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文学微刊 云峰诗友会‖云峰现代诗诗友会‖老屋湾大赛全部作品‖大赛评奖‖颁奖盛典‖获奖作品电子书‖搜作品‖搜作者‖大美麻城‖文化麻城‖编读同期声‖故事会‖散文‖现代诗‖诗词库‖近期热帖‖云峰现代诗诗友会‖诗友会年度热帖‖散文小说年度热帖‖点将台‖管理团队‖投稿须知‖举水晨读‖半月新帖‖精华作品‖抗疫诗文‖顾问专辑‖编委专辑‖乘马诗社‖学苑新苗‖黄土诗社‖校园新风‖视频汇‖读者信箱‖诗词评论‖唐风宋韵‖格律知识‖他山之石 《从大别山走出的共和国将星》链接: ![]() ![]() 闲聊古人的风雅 相思一水盈盈隔(一) 忠节才子祁彪佳 作 者 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闰六月初六这天,夏阳酷暑,火伞高张,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晒得田地龟裂。山阴县寓山园的主妇商景兰,正在辅导她的孩子们练字作画,她们围坐在自家花园的大树下,享受着燥热季节里的夏木阴阴、清风徐徐,由于专注于字画里的意境,倒没觉得赤日炎炎和空气沉闷,更没觉得家里有什么异样。而此时她的夫君、那位把自己反锁在书房里的祁彪佳,则恰恰相反,他眼前仿佛石燕飞、商羊舞,仿佛山雨欲来风满楼、天崩地裂、末日来临,一整天都在忧心如焚中煎熬。 有时候,对生死攸关的大事,事先毫不知情也是一种傻傻的幸福,至少没有焦虑和纠结。譬如我们普通人,若事先知道你那天死,你一定会坐卧不安、度日如年,心里有一万头草泥马在翻腾。祁彪佳之所以选择大热天将自己反锁书房,就是害怕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牵累家人、特别是夫人。其实,自从1620年他与夫人商景兰结合以来,他们就是一对所有亲朋好友羡慕的金童玉女,祁公子英俊早慧,商景兰美丽端庄,这么多年他们一直夫唱妇随,琴瑟和谐,包括祁彪佳为建寓园、频频出游越中山水的两年时间里,商景兰也一直紧随左右。 是什么事让这位曾经怀金垂紫的江南大才子如此焦虑呢?原来,前两天清贝勒托人捎来聘书,礼聘他出任清廷官员。古人云:“一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祁彪佳是那种“性格直如朱丝绳、心地清似玉壶冰”,胸怀坦荡的清流士大夫,宁愿玉碎也不愿瓦全,他想都没想就回绝了。按理说,既然决定了也没必要纠结呀,那是因为他深深知道拒绝朝廷会有什么后果,自己选择活着会对家人有多大牵连,如果死了又是否连累妻儿老小,在生与死的选择上,他不知道该向左还是向右,因为那是未知数。 祁彪佳(1602——1645),字虎子,号世培,别号远山主人,寓山居士。浙江山阴人,出身世代簪缨的官宦之家。父祁承业系明代著名藏书家,仅“澹生堂”就藏书10万多卷。先祖祁奚系晋大夫,世代居汴,东晋南渡迁徙浙东居梅墅。一世祖系明代朝廷重臣茂兴公,二世、三世、四世均无建树。四世以后,祁氏才又恢复往昔的荣耀,五世为池州知府,六世为贵州按察使,七世为陕西布政使,八世秋宇公祁汝森为南京国子监生,系祁彪佳祖父。