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境内的古方国(二)鄣国、须句国、有缗国、卢国、鬲国、宿国、逢国

 A松毛岭634高地 2022-08-04 发布于山东

​♥两度亡于齐国之手的鄣国

三百多年前,鄣国被齐国的开国君主姜太公所征服;三百多年后,鄣国又被齐国的中兴之主齐桓公所灭亡。谁能想到,昔日的敌人会成为至亲,若干年后,最为依仗的至亲却又给自己敲响了亡国的丧钟。恩恩怨怨是是非非,从鄣人咬牙切齿改姓那一刻起,终于算是有了了断。

任姓鄣国抱错大腿被灭  

从现存资料看,鄣国主要活跃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并且最终的亡国大剧颇为狗血。事实上,在被西周王朝封国之前,鄣国先民就已经在山东大地长期生活,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政权,不过此轮的结局也同样坎坷。  鄣人出自任姓,历史悠久,是人文初祖黄帝赐封的十二个...基本姓氏之一。黄帝二十五子,得姓十二,其中黄帝的少子禺阳被分封到任地,因此得姓任。此后任姓直系又分出谢氏、章氏、薛氏、舒氏、吕氏、终氏、泉氏、毕氏、过氏、祝氏这十个大支,章氏正是鄣人这支。  

早在商朝时期,鄣人已建立了政权,所在地点正是后来周代鄣国的都城:泰安东平鄣城村一带。商朝末年,时局动荡,鄣人因地处东方,得以幸免,但是还没等高兴几天,就招来了杀身之祸。  西周初年,天下大封,随着齐、鲁等周朝新势力的到来,山东地区原有的政治格局被打破,迎来了一轮大洗牌和大换血。在此之前,山东中东部地区的“带头大哥”是纪国。纪国是商朝东方的一个大诸侯国,资历很深,实力雄厚,一度处在“独孤求败”的状态,即使后来齐鲁崛起了,三国尚能成鼎立之势,纪国的实力可见一斑。因此商朝末年,周边小国有的选择依附了纪国,鄣国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与纪国隔着山山水水的鄣国显然错误估计了形势。齐、鲁等国虽然是后生晚辈,但毕竟有周王朝新政权作为强大后盾。姜太公封齐,遭到莱人的偷袭,险些没保住自己的都城营丘,此事对他触动很大,为了站稳脚跟,从此太公对周边的土著时刻提防,并一直谋求对外扩张。  

一个是山东新秀,一个是老牌土著,齐纪两国整日忙着博弈,纪国估计早已经把远在几百里外的鄣国忘得一干二净。于是,不识时务抱错大腿的鄣国成了政治牺牲品,很快,齐国的姜太公就携周天子余威将鄣国收入了囊中。  

鄣国灭亡后,一部分鄣人出逃,东奔到了前主人纪国那里寻求庇护,得到了纪国的慷慨收留。不过,后来随着齐国势力的壮大,纪国已是自身难保,无奈之下,这部分鄣人又与纪国人一道,南下去了江苏赣榆东北的纪鄣城。姜姓鄣 国毁于同室操戈  

属齐之后的鄣国并没有消亡,而是成了齐国的附庸国,不过也已政权易主,有名无实,几乎与普通城邑无异。  

商朝的时候,诸侯国的权力较大,尤其是爵位的承袭制度上不算严格,国君有很大的自主裁量权,因此夺位事件不断,导致政权不稳。周朝吸取了前代的教训,制定了宗法制度、礼乐制度,形成了严苛的等级划分。宗法制度的突出作用是强调了嫡庶之分,嫡长子为大宗,庶子为小宗,体现在诸侯国里就是爵位要由嫡长子来继承。于是,姜太公之后,长子袭封爵位,是为齐丁公。  

按照宗法制度,齐丁公的嫡长子姜得毫无疑问将成为齐国的第三任国君,不过,齐丁公也不会亏待自己其他的儿子,于是便把鄣国旧地赏赐给了自己的庶子姜隐。然而,直到姜隐的儿子姜虎这一代,齐国国君才正式进行了册封,姜虎是为鄣穆公。从此,任姓鄣国摇身一变,成了姜姓鄣国,开启了鄣国的新篇章。  

西周时期,宗法制度比较稳固,山东地区的诸侯国整体上保持稳定,“国际”环境利于发展,再加上鄣国是齐国的亲属之国,自然没人敢轻易过来挑衅,因此鄣国度过了一段比较平稳的岁月。  进入春秋时期,风云突变,弱小的鄣国灭亡已经不可避免,可是,鄣国这第二季的亡国大剧却一改第一季的“作死”画风,上演了轰轰烈烈的伦 理苦情剧。  春秋初年,齐国迎来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国君: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大刀阔斧改革,国力蒸蒸日上,很快齐国就走上称霸的道路。他先是与邻国修好,又掀起外交攻势,组织会盟,成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羽翼渐丰后,齐国露出獠牙,开始武力征伐,第一波就灭了谭、遂、鄣等小国。  

《春秋》有载,公元前664年“秋七月,齐人降鄣”。从今天眼光看,齐国灭鄣是再正常不过了,可您别忘了,齐国和鄣国都是姜姓,一个祖宗传下来的,论起来,齐桓公和鄣国末代君主鄣胡公姜祥是正儿八经的亲戚。对同族之国下手,即使放在齐桓公时代,也算不得光彩,没少招来朝中大臣的非议,“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类的帽子都扣了上来。  不过,想着成就大业的齐桓公才不听婆婆妈妈这一套,铁了心要吞掉鄣国,一举挥师兵临城下。“小国孤危,不能自固”,鄣国哪有能力抵抗强敌,最终降附了齐国。

鄣人改姓不忘桓公之辱  

同室操戈,被自家人欺凌遗弃,站在道德高地上的鄣国人咽不下这口气,以跟数典忘祖的齐桓公同姓为耻。为了纪念先人,不忘国耻,他们放弃了姜姓,依据原来的国名,改姓为章,从此四散各地。任姓之章和姜姓之章是当今天下章氏的源头和主体,而这两支都和鄣国有密切联系。后来的章氏不断壮大,其中一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豫章地区已经繁衍成为当地大族,显赫一时。  

鄣国与遂国相邻不远,鄣国故城位于今东平接山乡鄣城村及周围地带,大汶河北岸。故城遗址东西长1300米,南北宽650米,文化层中心部位目前被整个鄣城村所压,保存相对完好。只是故城的南部长年经大汶河水冲刷,剥蚀严重,东部和北部则因受当地村民生活、劳作影响,土层扰动较多。  

鄣城的地理位置优越,水源充足,周边又有大片平坦的耕地,所以在鄣国灭亡后,这里依然是附近的一座重要城邑。到战国时期,齐国将已吞并的鄣国、宿国土地合并,在此设置无盐邑进行管理,鄣城是无盐邑的重镇。  

秦朝统一天下后延续前制,鄣城一带属于无盐县管理。西汉时,朝廷专门设置鄣县,鄣城又扶摇直上,从一座普通城镇变成了鄣县县城驻地,属东平国。汉宣帝时,区划调整,鄣城降格为普通集镇。直到三国的曹魏时期,鄣城才被彻底废弃。因此,从周代到曹魏,鄣城一直是座人丁兴旺、安居乐业的城邑。  

近年来,当地村民时常在故城遗址地下50至80厘米处发现很多板、筒瓦残片和罐、瓮、盆残件。据专家考证,多数器物是秦汉时期的遗物。虽然未经过大规模考古发掘,但是现在依然能分辨出故城的大致范围,依稀可见当年鄣城的繁华,期待未来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鄣城遗址能带给我们关于鄣国的更多惊喜 。

♥复灭无常的太昊后裔:须句国

  须句国是小国中的小国,身处鲁国和邾国两强之间,自然不会有好日子过。灭国、复国、再灭国,看来有大国撑腰也未必会有好的下场。扑朔迷离的一国两都之争背后,隐藏着多少颠沛流离的心酸?神秘的凫山羲皇庙和失落的须句国究竟有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大湖碧波荡漾,凫山逶迤绵长,湖光山色间沉淀着众多古老的传奇。

邾鲁相争引得两度灭国  

位于东平湖一带的须句国又叫须朐国,是“风姓四国”中比较弱小的一个,它能在西周王朝分土封侯过程中榜上有名,主要还是因为沾了先祖太昊的光。不过,即使在“风姓四国”内部,须句国也是个颇为***的存在。任、宿、...颛臾三国先民远在上古时期就活跃在山东大地,江湖上早就流传着三国的传说,而须句国先民在西周以前却长期默默无闻。这种状况,即使在须句国被封为子爵之国后仍然没有多少改变,直到春秋时期两度被灭国时,才侥幸在史书上留下一笔。  

公元前639年,须句国第一次被邾国所灭。从春秋初年开始,邾国与鲁国的关系就不和睦。鲁国是朝廷指定的山东诸国的“班长”,礼崩乐坏后借着殷实的国力开始对外扩张,时常入侵旁边的邾国。可是,这邾国并非“软柿子”,不仅敢和鲁国硬碰硬,自己也时常入侵周边小国,开疆拓土。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这一次,须句国不幸“挂彩”了。  无奈之下,须句国君逃奔到了鲁国寻求帮助。要知道,鲁僖公的母亲正是须句国人,算起来,鲁僖公也是半个须句国人,邾国此举简直是在啪啪打鲁僖公的脸。母亲让僖公晋封须句国君,从而“崇明祀,保小寡”、“修祀纾祸”,并责令尽快帮助须句复国。到了冬天,鲁僖公果然出师伐邾,成功夺下了须句的地盘,并让须句国君复国。  

