,就可换骨成仙’,立下志向,就是金丹。  


01


曾国藩的自省日记是从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月初开始正式记起的。一天下来,对曾有过的邪思邪念、妄言妄行,都要检查一番记录下来。

他所订的“十三项课程”中特意加上“写日记”一项,就表示了对此举的重视,并作有这样的具体注释:“须端楷。凡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记出。终身不间断。”可见当时的决心之大。从他一段时间里的表现看,似乎也做得相当到位。

曾国藩严格恪守,为了坚定自己的修身意志,他还特别注重戒烟。他说:“人之气质本难改变,欲求变之法,须先立坚卓之志。即以余平生言之,30岁前,最好吸烟,片刻不离,直道光壬寅(1842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立志戒烟,至今不吸;46岁以前,做事无恒,近五年深以为戒,现在大小事均尚有恒。

即此二端,可见无事不可变也。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拿曾国藩的话说,一个人的脾气本性原本是很难改变的,如想要有所变化,就必须先要坚定地立下志向,才能有所为。就拿我这一生来说吧,30岁之前,我最喜欢吸烟,简直到了嗜烟如命的地步,半刻都不能离开,直到后来我立下志向,一定要戒烟。

02


因此从道光壬寅(1842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立志戒烟那天起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吸烟。再比如,我在46岁之前,做什么事情都半途而废,因为没有恒心,使得很多原本可以成功的事情都最终失败,这几年我深刻领悟到了这一点,因此告诉自己,不管大事小事,都一定要坚持做到底才可以。

如今,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很好地做到有始有终。由这两件事情可以看出,人只要有志气去改变,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古时候人们都说“服了金丹,就可换骨成仙”,我认为立下志向,就是金丹。


03


曾国藩原来有抽水烟的嗜好,不过,他意识到吃烟太多,故致困乏的危害,为保身计,决心戒烟。然而,曾国藩平素吸烟成瘾,甫一戒烟,承受着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

戒烟初期,曾国藩时感六神无主、精神恍惚,犹如婴儿断乳般难受。他一方面告诫自己断不能复吸,另一方面拼命找朋友下棋、聊天,防止戒烟失败。

关于这一段痛苦经历,他在日记中有详细的记载:“即宜守规敬事,乃闲谈荒功,不溺情于弈。归后数时,不一振刷,读书悠忽,自弃至矣。乃以初戒吃烟,如失乳彷徨,存一番自恕底意思。此一恕,天下无可为之事矣。急宜猛省。

戒烟中期,曾国藩的烟瘾时有反复,自戒烟以来,“心神彷徨,几若无主,遏欲之难,类如此矣!不挟破釜沉舟之势,讵有济哉!”每到这种时候,曾国藩便不能静坐,只好出门。曾国藩忍受着戒烟的煎熬,在一个月后,终于成功地把烟戒掉了。

那时的大烟与现在的香烟不能比较,那时的大烟是毒品。我们深知戒毒的艰难与痛苦,然而,曾国藩却能够自己坚持戒烟,可见他的意志力是何等坚强。


04



有人认为,曾国藩的窒欲是一种消极的行为,表现出厌世观。其实,曾国藩并不是厌世悲观的人,他并不是把人的一切欲望绝对禁止,只不过是在纵欲当中略存节制的而已。

曾国藩是理学名臣典范,自然恪守存天理、灭人欲的信条。然而,曾国藩也是凡人,也和其他人一样有七情六欲。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曾国藩的挚友陈源衮新纳美妾,人皆赞貌若桃花,曾国藩羡慕不已,借故意欲一见。陈源衮拗不过曾国藩,只好从命。曾国藩见美妾后窘态百出,出言调戏,狎亵大不敬。
道光二十三年二月,曾国藩在好友汤鹏家中又故伎重施,对汤鹏的两个姬妾谐谑为虐,绝无闲检。除调戏友人姬妾外,青年曾国藩还经常出入声色场所,无事夜行,心贪嬉游。

按照原来的品行发展,曾国藩恐怕根本就成不了后世的楷模。后来,曾国藩之所以能够成就伟业,就在于其能够节制欲望,以理学为圭臬,修身养性。

05


一日,曾国藩应邀赴宴,看到进士同年美妾如云,心中顿生无限游思,目屡邪视,回家后又闻妻子病榻呻吟,心中无端烦躁。入夜静思,他顿感理学功夫大减,反省云:真不是人,耻心丧尽,更问其他?

无论是出于养生定性,还是出于个人修身,节制欲望都是大有必要的;无论是名利欲望,还是情色欲望,都需要节制。欲望过度,不仅有伤身体,扰乱身心,还会干涩前途,毁掉人生。因此,做人修身应该节欲。

为了提高自身修养,曾国藩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几乎苛刻。大家熟知,懒惰让很多人实现不了自己的志向,人生中最大的敌人就是懒惰。尽管很多人很努力、很上进,但是难免会有惰性,曾国藩也是一样。

不过,与众不同的是,一旦发现自己偷懒了,有了惰性,曾国藩就会严格反省自己的怠慢行为。

有一次,曾国藩发现自己在一个月中有十三天未能早起,心里很不安。为此,他不断地谴责自己,谴责自己是禽兽,是懒鬼,并把自己睡懒觉、不愿意起床那一刻的想法写在日记上。他说,我以为别人不知道,我睡懒觉就睡懒觉,可清醒之后便想:难道仆人不是人吗?难道仆人就见不到我睡懒觉吗?

既然天知、地知、别人也知,那我为何还这么虚伪呢?他就是这样不断地鞭策自己。 曾国藩这样做,在大家现在看来,可以简单地解释为,对自己犯过的错误,都要进行反思,不要轻易原谅自己,给自己的行为找借口。事实上,曾国藩就是这样一个少有借口的人,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

只要大家认真地去观察曾国藩的行为,就会发现他的成功之处。他每日六点必起,未尝稍歇。起后,开始早课:写家书,练毛笔字,沉思。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就凭着这种坚持,也让人们折服。

06

    — 


在翰林院工作期间,曾国藩就把修身当做他日常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归纳起来,在修身方面,他主要把握有五个字。

第一个是诚,即诚实、诚恳,为人的表里一致,自己的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要修炼自己的诚。

第二个是敬,所谓敬,就是敬畏,人要有畏惧,人不能无法无天,要有敬畏,表现在内心就是不存邪念,表现在外就是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

第三个是静,是指人的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

第四个是谨,指的就是言语上的谨慎,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

第五个是恒,是指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曾国藩通过对这五个字的把握和修炼,从而达到修身的最高境界是慎独。慎独是什么意思呢?慎独就是人应该谨慎地对待自己的独处,也就是指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都要按照圣人的标准,按照最高准则来对待。换言之,就是从自律到自觉,这是修身的最高境界。

为了达到修身的最高境界,曾国藩慎独的手段是每天记日记,对自己一天言行进行检查、进行反思,对自己在修身方面作检讨。曾国藩就是这样来检讨自己、责备自己,通过检讨和责备,不断的向圣人靠拢。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