祁彪佳共五兄弟,分别为:麟佳、凤佳、骏佳、象佳和他自己。祁彪佳与黄尊素、陈性善、郁采、余煌、吴从义等人均是张岱《三不朽图赞》里的忠节志士。少小聪慧,17岁中举、21岁中进士。 祁彪佳一生仕途坎坷,四进四退。第一次为天启三年被授福建兴化府理刑推官,后因父亲病故回家丁忧,第二次于崇祯四年赴京授福建道御史,崇祯八年辞官退隐。期间作为朝廷言官,祁彪佳曾碎首金阶,草拟多份奏疏向皇上献言献策,如:策奴疏、钱法疏、兵政疏、漕河疏、盐法疏及民间十四大苦疏等等。然而,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这世上没有人愿意听自己不愿意听的忠言,没有人喜欢看自己不想看的真相,何况九五之尊的皇上。于是,对朝廷失望之极的他自崇祯八年至十五年(1635——1642)就一直隐居山阴梅墅并开始叠山造园(寓园)。 隐居期间,祁彪佳与凤佳、骏佳三兄弟一起创办了文学团体“文昌社”,翌年又独自创办了“枫社”,与张毅儒、王伯含、张岱、张子威及陈子龙等一起或畅游柯园密园,登高作赋,效仿浔阳三隐、竹溪六逸,或论诗评诗、镂冰雕琼、鸡蛋里面挑骨头,常常因为一首诗或一个字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争得面红耳赤。祁彪佳反对竞新标异、钩深索引,在文章的奇与正、平淡与神奇之间,他认为并非“石家步障”“王氏花奴”才称神奇,而篱边翠岫、亭外白云等平常之物其实也百看不厌。他坚信诗的最高境界是醇雅、大雅和端雅,而且始终认为文如其人。其文清、人必骨俊。其文藻、人必气壮。其文纯粹、人必致朗……尺幅之内,须眉毫发、定然种种毕现。 民国赵尊岳在《惜阴堂汇刻明词提要》中曰:“山阴祁氏,世代簪缨,家传风雅。弘吉尤崛起,以身匡国。小词特多山林逸趣,有合于心远地偏之风…。”祁彪佳系晚明才子、大诗人、著名戏曲家,现存有《远山堂诗始》《远山堂诗集》《远山堂曲品》《远山堂文稿》《宜焚全稿》《督抚疏稿》《玉节记》《鱼儿佛》《寓山注》《越中园亭记》等诸多作品及十多种尺牍及十五卷日记。另有《雨宿阮溪》《兰亭怀古》《王元章梅花屋》《西湖雨泛》《登香炉峰》等等。 祁彪佳《远山堂诗集》复印本局部 附祁彪佳诗节选 01 妙 峰 诗 刘阮曾闻到此游,仙人错认武林丘。 妙峰顶上中秋月,何异桥梁水面浮。 02 丰 庄 为爱农家乐,庄居筑圃场。 秧针沾雨足,稻子过风香。 北郭依桑树,东皋接藕塘。 主人多种秫,春酒足壶觞。 03 初春(节选) 鸟声催草绿,雨意绽花肥。 雪尽梅痕瘦,风裁柳线飞。 …… 祁彪佳可谓芝兰玉树,如同吏行冰上、人在镜中般孤标独格、玉洁冰清。隐居期间除了忙于自家的族田外,还参与各种赈灾活动,据张岱的《石匮后书集》称:“庚辰辛已,越中荐饥,祁彪佳与刘宗周分区赈米,设厂施粥,病者药之,死者埋之,深山穷谷,无不亲历。有道济录行世”。闲瑕之时则与友人游历山水,吟诗作赋。不过,最让祁彪佳痴迷的其实是筑建寓园。 他认为造园如同名手作画,名家作文,不能容忍一笔不灵或一语不韵。对于建筑、花木、叠山、理水等均穷思细节、着意生成境界,让诗意与文心、人生志趣与山水之乐融于自然。祁公子的寓园坐落于江南水乡的越中,人称“越中名园”并入选江南经典园林之列。