邾国见煮熟的鸭子飞了,心有不甘,于公元前638年出师伐鲁。傲娇的鲁僖公看不起邾国,竟然“不设备而御之”。大夫臧文仲劝谏说:“国无小,不可易也。无备,虽众,不可恃也。”希望僖公不要轻敌,认真做好战备,但鲁僖公却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丝毫不当回事。果然,两军交战,鲁国大败,连僖公的头盔也成了邾军的战利品,被悬挂在城门之上,成为鲁国历史上的一大国耻。战争本就是因须句国而起,这下子,倒霉的须句国又被邾国给灭掉了。  公元前620年,休养生息后的鲁国再次卷土重来,向邾国报复,拿下了须句之地。不过,新君鲁文公这次没有兴灭继绝,而是把自己的一个儿子封在这 里,统治这片地方。至此,须句国最终灭亡,土地为鲁国所并。一国两都水漫...千年古城  因为国家实在不起眼,史书对须句国的都城所在语焉不详,为了这事,从古到今,学者们可没少打笔墨官司。  

清代的蒋作锦是东平湖当地人,咸丰年间进士,曾任过黄河钦差。此人知识渊博,富有考古精神,对东平湖一代的名胜古迹、山川河流,都作过精细的考证,著有《东原考古录》。关于须句都城,他认为在安民山东的济水上。《东平县志》亦载:“须句城,在安民山东济水上……今安民山东六里张家庄其故城也。”   

安民山在今济宁梁山东平湖新湖区内,以前这里是黄河、济水、汶水三条大河环绕的地方,河流纵横,山湖相映,虽说风景秀丽,但是经常发生水患。因为地势相对较高,百姓常在此避难,故名安民山,如今安民山早已改名为小安山。据1959年、1962年、1976年先后三次对安民山东北青固堆文化遗址调查发掘,考古学者根据出土文物初测为七个文化层:一至三层为商朝中期文化层;四至六层为商早期文化层;第七层则进入原始社会晚期文化层,属于龙山文化层。由此证明,人类在这一带活动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但遗憾的是目前尚未发现须句故城遗址。  

除了安民山以外,泰安东平须昌故城也被认为是须句国都所在。须昌故城,早就淹没于东平湖中,已难见旧址。过去的须昌,北抑燕赵,南控江淮,在秦汉至唐宋时期,舟车四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不过,从五代以后,黄河下流不断决口改道,多次流入巨野泽。日子久了,泽底淤高,泽水分流,使得须昌城水患频发。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黄河决口,水势悍激,侵进须昌城,古城从此沉入湖中,彻底废弃。  

一个国家两座都城,根源还是在于须句国当年的悲惨命运。当须句国第一次被邾国所灭时,须句国君逃到了鲁国,而其他族人纷纷四处逃命,在同姓的任、宿两国帮助下,他们终于找到了新的安居之所,也就是后来的须昌城。按照当时“族迁名随”的惯例,迁徙后的新居地仍称须句,后改为须昌。因此,《水经注》称:“(济水)又北过须昌县西。京相璠曰:须朐(句)一国二名,盖迁都。须昌,朐(句)是其本,秦以为县。”

羲皇古庙或与须句有关  

提起须句国,羲皇庙是绕不开的话题。凫山是今邹城、滕州、微山的界山,相传伏羲女娲在东、西凫山滚磨成亲,繁衍人类。据说在遥远的地质年代,此处一片水泽,两山顶冒出水面如卧凫状,所以叫凫山。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与泰岱、龟、蒙、峄山等并列的大山,并且是鲁国的南部屏障,是鲁国与淮河流域的另一大国徐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地方。  

凫山羲皇庙又名伏羲庙、伏羲女娲庙、人祖庙,俗称爷娘庙,始建年代无考,后唐长兴二年(931年)重修时已具有相当规模,后经宋、元、明、清多次维修,形成东、中、西三路,殿、庑、阁、楼百余间,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古建筑群。遗憾的是,古庙于1929年被军阀梁冠英部焚毁,现遗址碑碣尚存。  

凫山羲皇庙号称“亘古有之”,元朝于钦《齐乘》云:“凫山……古有伏羲庙。”究竟“古”到什么程度呢?当地志书认为,羲皇庙一带曾是须句国的统治范围,羲皇庙也正是须句国所建立的。这种说法的准确性有待商榷,但是凫山羲皇庙显然与太昊后裔的“风姓四国”,特别是须句国存在非同一般的联系。  

太昊作为东夷人的首领,在山东地区的其他地方少见大规模的伏羲庙,但是凫山山脉范围内,却有三处规模宏大的伏羲庙,而且都很古老。一在邹城凫山,一在滕州染山,一在微山陈庄。三庙呈三角形相对,各距二三十里路,连同“风姓四国”所在地,完全可以在鲁西南地区画出一个伏羲文化圈。  羲皇庙虽然仅存遗址,但是山上还有许多传说与伏羲有关的地名和景点。如凫山西峰有伏羲画八卦的“画卦台”,山下有传说伏羲女娲“滚磨成亲”的“老磨台”,山前有传说中的伏羲女娲墓等。  

从流亡经历和所处位置来看,“风姓四国”中的须句国后人在国家灭亡后,确实有可能在鲁国的支持下,来到凫山一带,继续完成自己家族的祭祀使命。

♥有缗国:铁骨谏桀,谜团萦蜀

有缗国的故事充满了悲壮和传奇。一个赤胆忠心为夏朝社稷着想的老牌方国,最终却以近乎“死谏”的方式,与暴君夏桀拼了个鱼死网破。三千年后,三星堆文明惊艳现世,身上携带着东夷印记,使得这个古国消亡后的去向引起了世界的好奇,至今仍是个谜。

以小博大与夏桀同归于尽  

有缗氏本是少昊的后裔,长期生活在古大野泽畔,临水而居。夏朝时,朝廷将这片土地划拨给舜的儿子季釐作为封地,于是正式有了有缗国的称谓。有缗国地处当时汶、泗流域通向中原河洛地区的咽喉地带,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且与邻国和睦相处,因此有缗国的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有缗国究竟有多富足,从它的名字也能窥见一二。“缗”最初指先民的钓鱼绳,这说明有缗氏善于钓鱼。另外,“缗”还是丝的一种,这说明有缗氏懂得养蚕缫丝。这两样技能堪称文明的重要标志。学会了钓鱼、养蚕,就能确保衣食无忧,自然要比其他部落面朝黄土背朝天、捕猎山林野物的生活滋润许多。  凭借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有缗国很快就和近邻有仍国一样,成为稳定夏朝东方局势的核心方国,为少康中兴奠定了基础。可到了夏朝末年,有缗国却成了朝廷眼中的“乱臣贼子”。  夏朝末年,夏桀召集东方诸侯举行有仍之会,想让各国出兵讨伐商军。夏桀素来暴虐成性,虽然他倒行逆施,早就失去了人心,但一众诸侯因为力量有限,只能听之任之、敢怒不敢言。唯独这个有缗国国君胆量大,居然在大会上公开发难,大倒苦水,并将夏桀臭骂一顿,然后中途退会、扬长而去。  

夏桀可是自比太阳的人物,怎会善罢甘休。恼羞成怒的夏桀立刻下令出重兵讨伐这个乱臣贼子。有骨气归有骨气,打仗还是得靠真刀***,小小方国再牛,又岂是朝廷的对手。大兵压境,经过几天鏖战,有缗国就抵抗不住了,最终被夏桀剿灭。  

俗话说“冲动是魔鬼”,经过这一战,有缗国亡了国,夏桀总算出了口恶气。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商人借着这个机会继续壮大实力、联络诸侯,最终将夏朝灭亡。如此看来,有缗国的壮烈“牺牲”还是有意义的。缗城堌堆石器时代现辉煌  有缗国的故城遗址,在今济宁金乡卜集镇的缗城堌堆,位于高庄、邢庄、夏庄、东门屯之间。杨伯峻先生在《春秋左传注》中指出,有缗国故址在“今山东金乡县东北二十五里,旧名缗城阜”。  

现存的缗城堌堆是处新石 器时代典型遗址,也有龙山文化与周至汉代的遗存,可见早期有缗氏曾经长期在这里活动。遗址长200米,宽150米,面积3万平方米,文物堆积厚约6米,因有缗国及缗城郡在此建城,长期生活遗存使堌堆高出其他地面,故以“缗城堌堆”而命名。  

1981年底,山东省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勘探试掘,相继发现大量文物。遗址上层出土了大量贝币及鼎、鬲、瓮、盆、杯等灰陶器物和金属制兵器,属于商、周、战国、汉文化。其次为灰陶和红陶,彩绘采用天然矿物质黑、白、红、蓝等。这些虽是有缗国以后的产物,但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显然是存在继承关系的。  

下层出土了大量石器、骨器、蚌器,均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器物,更加直观反映出有缗氏先民的生活面貌。石器多为磨制,有加工精制的石刀、石钺、石锛、石凿、石斧、石镰等。骨器有针、锥、镞,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出土的文物骨骼以猪狗为多,还有马、牛、羊、兔、鹿等动物的骨骼,反映出当时的家畜驯养和狩猎情况。

举族外迁疑与三星堆有关  

四川三星堆文化举世闻名,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作为夏商前后的一个重要文化中心,它的来源始终众说纷纭。有种观点认为,三星堆文化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有缗国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  

三星堆遗址居民目前有氐羌说、濮人说、巴人说、东夷说、越人说等不同看法,如今绝大多数学者都认同氐羌说,即认为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与三星堆关系密切,三星堆的主体居民可能是来自川西北及岷江上游的氐羌系。  

但是,璀璨的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学者们却莫衷一是。有的认为其来源与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有关;有的认为与川东鄂西史前文化有关;有的认为与山东龙山文化有关;有的认为三星堆文化是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彼此融合的产物。  

