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十讲 运用天文历史年代学方法须注意的几个问题(续篇)

 陈之秀 2022-08-03 发布于北京

 
4、不能以年中置闰识法拟定商周历谱
 
美国考古学家布赖恩.费根在谈到对于英国巨石阵的研究时谈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杰拉德.霍金斯用IBM大型计算机测绘了英国巨石阵165个关键点的位置:石头、石孔、土方和其他固定点。他用“总相关”的方法发现了13个太阳现象和11个月球现象构成的网络,而这些现象都是以早期的巨石阵为基础的,晚期的巨石阵观测到的现象就不那么精确了。霍金斯将巨石阵称为预测月食的“石器时代计算机”,但在大多数考古工作者来看,霍金斯推理的致命缺陷是他把原始社会的建造者混同于20世纪的天文学家了。试想,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农民怎么会拥有与霍金斯同样的专业知识呢?尤其他们面对的又是英国多云的天空和难以预测的星空景观。因此,霍金斯的天文学只是解读巨石阵的一种有趣方法而已,因为从17世纪开始人们就知道,巨石阵只是与仲夏时的太阳轴连成一条直线,决不是用来预测月食或者观测天空的复杂设备。

由此,老王受到启发,结合中国天文考古学的一些实际情况,老王深刻认识到:决不能以年中置闰法拟定商周历谱,否则就难以符合商和西周时人的记载。

在中国天文学家中,张汝舟与张培瑜先生是老王十分尊敬的前辈。张汝舟先生的《二毋室古代天文历法论丛》和张培瑜先生的《3500年历日天象》更是老王常置案头的工具书。但是,对于二位先生用年中置闰的方法拟定商和西周时期的历法,老王是不敢苟同的。因为,老王发现,直到西周厉王时的铜器仍然出现了“十三月”的铭文,说明整个商与西周时期都是采用的“年终置闰”而不是“年中置闰”的方法。

大家知道,我国上古历法都是使用的四分历,四分历的岁实(一个太阳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5日,而四分历的朔策(一个朔望月的长度)为29.5日,平年六大六小个朔望月,只用去354日,每年尚余11.25日,三年就多出33.75日,所以在第三个年头就必须置闰。战国时期,四分历创制之后,各国均按“归余于终”的古法置闰,也就是在年终(每年的最后一个月)之后置闰。如楚用寅正,其闰月在十二月(丑月)之后,称“十三月”;秦以十月为岁首,故称闰月为“后九月”。直到汉武帝太初改历后,才改用无中气之月置闰的方法,也就是“年中置闰”。而且四分历的年中置闰用的是平朔平气,也就是说,如果考虑岁差因素,距历元近距每307年就要差1天,何况即使是三年一闰,也最多只能安排闰月为30日,还会多出3.75日,这样一来,商与西周时期的历法与按现代天文知识推算出的历法就有15日的误差。

据张培瑜先生研究,古六历大都在战国时期与天相合,例如,颛顼历约当公元前340年、殷历约当公元前430年、鲁历约当公元前450年、夏历(历元人正甲子雨水合朔)约当公元前460年、真夏历(历元十一月甲子冬至合朔)约当公元前170年、周历约当公元前210年、黄帝历约当公元前190年合天。张汝舟先生认为,战国时期各国实际全用的是《历术甲子篇》所记载的四分历,历元近距为公元前427年,相当于张培瑜先生所说的殷历,张汝舟先生称为假殷历真夏历。老王认为,周人所采用的正是这种殷历(或假殷历真夏历)。

根据老王对西周时期王年、月份、月相、历日干支四要素俱全的80多件青铜器历日铭文的考据,发现公元前1092年、前1077年、前1062年、前1059年、前1051年、前1010年、前986年、前976年、前946年、前942年、前920年、前883年、前842年、前827年、前825年、前821年、前812年、前809年、前798年、前794年、前779年、前743年都出现了错月合朔的现象,也就是说,铭文中记载的某月朔日干支与张汝舟先生《西周经朔谱》和张培瑜先生《3500年历日天象》中的某月朔日干支皆不符合,却符合其前一个月的朔日干支,这就说明,在这一年的前一年年终(底)安排了一个闰月,老王称之为“因闰前移一个月”。

而根据错月合朔的年份可以推出,它们的间距大都是3年或4年的倍数,正符合置闰的规律。因此,如果拟定商或西周历法就应该按照“年终(底)置闰”的原则,而不是于“年中置闰”。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张培瑜先生《3500年历日天象》在商和西周时期采用的是平朔平气的算法,而西周时人还是“观象授时”,与实朔完全符合或有15日的误差,所以,在将周人记载的历日与按现代天文知识推算出的历日进行比较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个因素。

举例来说。

鲜簋铭文为:“唯王卅又四祀,唯五月既望戊午,王在丰京。”

在西周诸王中,史籍明确记载,在位三十四年以上的仅有穆王、厉王与宣王三位。

据老王考证,穆王三十四年为公元前968年。

经计算,该年正月朔日为戊辰,二月朔日为戊戌,三月朔日为丁卯,四月朔日为丁酉,五月朔日为丙寅,既望为十六日辛巳。此为平朔,实朔为戊辰,既望为癸未,与戊午相差35日,不合历。如果因闰前移一个月,四月朔日为丁酉,既望为壬子。此为平朔,实朔为己亥,既望为甲寅,与戊午相差4日,合历。

厉王三十四年为公元前834年。

经计算,该年正月朔日为庚午,二月朔日为己亥,三月朔日为戊辰,四月朔日为戊戌,五月朔日为丁卯,既望为壬午。此为平朔,实朔为戊辰,既望为癸未,与戊午相差35日,不合历。如果因闰前移一个月,四月朔日为戊戌,既望为癸丑。此为平朔,实朔为己亥,既望为甲寅,与戊午相差4日,合历。
宣王三十四年为公元前794年。

经计算,该年正月朔日为戊寅,二月朔日为戊申,三月朔日为丁丑,四月朔日为丁未,五月朔日为丙子,既望为辛卯。此为平朔,实朔为丁丑,既望为壬辰,与戊午相差27日,不合历。如果因闰前移一个月,四月朔日为丁未,既望为壬戌。此为平朔,实朔为戊申,既望为癸亥,与戊午相差5日,亦合历。

综合比较三王的历日,虽均合历,但不如定为穆王三十四年器与历日记载更加贴近,故老王定鲜簋为穆王三十四年器。

有学者认为,误差在3日以上的就不合历,老王不敢苟同。因为,理由在前面已经说过,用年终置闰法,本身就可能有3.75日的误差,再加上岁差还有12日的误差,所以误差在5日以内的应该还是合历的。

也有学者认为,此器为伪器,理由并不充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