其地理位置优越、三面环抱寓山,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湖光与山色相交。园内花木之繁,不止七松五柳(七松指郑薰隐逸之所,五柳指陶渊明隐逸之地)。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三径之中、自可呼云醉雪,因而韵人纵目。 寓园借景于鉴湖之浩气、稽山之风骨,清静典雅。形成了东山春云、棋枰残雪、炉柱晴烟、清潭赏竹、石室烹泉、七岩观鱼、五桥步月等柯岩八景。园中的四十八处风景,每一细节都极尽穷思。如“呼虹幌”(风景例1):湖水飞清激素,莲荷艳而不俗,水之清与莲之红交相辉映,望踏香堤若长虹吸海,万缕赤霞与水中波涛间歇明灭,让人惊艳不已。而“浮影台”(风景例2):翠碧欲滴、澄澈空明,每当水中波浪卷起,浮影台在烟波雪浪中便乍有乍无、孤影若浮、美不胜收。其“芙蓉渡”(风景例3):则幽深静寂,一是地理空间之幽,远岫疏林、与世隔绝。二是禅趣之幽,呗梵潮生、铎林风动。三是境界之幽,太古亭潇然独立、处于幽篁老干之间,不与花鸟争芬芳。丹楹接阜、飞栋陵山。至于其余的如:玉女台、试莺馆、归远轩、梅花阁、妙赏亭、回波屿等四十多处景观均各有千秋。 附《芙蓉渡》原文 自草阁达瓶隐,有曲廊。俯槛临流,见奇石兀起。石畔篔筜寒玉,瑟瑟秋声。小沼澄碧照人,如翠鸟穿弄枝叶上。吾园长于旷、短于幽,得此地啸一咏,便可终日。廊及半,东面有小径,自此而台、而桥、而屿。红英浮漾、绿水斜通,都不是主人会心处。唯是冷香数朵,想象秋江寂寞时,与远峰寒潭共作知已,遂与芙蓉字吾渡。” 【注】瓶隐指卧室,芙蓉指秋季开花的木芙蓉,篔筜指水竹。 我国古代士大夫一般都具有自己独立于皇权之外的生活空间和人格理想,如若身处极权压力,他们会选择隐逸山野、远离权势纷争。而私家园林这种清凉世界能云客宅心,韵人纵目,涤除身心疲惫。因此自明嘉靖末年始,江南一带退隐的士大夫就醉心于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筑建山水园林,为自己营造一个安放灵魂的清净地。当时的名园除了计成(镇江籍著名叠山师)设计的吴玄的吴园、汪士衡的寤园、郑元勋的影园外,钱谦益的拂水山庄、祁彪佳的寓园、陈眉公的婉娈草堂及王稚登的半偈园等等。 计成从小酷爱绘画,数十年的叠山造园生涯练就了“烟霞格”之成就,功成名就之后还写了一套三卷、书名为《园冶》的园艺书,内容包括:“相地风水、亭台门窗、墙垣屋宇、铺地装折、选石掇山及借景”等数十篇叠山造园技艺,并配有数百幅他亲手绘制的插图。更为难得的是,这套通篇谈论技艺的书竟然都采用“四六骈偶”的文体风格。 附《园冶》节选 1 移竹当窗,分梨为院,溶溶月色,瑟瑟风声,静扰一榻琴书,动涵半轮秋水…… 2 开径逶迤,竹木遥飞堞雉,临濠蜿蜒,柴荆横引长虹,院广堪梧,堤湾宜柳…… 3 扫径护兰芽,分香幽室,卷帘邀燕子,闲剪轻风。片片飞花,丝丝眠柳。寒生料峭,高架秋千……山容蔼蔼,行云故落凭栏,水面粼粼,爽气觉来欹枕。南轩寄傲,北牖虚阴,半窗碧影蕉桐,环堵翠延萝薜。俯流玩月,坐石品泉,苎衣不耐凉新。池荷香编,梧叶忽惊秋落,虫草鸣幽。湖平无际之浮光,山媚可餐之秀色,寓目一行白鹭,酒颜几阵丹枫…… 如此优美的句子竟出自古代叠山造园的工匠,即便现今也能羞煞不少吟风咏月的文人。