于是,有学者就考证分析了,有缗氏因为叛夏而遭到朝廷的残酷镇压,即将亡国时,有缗氏的首领迅速动员,号令全族撤离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先逃亡到河南一带,站稳脚跟后,沿着黄河西进,至岷江时向南拐,进入蜀地。有缗氏先是在岷山暂居,并且把这座山叫岷山,这是因为“岷”和“缗”两个字同音。还把附近的一座山叫蜀山,这是因为有缗氏的一支叫蜀族。后来,有缗氏又向南拐迁徙到成都平原,定居下来,为当地带去了先进的中原文明和东夷文明,包括养蚕缫丝的工艺,奠定了三星堆文化的基础。  

这种观点虽然主要是推测,但也有一定的现实依据。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看出明显的太阳崇拜、神鸟崇拜的印记,而这些都是东夷文明的显著特色,这不太可能是单纯的巧合。从时间上看,有缗氏入蜀的可能性确实存在,有缗氏也确实有条件将自己的制作工艺、审美观念、宗教信仰乃至故土情结与当地的土著文明相融合。  有“作案时间”“作案动机”“作案条件”,还能找到蛛丝马迹的线索,也就难怪有缗国被列入三星堆文化的重要“嫌疑人”之一了 。

♥姜太公后裔、卢姓封国:卢国

论岁数,与动辄历经夏商周三朝的众多山东古国相比,卢国只能算是个后生小辈,论疆域,卢国不过区区一城,属于最简易的配置,但它却蜚声中外。始祖高傒两度挽救齐国危局,成就桓公霸业;后裔卢泰愚身居韩国总统高位,念念不忘访华寻根。黄河悠悠,涛声依旧,不知地下的卢国故城还沉淀着多少历史迷局。

力挽狂澜高傒受封卢地  周朝的山东古国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西周初年被朝廷分封,一种是原本就为山东土著国,而卢国的身世则比较特殊。  

卢国是齐国再分封的时代产物。据《姓纂》《卢氏族谱》等记载,齐太公姜尚的后裔高傒因有功于齐国,而被齐桓公分封到了今...济南长清的卢地,凭借五里之城建立卢国。高傒是齐国贵族,此外,他还是周天子赐封的齐国上卿,相当于齐国的宰相,地位显赫,能够获封卢国,也就不足为奇了。  

高傒是齐国历史上的一位风云人物,他的一生对齐国以及整个周朝都产生重要的影响。昏庸无道的齐襄公被害后,在齐国那场惊心动魄的储位争夺战中,高傒旗帜鲜明地站在了公子小白一方。在众臣商讨新君候选人之际,高傒抢先暗中从莒国召回公子小白。当鲁庄公和公子纠不甘心失败,纠集鲁国大军向齐国杀来时,又是高傒挺身而出,力主迎战,并亲自指挥大军,使近万鲁军成了瓮中之鳖,扭转了齐国的局势。  齐桓公主政之后,努力实现富民强国、称霸诸侯的治国梦想,高傒、管仲、鲍叔牙等都是他的股肱之臣。上卿一职总揽朝政,高傒在军政改革、内事外交方面为齐国做了不少贡献。齐桓公并国拓地,将卢地纳为齐国版图,并将其赐封给高傒,以示重用。  

执政43年后,齐桓公去世,竖刁和易牙弄权,齐国朝中大乱。又是高傒设计除掉了竖刁,然后召集国氏、管氏、鲍氏等大臣,联合起兵攻打王宫,里应外合,把公子昭迎进城,是为后来的齐孝公。高傒又一次力挽狂澜,此时他已经86岁。  公元前637年,高傒逝世,谥号敬仲,葬于齐都城北十三公里的淄河西岸。由于高傒一生忠君报国、勤勉为政,所以整个齐国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他帮助齐国率先成为春秋霸主,让齐国国民享受高等国民待遇,深受百姓爱戴。据说,他的墓就是当年老百姓自发用衣服兜土堆起来的,可见其在百姓心中的威望。

总统寻根半岛望族源自卢国  

高傒得卢,他的后代遂以封地为氏,是为卢姓的渊源。由于高傒是姜太公 的后人,因此各地《卢氏族谱》有“卢氏出自姜姓”之说。后来,齐国田姓取代姜姓执政,卢氏为避祸从卢迁至燕、秦...之间。  

高傒不会想到,2600年后,会有一名来自朝鲜半岛的外国国家元首到长清卢国故城认祖归宗。1987年底,卢泰愚当选韩国总统,任上积极促成中韩建交。1992年8月,山东省政府率团访韩,时任韩国总统的卢泰愚在会见时说:“我的祖籍在山东,先祖是太公姜子牙。我也是山东人啊!”并恳切希望能够帮他寻根,以便日后拜祭卢氏先祖。  韩国总统跑到中国来认祖归宗,这着实令代表团意外,但卢泰愚的想法并非空穴来风。文献记载,韩国卢氏先祖是唐朝末年的上护军、翰林学士卢穗。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山东曹县黄巢、河南王仙芝起义,后来攻克洛阳,京城长安一片大乱。由于起义军扬言要杀尽唐朝的皇族、大臣,致使朝中百官四处逃匿。卢穗携家眷和另外几名要好的同事一起击水搏浪,东渡朝鲜半岛。当时的朝鲜半岛正值新罗孝恭王执政,给予卢穗等人以国宾的礼遇。千年过去了,卢穗的九个儿子繁衍为朝鲜半岛卢氏九大支系。如今在韩国,卢氏仍为名门望族。  代表团回国后便展开了广泛深入的卢氏族姓源流历史调查,最终将卢泰愚的祖籍确定在了济南长清的卢国故城。2000年6月18日一大早,长清卢庄村热闹非凡,卸任后的卢泰愚偕夫人金玉淑终于踏上了故乡的土地。  

卢泰愚一行首先来到老家的卢氏亲人中间,与大家热烈握手、畅叙亲情。卢庄村的卢氏族人向卢泰愚赠送了孔子第七十三代孙孔庆河题写的“福”字,以表达卢氏发祥地的卢氏后裔们对他和远在韩国的所有卢氏宗亲的诚挚祝福。  随后,客人参观了卢国故城遗址,又专程拜谒了卢国国君墓,向墓碑深深施以三鞠躬后,卢泰愚夫妇在卢国国君墓前的国君墓遗址碑旁合影留念。当天下午,卢泰愚一行离开长清到齐国故都临淄,拜谒了姜太公衣冠冢。水淹卢城济北国都成追忆  

卢国故城位于济南长清西南归德境内,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南大沙河自东而西流经城南,黄河由南而北从西流过,城内陆势低洼,故名卢城洼。宋至道二年(996年)黄河决口,大水淹没了卢城,致使整个古卢城全城下陷,变成了一个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长约1800米的大凹洼,仅有东城墙依然屹立。  

古卢城略呈方形,颇似一只朝靴,面积约4平方公里。现在虽然已看不到耸立的城墙,但轮廓可辨,个别地方还可见夯土。早年间,卢城洼周边的村庄分别以卢城东门、卢城西门、卢城南门和卢城北门来命名。  直到1958年黄河决口,泥沙深厚的河水再次冲淹卢城,将低凹千年的卢城洼淤为平地。古城墙不见了,水患过后,西门一带分设石官庄、周庄、董庄三村,南门一带分为刘庄、高庄,东门是国街,北门是褚集。自此,卢城不复存在。上世纪80年代,村民在城内打农灌机井时,曾经发现过汉代砖、瓦等建筑材料。由于淤积较厚,现在地表已经很难找到任何的遗物。  卢城洼的东南方向有个坟台村,据传,此村村址原为卢国国君的墓地所在区域,被盗后开垦为良田,只留祭坟台一座。唐朝年间,人们来此立村居住,以祭坟台命名为坟台村。在坟台村的村头,有一棵苍劲挺拔的古柏树。这棵古柏有三人怀抱粗,十几米高,郁郁葱葱,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在古时,卢国故城一带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此,秦统一全国后,在此置卢县,以卢城为治所。西汉文帝时,朝廷分泰山郡而出,设立了济北国,卢邑成为济北国国都。济北国有六城,即卢、清亭、丘、成、平、刚,范围大致在今长清、平阴、肥城、齐河、泰安和宁阳的北部。  

数年前,考古学家在卢国故城北墙外侧的鱼塘底部,发现了一处大型窑址群。十座窑址东西笔直排列,结构一致,大小也差不多。出土有半瓦当、圆瓦当等建筑材料,也有拍子、制陶等工具。不论半瓦当还是圆瓦当,都饰卷云纹,壁面砖饰菱形纹、回形纹,是西汉时期的典型文物。很显然,这是一处以制瓦、壁面砖等建筑材料为主的专业性大型手工作坊,这一作坊就在卢城洼北侧,并且专业性强、规模大、年代准确,应为济北国都卢城遗 址。

♥鬲国:助阵大禹治水,支持少康复国

  龙山、尧、舜、禹,这些究竟是神话传说抑或现实存在,用鬲国来解答是最合适不过了。鬲国先民发明了煮饭用锅“鬲”,积极参与了大禹治水的伟业,又在少康复国的过程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美食飘香,河道通畅,那些乍听起来模糊的岁月、模糊的人,其实离我们并没有多远。龙山古国发明煮饭用锅  鬲国的主体有鬲氏是皋陶的后代。如今提起皋陶来,大家可能觉得陌生,可在古代,皋陶是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皋陶是一位贤臣,传说生于尧帝统治的时代,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理官”,以正直闻名天下,被后人奉为中国司法鼻祖...。  

皋陶在当时深得民心,更是禹的肱股之臣,秉承禅让精神,禹推举皋陶当继承人,并让他全权处理政务。遗憾的是,还没等到正式禅让,皋陶就先于禹去世了,禹后来才又把君位传给了皋陶的长子伯益。  

事实上,身负贤臣后裔美名的有鬲氏部落历史可以上溯到龙山文化时期,也就是少昊时代。现在的“鬲”字已有些生僻,但当初有鬲氏选了这么个字当部落名,并非是怕和别人重名,而是把自己部落的功劳昭告世人,时刻给自己贴金。  

