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六十九讲 人类起源于非洲吗?

 陈之秀 2022-08-03 发布于北京


 
最近,老王经常听到有人谈起“人类起源于非洲”这一说法,然而中国科学家给出的明确答案却是:中国人的祖先来自中国,而不是非洲!

1856年和1907年,分别在德国发现的尼安德特人和海德堡人,使人类欧洲起源说风行于世。但随着轰动世界的“北京人”的发现,又出现了亚洲起源论。上世纪60年代,考古学家在非洲发现了以埃及法尤姆人为代表的大量早期高等灵长类动物化石后,非洲起源说才占了上风。

然而,在灵长类起源方面或化石证据方面,非洲起源论却处于绝对下风。于是,西方学者转而利用DNA研究结果,以支撑非洲起源说。

美国加州大学的威尔逊遗传小组的研究认为,首先,线粒体只能通过母系遗传,而非洲人的线粒体DNA最接近黑猩猩的线粒体DNA,所以非洲人的基因最原始最古老,而其他人类与黑猩猩差异较大。他们把那个女性命名为“夏娃”。其次,他们认为,因为不同物种存在生殖隔离,所以人类只有一个起源:即非洲智人走出非洲成了现代人的祖先,而各地的本土智人被想当然地认为全都灭绝了,只有非洲智人“夏娃”后裔长途跋涉几万公里,前往世界各地繁衍。

但是,这一说法完全是先有论点再找论据,而且错误百出。

错误一:以黑猩猩为人类线性体DNA的参考对象。因为人类由什么进化而来至今还是个谜,人类未必与黑猩猩同源,也没有人类学家认为人类是从黑猩猩进化而来。所以,以黑猩猩为参照对象的基因研究完全没有道理。

错误二:线粒体只能通过母系遗传。事实证明,线粒体完全可以通过父系传播,所以由此得出的“夏娃”论完全是异想天开。

错误三:不同物种存在生殖隔离,无法生育,所以人类只有一个起源。然而,不同人类本是同一物种,不存在生殖隔离。基因遗传学家们在中国西南地区中国人的基因中发现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就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中国社会科学院监制的记录片《中国通史》中对这一问题介绍说,广西祟左古人类化石的发现,证明了中国古人类的进化是连续的。早期现代人在10万年前的中国已经出现了。四五万年前,我们的祖先进化到了新人(现代人),足迹遍布中国,主要有内蒙古的河套人、山西的峙峪人,四川的资阳人、山东的泰安人、吉林的榆树人、云南的丽江人等,还包括最有代表性的北京山顶洞人,但一些中国学者却为“非洲起源说”站台力挺。

复旦大学的金力在美国呆了10多年,担任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助理教授、副教授,1999年获得终身教职。他回到中国后大力宣传非洲起源论,在知名媒体的配合下,获得了巨大流量的关注,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把“非洲起源说”炒作得沸沸扬扬。而诸多有理有据的权威考古学者却无法传播出响亮的声音!如持有“多地起源论”观点的吴新智院士,持“中华起源论”的学者刘波和林河,用分子理论研究得出“现代人起源于东亚”的中南大学黄石教授等。

1984年,世界上提出“多地起源论”这一假说的三位人类学家中,有一位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新智。

针对“中国人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吴新智院士在1998年提出了“连续进化为主附带杂交”的假说。吴院士认为,现代的中国人是中国大陆本土的猿人通过几百万年的连续进化产生的,中间虽然存在和欧洲人、非洲人杂交的情况,产生了基因交流,但并不是主流。吴新智院士的结论是:中国大陆本土有一个独立自生的古人类演化体系。

吴新智院士所用的是化石比对的传统方法。他继承中国人类学家数十年的连续田野考古成果,系统总结了中国猿人到智人演变进化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猿人及人类骨骼化石显著的独特特征,作为中国本土人类连续进化为主流的有力证据。 
 
1.铲形门齿(Sinodonty)最早在东亚旧石器时代的直立人中,已经出现了该性状。其特征是门齿外侧边缘向口腔内的方向卷起,横截面如“凹”状。以铲形门齿为特征的中国型牙齿Sinodonty,在华北汉族人中出现频率超过98%,居全球之首。上颌两颗中门齿的两边缘翻卷成棱,中间低凹,像一把铲子(中国绝大多数人是这种门齿,而白种人有这种门齿的只占8.4%,黑人只占11.6%)。所以,人类学家把这种牙型命名为“Sinodonty”( 词根sino即支那,义为“中国的”)。此种牙齿在北亚地区也比较多,如外蒙等地,但不及华北地区出现频率高。在东南亚地区则比较少,他们的特征是和sinodonty对应的巽他型牙齿(Sundadonty)。而在中国南方的汉族中,也以中国型牙齿Sinodonty占绝对多数。

2.臀部初生青斑。新生婴儿的臀部或其他部位常有淡灰色或青灰色的斑块。中国新生婴儿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新生婴儿,几乎都有这种特征,一般一二岁时褪去。而白种人和黑种人的新生婴儿都没有这一特征。

3.内眥褶。在眼的内角处,由上眼睑微微下伸,遮掩泪阜而呈一小小皮褶,旧名“蒙古褶”。中国大部分人有这种褶,而黑人和欧洲人却无此褶。

人类学家判断,这三项印记,是由炎黄祖先遗传而来的,其中铲形门齿可追踪到一百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中国大陆人类远祖。

吴院士的学说自成体系。并且,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新材料、新证据,都印证着吴先生假说的正确性。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认识到分子生物学方法的武断性和局限性。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1994年至199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发现了众多具有高等灵长类动物特征的牙齿、颌骨等古生物化石。中国科学家与美国科学家联手对这些化石进行了精心考证和研究后,把这些化石命名为“世纪曙猿”化石,并证实这些化石生成于4000万年前,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类人猿。随后,两国科学家又联合在2000年3月16日出版的英国权威科学期刊——《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认为“世纪曙猿”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发现最早的、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等灵长类动物的祖先,约生活在距今4500万年至4000万年之间的中始新世。这样,中国就很可能是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等灵长类动物的发祥地,垣曲则可能成为最早的人类发源地。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先生曾高度评价说:这个高等灵长类动物祖先的发现,“是中国20世纪考古生物学上又一极为重要的发现”,其意义“可与周口店北京猿人的发现相媲美”。它不仅表明“世纪曙猿”是一个十分原始的灵长类家族的成员,而且有助于解决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即在灵长类动物家族中,类人猿动物的世系源自何处。2000年4月11日,《人民日报》以《人类远祖起源于中国》为题,对“世纪曙猿”及其研究成果作了报道,指出:“专家认为,山西垣曲'世纪曙猿’的发现,推翻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断,同时也把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