江南水乡,人杰地灵,当年能与计成比肩的还有为南京国子监、诗人吴伟业叠造“梅村别墅”的张南垣,张南坦叠山造园多采用太湖石、尧峰石,利用自然地势将假山的脉络起向安排得忽起忽伏,然后驳出池塘、沟渠,形成蜿蜒曲折的沙岸,然后在沙岸上栽植四季长青的松杉竹木。例如占地百亩、错落于山陂河池之间的“梅村别墅”,其园外长垣缭绕、园内清水萦纤,曲径通幽。里面的梅花庵、娇雪楼、苍溪亭、交芦庵等景观,曾无数次令主人吴伟业写下诸如“枳篱茅舍掩苍苔、乞竹分花手自栽”般的锦句。据《清史稿》云:江南一带的大家名园多出自张南垣之手,东至越、北至燕,足迹遍布南京、金坛、常熟、太仓及昆山等地,松江的横云山庄、嘉兴的竹亭别墅、金坛的豫园以及嘉定南园、太仓东园等等。 越中之水无非山,越中之山无非水,越中山水无非园。祁彪佳的故乡是个极宜叠山理水造园林的地方。因而,1635年从御史任上辞官回到自己山阴故居(梅墅)的他,最想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在距离梅墅三里远的寓山为自己叠造一座林木扶疏的山水园林。寓山是两座山势玲珑、迤逦延绵的小石山,是他孩童时代常与凤佳、骏佳两位兄弟逗乐玩耍的地方。小时候不觉得寓山有多美,无非是草长莺飞、山花似染,黄鹂翠鸟频繁穿梭的荒芜地方,现在却特别喜欢那儿青绿苔藓覆盖的石头,郁郁葱葱的竹林,喜欢那儿云雾缭绕、溪水潺潺的湿润空气。试想,在自己小时候留连忘返的地方筑建归宿处,定是被回忆的温情笼罩,对幻境中泛月迎风、呼云醉雪的心底呼唤。 很快,造园计划除了得到父兄及夫人的支持外,好友张岱也给了建议。他知道张岱家有天镜园、石介园、筠芝亭等诸多物业,且每一处都各有特色。张岱告诉祁彪佳:“这造园之事,哪怕一亭一阁都得恰到好处,不然就大煞风景。比如,园中多一亭或少一楼其效果完全不同,造园如同在宣纸上画画,得搜尽奇峰异水打腹稿……”接下来的日子祁彪佳频繁出游,跑遍了诸如鉴湖、禹陵、樵风泾、翠峰寺等地方,恨不能复制天下美景。那段日子他仿佛走火入魔,连做梦都踏遍万水千山。 如: 《祁忠敏公日记》记录(节选) 1 登舟泛鉴湖,时雨后忽霁,诸山倍有苍翠之色…… 2 午抵庄前,坐卧一小桥,流水回绕,修竹映带,幽雅有濠濮之趣…… 3 放舟从新桥至项里,登水口山眺望形胜,复从项里出秋湖,由宜桥泛壶觞,时西日衔山,落霞相映,与友人坐新舫楼上,意气和畅,散步自柳西别业,泊于跨湖桥下…… 【附注】忠敏为谥号。 日记忠实的记录了他每天的行程及目的地,可谓专心致志。 注 《日记》自1631年7月29日始至1645年闰六月初四日止,内容包括:涉北程言、栖北冗言、役南琐记、巡吴省亲、归南快录、林居适笔、山居拙录、自鉴录、感慕录等。其文字简洁工丽,境高意清、如冷冷清泉、静泻珠玉。 ![]() ![]() 【附】五言绝笔 运会厄阳九,君迁国破碎。 颦鼓杂江涛,干戈遍海内。 我生何不辰,聘书遒迫至。 委质为人臣,之死谊无二。 光复或有时,图功审机势。 图功为其难,殉节为其易。 我为其易者,聊尽洁身志。 难者待后贤,忠义应不异。 余家世簪缨,臣节皆罔赘。 幸不辱祖宗,岂为儿女计。 含笑入九泉,浩气留天地。 你“在看”我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