鬲是古代的一种炊器,最初是陶的,后来出现青铜的。造型比较特别,上面的口沿外倾,肚子挺大,下面是三条中空的腿,比鼎看起来要丰腴一些。说通俗点,鬲就是一口蒸饭用的锅,而这鬲正是有鬲氏所发明的。据考证,鬲这种炊器直到唐朝末年,下层社会家庭中还在广泛使用,甚至现在的广西一些地方依然称锅为鬲。如此说来,有鬲氏对舌尖上的中国可是做了不小贡献,难怪人家骄傲地挂在部落名上呢。  

炎帝时期,鬲国正式建国,算起来鬲国是个龙山古国。结合周边龙山文化考古发现,专家分析鬲国先民主要生活在禹城、齐河、济阳一带,活动范围约1300平方公里,其中禹城是有鬲氏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鬲国存在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500—1100年间。  

鬲国故城疑似就在禹城老城一带的地下。禹城老城曾是禹城县城所在地,唐乾元二年由阿阳城(现禹城火车站西南阳城子村)迁入。经过一次次河水泛滥、泥沙淤积,这里已经是一片高地,早不见了故城踪影。据经常在此打井的人讲述,地下有密集遍布的陶片、石器,种种迹象表明,此处地下很有可能仍保存着部分古城遗址。

世受水患协助大禹治水  

尽管几经治理,时至今日 ,临大河而居的禹城一带仍面临着潜在的水患。鬲国时期,山东地区尚属亚热带气候,温度高、降水多,黄河动不动就会来场大水,生活在这片平原的鬲国百姓苦不堪言。特别是尧帝时,中国进入大洪水时期,茫茫大地一片水乡泽国。正因如此,舜摄政后,大禹奉命治水。  

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来看,大禹治水并非仅仅是上古英雄传说,而是确有其事。大禹接受共工、鲧治水失败的教训,不计一方一城的围堵筑壅,因势利导,号召全民采用大水冲沙的办法,由高水位向低水位放水,最终导水入海。  

当时的黄河走向比现在更靠北一些,由今海河流域一带入海,因此鬲国区域也成为大禹治水的前沿阵地。史有记载,大禹在古黄河下游疏通了太史、复釜、胡苏、徒骇、钩盘、鬲津、马颊、简、洁等九条河流。这九条河流主要位于现在的山东德州和河北沧州境内,其中鬲国都城正位于鬲津河畔。  

因此,得知大禹治水的消息后,鬲国人民欢呼雀跃,全力配合。今禹城市区西北不远处有座名叫具丘山的高台,相传是鬲国人为大禹一行修建的城堡,以作为治水的前线指挥中心。明代刘士骥《禹迹亭记》提到:“禹台在城西十里,高十仞,广倍之,相传禹所憩也。”可见直到明代,具丘山的规模还很大,如今这里已经是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禹王亭公园了。  

经过断代,具丘山是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为一长45.4米、宽42.6米、高5.2米的土台,台顶原筑有禹王亭,亭内供奉禹王及护卫塑像,旧时香火极盛,“文革”初期被拆毁。前些年,在该遗址发现了石铲、石斧、陶纺轮、陶弹丸、蛋壳、陶片等数十件文物,经测定是龙山文化时期的器物,可见传说并非空穴来风。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鬲国故地设县邑,为纪念大禹的功绩,县邑定名为禹城县。唐代建的古禹城县城,南门名“禹迹”,东门名“祝阿”,北门名“都扬”,西门名“鬲津”。“禹迹”指此地有大禹足迹,“祝阿”指此城源于祝阿县,“都扬”是纪念祝阿的古称,“鬲津”是因临近鬲津河、西门外有鬲津桥而命名,也说明此地位于古鬲国中心。

支持少康周初被贬为奴  

鬲国在夏朝时最为鼎盛,并一度帮助少康复国。夏启的儿子太康无德无能,致使国势衰弱,东夷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起兵取而代之。不过,后羿代夏之后,不修民事,沉湎于田猎,排斥忠良。大臣寒浞趁机上位,窃取了夏朝的国政,随后又对夏王室赶尽杀绝。  

好在夏朝出了位忠臣叫伯靡,在寒浞大军拿下夏都后,他找到夏王的遗体进行了掩埋,然后来到鬲国避难。鬲国效忠于夏王室,在伯靡的经营下,鬲国成了夏人筹谋复国的大本营。他依托鬲国的支持,收编了斟灌、斟鄩两国的残余力量,不断招兵买马,并支持夏王的遗腹子少康。  

在少康攻灭寒浞二子浇和殪之后,伯靡率领有鬲氏、斟灌氏、斟鄩氏大军,与寒浞率领的有穷氏军队决战。伯靡军声势浩大,战斗力强,一举攻灭寒浞有穷氏军,杀死寒浞,寒浞政权随之瓦解。由此可见,鬲国是平定内乱的主力军,鬲族的强大势力成为少康复国的坚强后盾。  

商汤灭夏后,鬲国取消建制,鬲国成为商朝的属地,有鬲氏族逐渐融合入薄姑族中,但仍然人口众多。近几年,禹城出土的商代器物较多,可以推测,商代时这一地区的居住人口还是较密的,鬲国故城是座繁荣的古城。  

有鬲氏真正遭受灭顶之灾,是因为西周初年的那场东方大叛乱。当时,天下初定,人心不稳,商纣王之子武庚及薄姑族、有鬲氏和一众东方诸小国叛乱,想要推翻周王朝的统治。  周公迅速反应,率军平叛,几经反复终于灭了薄姑族和有鬲氏,鬲国故城也在这场战乱中彻底毁灭。由于有鬲氏直接参与了当年的叛乱,威胁周王朝的统治地位,周统治者非常愤怒,除了少数有鬲氏的贵族被集中安置到临潼监视居住外,多数子民被发配各地为奴,境况悲惨 。

♥南北分裂,背井离乡的宿国

  宿国是个命运多舛的国家。原本“司太昊与有济之祀”的日子过得好好的,却因自家内部对周人东征态度不一,导致国家南北分裂、兄弟反目。好不容易效忠新王朝得到了男爵的封号,却因为夹在鲁宋两强之间,最终被迫举国南迁,落得个流离失所、背井离乡。

精神领袖祭祀济水之神  

宿国是西周初年得到朝廷正式册封的异姓诸侯国,与任、须句、颛臾并称“风姓四国”,身上同样肩负着“司太昊与有济之祀”的神圣使命。事实上,既然身上流淌着太昊伏羲的血液,那么宿国先民存在的时间要远早于西周。  

今泰安东平有个宿城镇,此处是宿国最初的祖源地...。《东原考古录》称宿国故城是“南澄汶水之青,东携龙山之秀”,可见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古济水从河南进入山东定陶境内,东北向穿过巨野泽,至东平,接纳东来的汶水,继续向东北流去,直到大海。因此,汶水是古济水的重要补给水源,宿国在当时整个古济水流域的位置十分重要,祭祀济水之神也就理所当然了。  

宿国这类靠吃香火饭的国家,后人将其归纳为“神守国”。一般情况下,国家政权要靠武力刷存在感,而神守国比较***,自己本身没有军事防卫力量,也没啥对外扩张的野心,而是通过祭祀山川神灵获得立足于江湖的资本,整个国家就是靠掌握着祭祀大权而存在的。在那个山神龙王一抓一大把的年代,宿国虽然国力不起眼,但是由于和所祭祀的济水之神关系密切,因此在当地部族中的威望甚高。  

周人东进时,考虑到没啥还手之力,宿国和另外几个风姓兄弟国一商量,好汉不能吃眼前亏,大家选择了臣服新王朝自保。周人讲究“敬德保民,以德配天”,对殷商那套鬼神之说并不感冒,对这些传统的神守国其实也是半信半疑。只不过,周人的根基在中西部,武王克商后,周人短时间内无法凭借武力彻底征服东方部族。因此,对于这些神守国抛出橄榄枝的行为,周人倒是乐观其成。  

天下初定,周人重新进行了分封,确认了宿国等国家“司太昊与有济之祀”的权力,算是给了“风姓四国”一颗定心丸。周人也希望借着他们的力量,在祭祀、法统等方面维持自己在东方的绝对权威。不过,宿国国君只获得了男爵爵位,这在当时“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体系中属于末等。

南北分裂周王出巡讨宿夷  

然而,商周之交的这场政权大洗牌,也给宿国带来一次空前的分裂。早期的宿族活动范围较大,由于军事力量薄弱,部落主要是靠信仰和领导人个人权威维系,日子久了,部族内部渐渐分出了派系。  

在对待周人的态度上,宿人内部有严重分歧。北部的宿人较早采取了与周人合作的策略,得以继续在祖辈居住的地方生活。而南部的宿人却没有听从部落内部的统一指挥,选择了与周人对立,甚至背离了自己的祖国,率众南迁,辗转到达周人势力覆盖不到、且也与周人分庭抗礼的淮夷地区另行建立政权。经过这次大分裂之后,南北两宿沿着不同的轨迹各自发展,北宿以附属小国的身份继续存在,南宿则经常受到周王朝的讨伐。  

南宿的活动范围主要在今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交会地带,当时这一带城郭密集,人口众多,经贸发达,且有山川河流相连,而无险山恶水阻隔,便于大规模人群沿山之走向、水之流向迁徙。更重要的是,这片区域属于夷族反周的大本营,周人一时半会也无可奈何。  

因为对抗周王朝,南宿获得了“宿夷”的蔑称。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曾经出土过一套晋侯苏编钟,16枚编钟之上共刻铭文355字,年代为西周晚期,上面记载了周王于三十三年(公元前846年)自宗周出发巡视东国、南国,率晋侯苏前往东国伐“夙夷”(即宿夷)、“淖列夷”等部族的情况。  其中的一则铭文为:“周王向晋侯苏发布命令:率军队先从左翼倾覆获地,再向北倾覆某(字缺失)地,然后征伐宿夷。”其中的“获地”指获水流域。据《水经注》载:获水是古代一条自今河南商丘东北到江苏徐州北的河流,流经今江苏宿迁泗洪境,在安徽萧县南与睢水合流,后于彭城北汇入泗水,为宋人重要活动区域。照此“率军队自左翼北渡获水后伐宿夷”之令不难判断,当时的宿夷应分布在获水之北,说明获水北岸(今江苏宿迁至安徽宿州一带)在两周时期曾有宿族活动的史实。

宋人迁宿辗转淮河流域  回过头来再说说宿国。宿国虽然得到了朝廷的正式册封,但毕竟身份低微,只是最末等的男爵之国,再加上自身国力较弱,日子过得并不舒坦。更重要的是,宿国正好被夹在了鲁国和宋国两个大号诸侯国之间,颇为尴尬。鲁国是姬姓侯爵,在周初七十一诸侯国里排名第一,地位自不用说;宋国则是殷商后裔、子姓公爵,根深蒂固,亦非善茬。  宿国渐渐成了宋国的附属国,同时还得小心翼翼地与接壤的鲁国搞好关系。尤其是到了春秋时期,宋国、鲁国都在谋求对外扩张,两国经常发生军事冲突,处在两国之间的宿国自然过得提心吊胆。  

作为两国的战略缓冲区,宿国也曾承办过“国际会议”。公元前722年,鲁隐公上任不久,就和宋国一起,在宿国的地盘上举行会盟,一度友好起来。这就是《左传》所载的“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到了鲁庄公执政时期,齐鲁毁盟,兵戈相见。宋国借齐鲁两国交恶的机会,趁机出兵,兵临宿城城下。宋湣公以宿国属宋而亲鲁为借口,强令将宿国从原地整体迁走,这就是《太平寰宇记》所说的“内迁其人而更封其君”。对此,《春秋》记载:“三月,宋人迁宿。”  宋国迁徙宿国,目的为了使它不能和其他国家交往,加强对宿国的控制,不让它有机会投鲁或被鲁所吞并,同时也为了“迁其民而取其地”,扩充自己疆域。  一般认为,今江苏宿迁是“宋人迁宿之地”。唐朝的《元和郡县图志》载明:“宿迁县,南至州二百一十里。春秋时宋人迁宿之地,至汉为厹犹县,属临淮郡。晋立宿预县,隋开皇三年属泗州,宝应元年以犯代宗庙讳,改为宿迁县。”  

搬家之后,位于泰安东平县宿城镇的宿国故城成了宋国的地盘,不过最终还是落入了齐国囊中,齐国在此设立无盐邑,秦朝设立无盐县。西汉宣帝的时候,设立东平国,封其子刘宇为东平王,国都就设在宿城,形成了形制完备、规模庞大的都城。从西周到唐代,宿城历经变迁,城墙及古建筑逐渐湮没,近代更是因为兴修水利设施等又遭到了毁坏。目前城垣轮廓尚在,明显高于周围田地,特别是遗址西北角的北城墙尤为明显,高1—2.5米,长180米,宽50米,夯土层、柱洞也明眼可观 。

♥炎帝后裔,东方强国:逢国

炎帝裔孙有人名陵,商朝初年受封于逄(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建立逄国,为***位,也称逢伯陵。至西周武王时,逄国灭亡,易其地为齐,改封给姜太公,原逄国后人以原国名命姓,遂成逄姓。见《姓氏考略》。《左传》杜注称:“逄伯陵,殷诸侯,姜姓”。山东济阳县刘台子西周墓出土了属于逢国的青铜器,逢公为伯陵之后,姜姓。

“逢”字,即今之“逄(páng)”字,俩字在古代通用(以下通用为“逄”)炎帝裔孙陵,商朝初年受封逄于(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建立逄国,***,史称逄伯陵。逄国是夏商时期山东的旧国,有今山东青州、寿光、临朐等说。...商代末年,被奄国(国都在今山东曲阜)灭掉,后复国。薄姑国崛起,逄国被迫西迁,搬到了济阳。被蒲姑氏取代后,在西周时期,从青州、临朐一带迁到了济阳。不久,武王伐纣,重新分封天下,逄国的故土又从薄姑国倒到了齐国手中。山东济阳县刘台子西周墓出土了属于逢国的青铜器。《国语·周语》韦昭解释说:“逄公,伯陵之后,太姜之侄,殷之诸侯,封于齐地”。根据考古发现可以梳理出:周初为了安邦定国,实行以殷制殷的政策,将商代逄伯陵的后代封侯,其中一个叫逄公,他娶了周天子——昭王的女儿——龏姒,被封到济阳一带的逄国。他到位后,就选择了具有高台、向阳、取水、生活方便的刘台子,作为他的国都定居下来。逄国在西周时期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周穆王时期,逄国君主逄固在周王室中担任要职。此外,经济和文化也比较发达,而且还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刘台子逄国墓群的出土文物就是明证。逄墓出土的陶器以及陶制品串饰,证明当时的制陶业非常发达;墓室出土了五百余枚海贝,“海中之物”在内陆出土,充分说明当时逄国的商业贸易也可能比较发达。《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晏婴叙述齐地沿革时说,"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因之,有逄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逄伯陵,为殷商时姜姓诸侯。《左传》杜注称:"逄伯陵,殷诸侯,姜姓。"从零星的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逄伯陵在齐文化形成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齐文化发源地的淄水、潍水、汶水及洋水流经区域内,逄伯陵因忠孝成为真神,为百姓祭拜的对象。《竹书纪年》“穆王十二年毛公班、共公利、逢公固,帅师从王伐犬戎”。灭亡不详。【都城】逄:(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山东济南市济阳县一带)《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昔爽鸠氏居之,季则因之,有逄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大王因之。"《国语·周语》韦昭说:"逄公,伯陵之后、太姜之侄,殷之诸侯,封于齐地。"根据这些文献推测,逄国是夏商时期山东的旧国,被蒲姑氏取代后,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逄国从青州、临朐一带迁到了济阳。古代的逄山(今属青州市),跨越临朐、益都二县地界,临朐人呼其为“逄山”,益都人呼其为“石膏山”或“玲珑山”,若干年前,山上就建有逄公祠,历朝历代进行过多次翻建或重修,祠庙犹存。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刘宋,还因此在淄川县西南四十里处设置过“逄陵县(该县于北齐时撤消)”。在今临朐县境内,既存有逄山,也存有逄公祠,还有石门山和新建的石门坊,而且逄公祠内,至今香火兴盛不衰。【考古】昌城遗址:山东淄博张店区沣水镇的昌城村,今虽不足400家农户,但村名来历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该村在1982年地名普查时,虽正式确定为“昌城”,但是,许多上了年纪的人以及周围邻村的广大百姓,至今仍习称为“商城”。家居该村的清代翰林邹振岳,曾在光绪年间作过一番追根溯源的考证,并且,还在村关帝庙的碑文中作了记述:“义昌国,在今淄州淄川东北。元于钦《齐乘》云:'般阳郡东北四十里有逄陵故城,商代诸侯逄伯陵始封于此。’今淄川县城,即原般阳郡,计其道里适符,则呼曰'商城’,亦不为无据。诸说纷歧,阙疑。”昌城遗址基本呈正方形,只西北角稍缺,四周各近1·5公里。有东、西、南、北4座城门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4个角门。城垣已平,其西北角一段已改为路基,高出地表。经钻探,文化层厚1米左右,地表多汉代遗址。1984年6月28日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战国公元前284年,燕昭王(公元前311—279年)派大将乐毅讨伐齐国而获胜,因而封乐毅为“昌国君”,其国都也设在今昌城村。但乐毅据守昌城仅短短5年时间,燕昭王就去世了。随即,燕昭王的儿子燕惠王即位。此前,乐毅与燕惠王有过矛盾,因此,齐国的田单从中挑拨离间。乐毅害怕燕惠王对他实施报复或暗算,无心恋战,弃城而逃奔到赵国,被赵国封为“望诸君”(或称“蓝诸君”)。其后,燕惠王又封乐毅的儿子乐闻为昌国君。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成一统,废侯国立郡县,分郡三十六,昌国城被改为昌国县,曾先后隶属齐国或齐郡,一直延续到两晋(东晋、西晋)时期。昌国城古为昌国邑,在秦汉为昌国县。《淄乘徵》(作者毕际有)曰:昌国城,汉县也,前汉属齐郡,后汉属齐国,晋亦属齐国,《宋书·州郡志》属齐郡,《魏书·地形志》属青州齐郡,至隋朝,昌国县之名不见于史。《临朐县志》记载:隋文帝(杨坚)于“开皇”六年(公元586),将“昌国县”更名为“逄山县”,至隋炀帝(杨广)“大业”(公元605—618)初年,又将“逄山县”更名为“临朐县”。古人或认为“昌城”就是商代的“逢陵城”。据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淄川县志》记载:“逢陵城:按逢伯陵,商之诸侯也,初封于齐。薄姑氏因之,后太公又因之。齐乘曰:城在般阳东北四十里。按县东北四十里,有古废城即昌国城,俗名昌城。淄乘徵曰:或昌城即逢陵故地耶。或曰:逢陵城即逢丑父之邑,一云:丑父即逢伯之后裔。刘台子遗址:位于济阳县姜集乡刘台子村西约200米处的台地上。台地高出周围地面约2.5米,总面积2万平方米,暴露出商代陶窑1座,为商周时期遗址,下层有龙山文化遗存,上部有少量汉代遗存。早在1957年文物普查时,考古工作人员就在济阳县曲堤镇刘台子村西约200米处发现了一处西周墓地,不过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对这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令人惊喜的是,四座西周墓葬出土了大量铜、陶、玉、石、骨和蚌器。墓地共出土了33件青铜器,其中有14件带有铭文的青铜器,经过对铭文的解读,人们发现这里是一处周昭王、周穆王时期的逄国贵族遗址。70年代初,村民在台地南部发现一座古墓,出土一批铜器。据此,德州地区文物组、济阳县图书馆于1979年3月探查清理古墓1座,编为2号墓;1980年冬和1982年冬,又两次进行钻探,发现龙山文化遗物,查明了一批墓葬,清理2座,编为3号、4号墓。1985年5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清理古墓2座。三次清理的古墓除1座为汉墓外,其余4座为商末周初的遗存,规模结构基本相同。如3号墓长方形土坑竖穴,一棺一椁,有二层台;墓口下一层席,上有朱砂,席下为棺椁,棺外壁有红、黑彩绘,色泽鲜艳,棺内也有朱砂,尸骨架仰身直肢;随葬小件玉饰,棺椁间出土铜器、原始青瓷、蚌饰等39件;墓底有椭圆形腰坑,内有殉狗1只。2号墓无腰坑。4号墓为二次迁葬墓,有棺椁,随葬品很少。这4座商周墓保存完好,出土文物共300余件。青铜器大多有铭,如“作厥文考宝阝尊彝”、“季作宝彝”、“逄彝”及“王季作宝彝”等,为研究古代河水济水间的商周古国、族属等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传世器】:王姜作龏姒宝尊彝等。

逄国:从东夷盟主到周室国戚山东自古被称为齐鲁大地,但齐鲁两国都仅仅是西周初年才被分封的,显然在此之前的夏商两代,这里还曾经活跃着不少其他的主人。在商代,齐地几乎一直是逄国的地盘。逄国名气不大,却和夏商周三朝的最高统治者保持着特殊关系,甚至一定程度上左右着王朝的命运。

雄踞齐地曾是东夷部落盟主  

逄国的第一代国君叫逄伯陵,是炎帝的后代,虽然是商朝初年才正式受封,但逄氏一族早就是这里的实际控制者。别看今天很少有人听过逄国的名字,可在当时的山东地区,它绝对算大国、强国。逄国的领地包括现在的山东青州、寿光、临朐等地,此外,临淄、周村、张店等地也广泛流传着逄国的传说,几乎囊括了齐地的核心区域,可见其势力之盛。  

逄国的昌盛并非偶然。作为土生土长的氏族部落,逄伯陵的先祖可以追溯到逄蒙。逄蒙是后羿的徒弟,史上留名的共有两位羿,咱们说的这位后羿是夏朝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虽然没有另一位大羿弯弓射日的本领,但也以擅长射箭扬名天下。  

当时,夏王朝对地方的统治是比较薄弱的,而东夷部落的力量却很强大,雄踞一方。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位后羿活跃在夏朝的政治舞台上,一度以武力推翻了荒淫的夏王太康,掌握了夏王朝的大权。后来因为内部权力斗争,后羿最终被杀,据说他正是死在了逄蒙之手。  

因此,逄蒙在夏朝的地位很特殊。一方面,后羿死后,他手握重兵,成为东夷部落的实际控制者,人人都得敬他三分;另一方面,站在朝廷正统的角度来说,他无疑是替国家铲除奸佞、匡扶正义的大英雄。夏王复国后,显然要对他和他的族人大加表彰,委以重任。  原本就是土霸王,又借着和中央王朝千丝万缕的关系,逄蒙后裔在山东地区的根基越扎越深,引得周边的一些部族相继依附和归顺,逄氏逐渐成为夏朝后期的东夷部落盟主,形成一支举足轻重的地方力量。  

部族的事业传到逄伯陵这代已经是夏朝末年,面对各地揭竿而起、反抗夏桀暴政的紧张局势,逄伯陵做出了顺应大势的决定,果断倒戈,支持商人。在汤灭夏桀时,逄伯陵以盟主的威信带领东夷各部落,在对桀的战争中立了很大功劳。有鉴于此,商汤灭夏后,承认了逄伯陵的合法地位,正式把逄地分封给他,组建了逄国。有了名分之后,逄国得以延续自夏和夏之前的东夷部落盟主地位,替商王守好东大门。逄山止戈甥孝舅忠名传千古  

逄伯陵和逄国 作为齐国领土的前任主人,也给齐文化的形成做出了不少贡献。如今在齐文化发源地的淄水、潍水、汶水及洋水流经区域内,还流传着逄伯陵的不少传说,他被百姓供奉为神仙,世代受香火供奉。  除了开国有功外,逄伯陵尤以忠孝闻名。中国传统文化有种人伦道德叫“外甥不打舅”,最初发端于商朝,此后世代延续,到唐朝甚至被写入了法律。在民间,舅舅在家族中地位特殊,往往是评断家务事的判官和主持人,并有“外甥打舅——不是人”“外甥打舅——情理难容”等歇后语。  

而“外甥不打舅”的规矩据说就是从逄伯陵开始的。相传商朝有员大将叫杨骥,戎马疆场,屡建战功,受到朝廷的嘉奖。但是他恃功骄横,对朝廷的奖励不满,竟然率兵进驻青州境内的逄山,准备谋反。于是,足智多谋的商王派逄伯陵前去劝降叛军,逄伯陵正是杨骥的舅舅。  

这杨骥虽敢造皇帝的反,却孝顺得很,听说娘舅来了,不免动了心思。他既不愿落个不孝之名,又不愿将义军拱手送给朝廷,颇为矛盾。杨骥深知,继续坚守逄山必然与舅舅同归于尽,不孝之名难脱。他急中生智,将山上的羊全部吊起,羊下面放上战鼓,羊因吊起挣扎,羊蹄不停地蹬在鼓上,发出鼓声。他又将饿马拴在槽边,把马蹄放在槽里,饿坏了的战马不停地刨着槽子,发出巨大的声响,这就是“悬羊击鼓”和“饿马刨槽”。一出空城计布置完后,杨王率义军从逄山西侧转移了出去,不告而别,从此放马归山,归隐山林,过起了平民生活。  

逄伯陵听到山上击鼓阵阵、马蹄连连,一直以为外甥仍在山上。等到山上没有了声息,感觉不对,连忙带领士卒们上去,映入眼帘的却只有几只累死的羊和几匹躺下的马,哪里还有外甥的踪影。想到自己一生忠君爱国,到头来却见不到外甥,完不成商王交给的招安外甥的任务,倍感羞愧。他仰天长叹,毅然跳崖自杀,以谢王恩。  

逄伯陵以身殉国的消息传到商都,逄伯陵杀身成仁忠心报国的壮举感动群臣,商王封逄伯陵为逄山山神,并下令在逄山上修建庙宇以示纪念。后来每到春天,当地官员都会专程前往逄山庙祭祀,平日里,老百姓也会前去祭奠。从此,外甥不打舅的传说也就流传了下来。西迁济阳联姻周王乐享富足  

到商朝末年,薄姑国崛起,逄国被迫西迁,搬到了济阳。不久,武王伐纣,重新分封天下,逄国的故土又从薄姑国倒到了齐国手中。此后逄国的状况,传世文献中没有记载,许多人认为逄国早已不复存在,但是一次考古发现却改变了这种看法。  

早在1957年文物普查时,考古工作人员就在济阳县曲堤镇刘台子村西约200米处发现了一处西周墓地,不过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对这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令人惊喜的是,四座西周墓葬出土了大量铜、陶、玉、石、骨和蚌器。墓地共出土了33件青铜器,其中有14件带有铭文的青铜器,经过对铭文的解读,人们发现这里是一处周昭王、周穆王时期的逄国贵族遗址。  

西周初年,山东地区并不太平。武王病逝时成王还是个孩子,东方的殷商遗民联合地方割据势力发动叛乱,想要推翻周朝的统治。分封齐地的姜太公一马当先率兵平叛,用三年的时间稳定了局势。为此,周成王命太公“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棱,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  

在平乱过程中,齐国的领土不断扩大,大体包括今山东境内的黄河、胶济铁路和莱州湾三者之间的地方,其中的小国被一一消灭,而拥护周王朝的逄国却幸运留存了下来。  

刘台子遗址中,一件“王姜作龏姒宝尊彝”鼎格外引人注目。从铭文可以判断,这件文物是周昭王女儿龏姒的陪嫁之物,而她的夫君正是逄国国君,可见逄国和周王室有着联姻关系,并一直保持着密切往来。按照惯例,逄国国君也在周王室中担任着要职。  

考古工作人员分析,刘台子遗址地势较高,周边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是适合古人生活的好地方,逄国后裔很有可能就长期定居于此。从出土文物来看,实用陶器以及陶制品串饰普遍存在,证明当时制陶业非常发达,而海贝、绿松石、青铜器、玉器的发现也足以证明,当时逄国的贵族生活比较富足,虽然风光不再,但是逄国的国力仍不容小 视。

♥以德治国延续上千年的遂国

古国名。夏朝封虞舜的后裔于遂,历夏、商、西周三代。周僖王元年(公元前681年)被齐国所灭。史书记载主要在孔子所著的《春秋》。肥城大地上的虞舜后裔遂国,是在商朝初年建立的诸侯城邑国家,历时千年,到春秋前期被齐国灭亡,是泰岱地区大汶河流域历史悠久的古国之一。遂国统治区域含今山东肥城大部,东平、平阴东部,岱岳区西部一带。遂国文化承源于虞遂,继承了大舜以德治国的传统,体现了中华文化源头尚德的伟大精神,为肥城历史文化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一章,也给肥城人民留下了深远的历史影响。遂国的建立和范围舜帝在大禹之前建立过统一中原的王朝虞。...肥城处于大舜前期在山东地区活动的中心地带。《史记·五帝本纪》说大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东巡狩至于岱宗。历山、雷泽、寿丘分别在肥城南北,泰山、古黄河列肥城东西。大禹的父亲鲧发明的筑城,鲧约与舜同时,即舜时华夏祖先才发展到定居的城市国家时代。虞舜政权被夏禹逼迫到湖南地区,虞舜后人有遂、桃、陈、田、胡、仪、有等姓氏国族。商朝在山东的有虞氏后裔国家有遂、邹、辕、番等4国。遂人妫姓,是祖先遂公虞淮在商汤时(前17世纪)命名的氏族国家。最早最可靠记载遂国的历史典籍是《春秋》《左传》。昭公三年晏子对叔向曰:箕伯、直柄、虞遂、伯戏,其相胡公、大姬。相就是主持祭祀的后裔,杜预注四人皆舜后,胡公四人之后。大姬配胡公是周武王克商以后的事情,可知虞遂建立遂国,必然在周朝建立以前。遂人善做陶,肥城出土的精美陶器就是他们的遗物。东周时,遂国尚存,只是国势特别微弱,不能振兴。古有子男诸侯分封五十里之说。遂国不大,有遂因氏,颌氏、工娄氏、须遂氏等多个宗族支系,也会有多个城邑。遂国的中心位置或者宗庙所在的都城故址,在肥城中心位置安临站,可惜尚未掘见城邑遗址。《汉书·地理志》泰山郡蛇丘:蛇丘,遂乡,故遂国,春秋曰齐人歼于遂也。《后汉书·地理志》对济北国蛇丘县的记载更详细:蛇丘,有遂乡,有下讙亭,有铸乡城。遂乡注:古遂国,左传庄十三年齐人灭遂。从郦道元《水经注·汶水》对沟水源流进行了细致勾勒,由此可以把遂国确定在安临站一带。杨守敬水经注疏就认为,沟水为今小汇河,“世有犹名沟水河”,遂城在当时肥城县南。遂国的统治范围至少达到东平东部,其西春秋有须句,遂人分支须遂氏应该在东平一带。遂人聚落或城邑地名,一直遗留到今的有遂城。近临肥城的上、下遂城等村庄组团,到安临站东西直线距离有21千米,中间山岭阻隔,但有环山道路相通。古遂城遗址在上遂城村南汇河岸,属山间台形地,地表暴露物有灰、褐、红色罐和鬲口沿、豆盘等器物陶片以及饰绳纹灰黑色较薄形小陶砖等。遗址西南部有一高土台,当地称为南城台子,考古确定为春秋战国时遂国城址之一。肥城西部靠近平阴的石横镇衡鱼传说是虞舜建都之处。衡鱼南为康王河和汇河(又称会河、陶河、衡鱼河)汇流处,北有文化遗产丰富的陶山。衡鱼旧称君庄,旧有君庙(祠)、舜王冢。康熙《肥城县志》:君庄,在城西南四十里,即虞舜成都之处。墓中发现了龙山时期到商周的遗物,确定是古城遗址。根据《史记》等记载,虞舜名重华,字君,舜是谥号,仁圣盛明曰舜。君庄名称可以解释成舜庄,成为遂国曾经在这里建筑城邑的证据。以上证据链形成一个闭合的圆圈,可认为肥城大部在商周都是遂人的国土,遂人君之主的都邑在安临站。遂国统治地域主体在肥城境内,西及平阴、东平东部,东应到岱岳区西部,处于大汶河支流汇河与小汇河流域。遂人的几个居住地在山间盆地、小平原,安临站和衡鱼分别处于南北和东西交通要道。

二、世守明德的遂国灭亡中华民族是以德为尚的民族,把德置于最高境界,视为最高理想。德性的核心就是有德于民,以德治国治家的起源在舜帝。《尚书》说德自舜明,《史记》记述五帝德之后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左传》昭公八载,史赵对晋侯说,“舜重之以明德,置德于遂,遂世守之。”置是留置,应该说是遂继承了祖先舜帝明德的传统。存世遂国青铜器物很多,都没有出土地点,铭文也很少。2002年保利博物馆入藏一件国宝级别的青铜器遂公盨,可为遂国重德的例证。盨是用来盛黍稷的礼器,西周中期偏晚的时候开始流行。遂公盨呈圆角的长方形,器口沿下饰鸟纹,腹饰瓦纹,小耳上有兽首。遂公盨形制在盨的序列中较早,从鸟纹特点确定属于西周中期后段孝、夷王时代(约前900前后)。李学勤《遂公盨与大禹治水传说》认为,当依吴大澂等人之说,读字为遂,作盨者是西君,并称赞铭文书法秀美,整齐匀称。有人认为遂公盨是赝品,还有人释遂字为"豳"。遂公盨铭例特异,文辞古奥,艰涩难读,提出不同意见是正常的。遂国在大汶河流域,而大汶河又是大禹文化传统深厚、大禹后裔居住地区。遂公盨98字铭文记禹随山浚川治水的功德,主旨是以大禹为典范论述德:“降民监德”,“厥沫唯德”,“民好明德”,“益干懿德”,“心好德”,与《尚书·大禹谟》篇大禹“德惟善政”“九功惟叙”的政纲相符。遂公盨显示了遂国的高超工艺和卓越艺术。后人应记住遂公铭最后的话:“遂公曰:民唯克用兹德,亡诲(侮)。”遂国的灭亡过程惊心动魄。齐桓公即位后,齐国和鲁国结下深仇。鲁国在主动出击的乾时之战中败绩,而在庄公十年(前684)齐国主动进攻的长勺之战中,鲁国胜利。齐国在南方不能征服鲁国,转而向西扩张,以谭国无礼为由灭掉之。庄公十三年(前681)春天,齐桓公亲自出马,和宋、陈、蔡会于北杏,目的是平定宋国的内乱。鲁南面敌对的邾国参加,鲁北面的遂人没有与会,夏六月,齐国以这个理由把遂国灭掉,派兵把守,兵临鲁国的西北边疆大汶河一线。庄公惧于齐国的威力,和齐桓公在柯会盟,这是鲁与齐和平条约的开始。庄公十七年(前677)夏天,遂国氏族遂因、颌、工娄、须遂几个强族联合,借口犒劳宴赏齐国驻守遂地的守军,把齐军灌的大醉,趁机起义,格杀齐人。结果,齐国守军全部被歼灭。可惜遂人没有能够借机复国。安临站交通位置的重要性,在车战为主的冷兵器时代,使其必然成为齐国南下掠夺的走廊。鲁国的富饶土地都在曲阜北面的大汶河两岸,肯定不甘心让出这块膏腴之地。孔子《春秋》对遂国灭亡时间和过程进行准确记录,说明他对这件事情很重视,也说明他对遂国灭亡的惋惜。一般国家灭亡,《左传》都说其国内政治失德,地方或氏族战乱分列等原因,只有对遂国没有这样说,遂国是灭于强大的外敌,如同狼吃小羊的寓言一样,任何借口都能成为战争的口实。遂人在国家族姓灭亡时表现的团结、机智、果敢,在春秋争霸的初始时期奏出了高亢的乐章,也是尚德的一种表现。遂国灭亡后,齐国在其北部修建了长城,白狄肥子国迁移到这一带,这就是肥城地名的由来。汉朝有遂义,后世遂姓郡望为钜野。在遂国东南的铸,又作祝,黄帝任姓后裔,周武王克殷后封铸国。铸国善于冶炼,在山东有很多遗迹,齐鲁之间汶阳田建立的铸邑,临近安临站贺庄铁矿,春秋时期,鲁大夫藏宣叔曾娶妻于铸,铸乡城后来为蛇丘县城。

从商朝初封到被齐桓公灭国,遂国延续了千年。秉承祖先大舜亲民爱民的人文精神,遂国将大禹治水的故事作为历代国君教科书,一千年里实行仁政、以德治国,古今中外世所罕见。即使到国家族姓灭亡那刻,遂人举族抗争,表现出的团结、智慧、果敢,依然令人动容。大舜后裔推行以德治国  

“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这是《史记》中对舜行踪的阐述,尽管对应的地点有所争议,但大舜一族长期活跃在山东地区应确定无疑。位于肥城一带的遂国作为其后裔建立的国家,正是一个明证。  

提起大舜,山东人总是津津乐道。舜是五帝之一,尧的继任者,有虞氏,施行德政,被后人奉为“华夏至圣”。遂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商汤开国后,对三皇五帝等先贤的后裔进行了分封,其中舜的一支后裔被封到了遂地,建立了遂国。西周初年,遂国重新受封,政权得到了新王朝的认可。  历史记载,商朝在山东的有虞氏后裔国家至少有遂、邹、辕、番等四国,但真正延续较长的只有遂国,其中自有玄妙。《左传》有句夸遂国的话道出了遂国的“长寿”密码:“舜重之以明德。至于遂,世世守之。”原来,遂国继承了舜的德行,以德治国,世代延续,才得以凭小国之躯,饱经风雨,在朝代更替中巍然不倒。  

2002年春天,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从海外市场偶然收入了一件先秦青铜盨。盨是容纳食物的铜器,通常用来盛放黍稷,西周中期偏晚的时候开始流行。结合铭文,专家们认为这件青铜器是中国古代西周中期遂国的某一代国君“遂公”所铸的青铜礼器,因此命名为“遂公盨”。  

这下遂国出名了。这件文物的铭文记述了“大禹治水”及“为政以德”等内容,其中的“降民监德”“厥沫唯德”“民好明德”“益干懿德”“心好德”等文字与《尚书·大禹谟》篇大禹“德惟善政”“九功惟叙”的政纲相符,铭文最后,遂公还不忘叮嘱后人要“克用兹德”。  遂公盨的“国宝级”价值,不仅在于彰显了遂国的高超工艺和卓越艺术,更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关于大禹及德治的文献记录。凭此遂公盨,足以证明大禹治水的传说至少在西周中期,就已经成为遂国国君教育臣民的教材,进而也证明了从商朝到周朝,遂国都是以德治国的,这在先秦大小古国中绝无仅有。

潜伏抗争亡国轰轰烈烈  

进入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小国不得不依附大国谋求生存,遂国自 然和邻近的鲁国站到了一起,成为鲁国的附庸。齐桓公即位后,齐国和鲁国结下深仇,一方面是因为鲁庄公曾扶持公子纠争夺权力宝座,一方面也是因为齐桓公一心图霸,鲁国成了拦路虎。这个过程中,遂国很不幸成了齐鲁之争的“下酒菜”。  

此时,齐鲁实力尚不相上下。鲁国主动出击,在乾时之战中吃了大亏;齐国发起长勺之战,也是自己惹了一身骚。经过一番折腾,齐桓公也明白了,时机还不成熟,不能和鲁国硬碰硬,转而发起了外交攻势,壮大自己。  

齐桓公当政第五年,即公元前681年,为了帮助刚刚即位的宋国国君平定内乱,齐桓公召集宋、陈、蔡等中原诸侯在北杏会盟,共商大事。这是齐桓公“九合诸侯”的第一次,他自然非常在意。虽然早已下了请帖,遂国却丝毫不给面子,没有出席。  

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几个月后,齐桓公就出手把遂国给灭了。齐桓公派兵把守遂地,齐军从此兵临鲁国的西北边疆大汶河一线,遂地成了齐国的军事“殖民地”。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遂人并不甘心做亡国奴,暗地里一直谋划着“反齐复遂”的行动。很快,遂国公族与遂因、颌、工娄、须遂等周边支裔抱成了团。  等待了四年,齐军早已放松了警惕,机会来了。一天,遂人带着大量的美酒佳肴来到了齐军的营地,借口犒劳宴赏齐国驻守遂地的守军。齐军竟不警惕,喝得酩酊大醉,遂人趁机揭竿而起,把遂地的齐军杀得片甲不留。消息传到齐都临淄,齐国朝野震惊。  

团结、智慧、果敢,虽是小国寡民,但是面对国难当头,遂人骨子里流淌着的大舜之血,还是会被激发出来。可惜,会咬人的兔子说到底也是兔子,再怎么拼,也没法和真正的豺狼虎豹相争。  

全军覆没受此大辱,齐桓公岂会善罢甘休,很快就派出重兵进行血腥镇压,下令全军屠城,以血还血,一时间遂城哀鸿遍野,血流成河。从此遂人元气大伤,再也没有了反抗之力。经此一役,遂人虽然没有能够成功复国,却也让世人见识了他们的血性,让历史记住了他们。多支共存抱团汶河流域  

遂国的建制比较特殊,延续着部落遗风,除了继承大统的直系宗族坐镇都城外,又有遂因氏、颌氏、工娄氏、须遂氏等多个宗族支系,平时居住在不同的城邑,因此遂国的位置一直扑朔迷离。  

《汉书·地理志》介绍泰山郡蛇丘时指出,“蛇丘,遂乡,故遂国,春秋曰齐人歼于遂也”,也就是说古遂国位于汉朝的蛇丘县遂乡。结合《后汉书》《水经注》及地方志等文献,一般认为遂国都城位于今肥城安临站一带,但目前当地尚未发现有城邑遗址。  

安临站原名安宁驿,在古代是处重要的交通节点。城西有沟水,今名小汇河,又名五河,因上游有纸房、五凤、陆房等五条支流汇入而得名,属于大汶河流域。要知道,鲁国最肥沃的土地就在大汶河两岸的平原上,齐国屯兵于遂地,战略意图非常明显,此地也成为日后齐鲁两国频繁发生摩擦的地方。  

如今,距肥城安临站21公里的东平接山一带,组团式分布着上遂城东村、上遂城西村、下遂城村、北遂城村等几个与遂国有关的村落。尤其是在上遂城村南250米处,保存有一处春秋时期的古城遗址,当地称作“南城台子”,经考古认定为遂城遗址,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地表层20厘米黄土以下即是文化层,文化层堆积厚约0.6米,土呈褐色。从遗址北部、南部、西部断面上都能看到一些灰色器物陶片,主要有罐口、豆盘、豆柄、鬲口沿器物陶片,以及饰绳纹的灰黑色陶砖等。有学者推测,此城正是遂人分支须遂氏的城邑。  

有不知何人居住的城邑,有来历不明的遂公盨,有文献的模糊记载,条条线索勾勒出一个有血有肉的古遂国。虽然现在遂国的关键地理信息缺失,但综合分析可以看出,遂国统治地域主体在今肥城、东平、宁阳交界一带,处于大汶河支流汇河与小汇河流域。

遂国是夏朝为虞颉次子虞遂(妫姓,舜的后裔,陈国与田齐的祖先,曾被商汤封于陈国)的一支后裔建立的国家,夏朝把它分封在舜故乡附近的遂国,在今山东宁阳西北。周武王封舜的后裔于遂,统治区域位于今天山东肥城南部、东平东部一带,是鲁国的附庸国。春秋时代(公元前681年)被齐国灭亡。史书记载主要在孔子所著的《春秋》上。遂国的建立和范围:舜帝在大禹之前建立过统一中原的王朝虞。肥城处于大舜前期在山东地区活动的中心地带。《史记·五帝本纪》说大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东巡狩至于岱宗。历山、雷泽、寿丘分别在肥城南北,泰山、古黄河列肥城东西。大禹的父亲鲧发明的筑城,鲧约与舜同时,即舜时华夏祖先才发展到定居的城市国家时代。虞舜政权被夏禹逼迫到湖南地区,虞舜后人有遂、桃、陈、田、胡、仪、有等姓氏国族。商朝在山东的有虞氏后裔国家有遂、邹、辕、番等4国。遂人妫姓,是祖先遂公虞淮在商汤时(前17世纪)命名的氏族国家。最早最可靠记载遂国的历史典籍是《春秋》《左传》.古有子男诸侯分封五十里之说。遂国不大,有遂因氏,颌氏、工娄氏、须遂氏等多个宗族支系,也会有多个城邑。遂国的中心位置或者宗庙所在的都城故址,在肥城中心位置安临站,可惜尚未掘见城邑遗址。《汉书·地理志》泰山郡蛇丘:蛇丘,遂乡,故遂国,春秋曰齐人歼于遂也。《后汉书·地理志》对济北国蛇丘县的记载更详细:蛇丘,有遂乡,有下讙亭,有铸乡城。遂乡注:古遂国,左传庄十三年齐人灭遂。从郦道元《水经注·汶水》对沟水源流进行了细致勾勒,由此可以把遂国确定在安临站一带。杨守敬水经注疏就认为,沟水为今小汇河,“世有犹名沟水河”,遂城在当时肥城县南。遂国的统治范围至少达到东平东部,其西春秋有须句,遂人分支须遂氏应该在东平一带。遂人聚落或城邑地名,一直遗留到今的有遂城。近临肥城的上、下遂城等村庄组团,到安临站东西直线距离有21千米,中间山岭阻隔,但有环山道路相通。古遂城遗址在上遂城村南汇河岸,属山间台形地,地表暴露物有灰、褐、红色罐和鬲口沿、豆盘等器物陶片以及饰绳纹灰黑色较薄形小陶砖等。遗址西南部有一高土台,当地称为南城台子,考古确定为春秋战国时遂国城址之一。遂国灭亡:《尚书》说德自舜明,《史记》记述五帝德之后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左传》昭 公八载,史赵对晋侯说,“舜重之以明德,置德于遂,遂世守之。”齐桓公即位后,齐国和鲁国结下深仇。鲁国在主动出击的乾时之战中败绩,而在庄公十年(前684)齐国主动进攻的长勺之战中,鲁国胜利。齐国在南方不能征服鲁国,转而向西扩张,以谭国无礼为由灭掉之。庄公十三年(前681)春天,齐桓公亲自出马,和宋、陈、蔡会于北杏,目的是平定宋国的内乱。鲁南面敌对的邾国参加,鲁北面的遂人没有与会,夏六月,齐国以这个理由把遂国灭掉,派兵把守,兵临鲁国的西北边疆大汶河一线。庄公惧于齐国的威力,和齐桓公在柯会盟,这是鲁与齐和平条约的开始。庄公十七年(前677)夏天,遂国氏族遂因、颌、工娄、须遂几个强族联合,借口犒劳宴赏齐国驻守遂地的守军,把齐军灌的大醉,趁机起义,格杀齐人。结果,齐国守军全部被歼灭。可惜遂人没有能够借机复国。遂国灭亡后,齐国在其北部修建了长城,白狄肥子国迁移到这一带,这就是肥城地名的由来。汉朝有遂义,后世遂姓郡望为钜野。在遂国东南的铸,又作祝,黄帝任姓后裔,周武王克殷后封铸国。铸国善于冶炼,在山东有很多遗迹,齐鲁之间汶阳田建立的铸邑,临近安临站贺庄铁矿,春秋时期,鲁大夫藏宣叔曾娶妻于铸,铸乡城后来为蛇丘县城。遂国遗址 :位于山东省东平县接山乡上遂城村南。据《左传》等史书记载,商汤灭夏,封虞舜之后于遂,始建遂国,战国时为鲁之附庸,国人四姓,即遂因氏、颌氏、工娄氏、须遂氏。鲁庄公十三年(公元前681年)春,为平宋国之乱,鲁、齐二国会于北杏,因曾遭齐人侵害,遂人不至,后终被齐国所灭。遂城遗址属山间台形地,东西450米,南北350米。文化层堆积厚约0.6米。表层黄土,地表暴露物有灰、褐、红色罐和鬲口沿、豆盘等器物陶片以及饰绳纹的灰黑色较薄形小陶砖等。遗址区内西南部有一高土台,为当时遂国内城城址,当地群众俗称“南城台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