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轻松关注 本文学社题字:山东济南著名书法家陈建国 用微弱的灯光,照亮前方之路。把自己的一滴水,融入心的大海,让心灵更广阔——主编的话 小说 刘家洼 第四章 胡连运其人 胡连运说他在鲁城城里买房子了,这确是真的,他只花了五万块钱,这是咋回事呢?原来,他是在鲁城城区的老城买的 ,整个鲁城是往东发展的,东面有万国博览园,航天学校,师大属中,轻轨终点站等设施,还有创新谷等眼花缭乱的新建筑。东面新城的电梯洋楼每平方七八千块钱。而老城就逐渐萧条了,人口数量逐渐减少。随着农村大部分人都纷纷去城里买房 ,胡连运也有去城里买房的幻想 ,而以他的家底,也只能是个幻想。二零一二年底的一天 ,胡连运去鲁城城里买东西,他忽然来了兴致,骑着自行车从东到西的逛游。走到老城区,五六十年代的鲁城百货大楼,县政府,还有大众饭店,照相馆、邮电局等,这些老建筑还在,这是五零后、六零后的最清晰的记忆。现在看上去咋这么看不上眼哩?这么破旧啊! 那年他十九岁,和媳妇定婚的那一天,就在鲁城百货大楼买了“两身单,两身棉,四铺四盖”在县照相馆照了“定婚相”,在大众饭店里吃油条、喝鸡蛋汤的情景历历在目。记得那天下午又在刚建成的黄河商场买了皮箱和腈纶毛毯。东西让媒人一伙人拉回家后,他和媳妇淑芬俩个人骑上崭新的自行车回家,多么难忘啊!路上,两个人亲亲蜜蜜,她还主动伸手在后面搂着自己。一晃就老了,好几十年了,岁月匆匆。老胡这样想着,往西走着,不经意间就看到一个整院出售的广告,哇!才五万块钱!五间大瓦房,还有东屋西屋铁大门,红砖院墙都挺好的,自己刘家洼的房子早该翻建大修了。大修也要花四五万,劳心费力的,就不如用在老家翻建大修的钱,在老城买一处整院了。到那个时候,我老胡岂不成了城里人了,骑上电动车不是可以随便去东面新城,逛超市、逛公园吗?可惜啊!钱不够啊!手里只有不到两万块钱。说来这老胡,可真是个想得开的主,别人都在城里打工,他整天“绝户了,绝户了”的话不离口。他打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冷了不去,热了不去,下雨不出门,大风不出门,别人翻盖房屋好几年了,他也没有翻盖房子的心。院子里外倒是捯饬的怪好,有菜有花,挺受看,他出来进去,整天穿的和办事处干部似的 ,干净利落,制服洋装,上口袋里还别个钢笔,他也倒是有点学问,满口的诗文和歇后语。人们都叫他“湿人”。他还写一手好毛笔字,整天拿个和扫帚一样的大笔,在广场上画、写。到了中午小酒一喝,样板戏一唱 ,别提那个滋润!下午,一伙老头在一起晒太阳,他话最多,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他是口若悬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记得当时人家喝散酒,他喝成瓶的,别人喝“小蓬莱阁酒”他喝换贴子才舍得喝的“鲁城陈曲”再后来他又喝上“鲁城特酿”。所以他也没有攒多少钱。他的一双女儿,学习也不好脑子笨,一开始他也不知道自己女儿学习情况,从幼儿园到小学,也没有少得奖状 ,家长会上,老师夸他的女儿长得俊、文静、品德好。后来,上了五年级,又时兴不公布成绩和名次,老师对每个同学都是一律大表扬,变着花样夸奖、发奖状。夸的所有孩子的家长都心花怒放,好像是考上清华北大是“老太太擤鼻涕——把里攥”的事了。 其实,也不能怨老师,真要实事求是的说你俩个孩子是个大笨蛋,你愿意吗?再后来,他想让女儿上补习班,考名牌,有一个刚毕业的年轻老师给他说了实话:“大叔,她姊妹俩的各科成绩的总和还没有你老大哥血压高哩。别费钱补课了 ,花再多的钱也考不上名牌大学的,孩子长的不错,混个毕业证,上个职业学校,将来找个人家嫁了算了。”那天,胡涟运回家自己喝了八两高度的“衡水老白干”,心里有点郁闷。这次分了赔偿款,四口人的 ,俩闺女还有他和淑芬的共64000万块钱。老胡喜出望外,自言自语道:“有福自来,有福自来啊!”第二天,老胡就迫不及待地骑上电动车,带上老婆淑芬,到老城逛游去了。老胡这个人,还是挺聪明的,他来到一户想买房子的人家附近,他并不给人家打电话,而是来回逛游,这里的村民谁不想赶快处理了老城的破院子,去东边住花园洋房啊!结果,这家的男主人,就先上赶着问胡连运:“老哥,你是不是买房子啊?”老胡待答不理的:“自待河边走,就有望海心,就是你的院子太小了,房子也破”讨价还价的过程咱就不赘述了。最后敲定,由卖方负责过户手续的办理和所有的费用,一口价五万块钱,一手交钱,一手交钥匙。在刘占祥家里,老胡拿出一个纸包,给刘占祥说:“我给你一万块钱,你不是买房子吗?这也算是…蚂蚱拉车、放屁添风——帮个忙吧!”刘占祥说“老弟,你买了房子不装修吗?钱够了吗?”“够了够了,简单装修一下就行,连家具总共也花不了两万多块钱,这些年我也攒了点”全村人家家户户都有了赔偿款,人人都有去城里买房子的愿望了,这几年生活提高了,人们的攀比心理逐渐增强,一个是房子 ,一个是小汽车,成了结婚必须配备的东西,这几年房子的价格是直线上升,真是买到就是赚到,买的越早赚的越多,好像就是个千真万确的真理。刘占祥和文海就开始研究咋么在城里买房子的事了,老刘说:“弟弟,人家老胡在鲁城老城花了五万块钱买了一个整院。”文海说:“他也叫买房子啊?他也算个城里人啊?那房子,白给我也不要,他又用不用着给儿娶媳妇,孩子上学的事也不用操心了,咱兄弟们可不行啊!重点学校都在东边新城哩。老胡他是个傻吃迷糊睡,醒了尿大泡,吃两不管三,吃睡赛懒蛋的人。”再说,刘龙等几个年轻人,就在新城几个楼盘开始转悠了。可是跑了几天下来,刘龙感觉,这个楼盘位置不好,那个楼盘又有点贵,这个楼层不好,那个采光不好,老是不能下决心买房子。老刘给儿子说:“要不停停再买,也许过段时间就便宜了”其实没买成房子的根本原因就是首付款还差一些。就这样,刘占祥和文海就没有买,几个月过去了,转眼之间就到了买房子的旺季——“金九银十”了。老刘听说房子想翘头,又让刘龙去鲁城城里又转了一圈,回来的路上刘龙难受死了,各个楼盘比春天又涨价500多块钱 ,回家一给老刘说,老刘垂头丧气了:“大半年白忙活了,一套房子多花五六万。”刘氏父子,那真是“胸膛上长草——(慌)荒心了”老刘下决心买房子,最后他赶到房价涨到多少钱才买的房子哩?作者简介 彤红,中学高级化学教师,从事初中教学40年。业余热爱文学。自2015年起,业余从事小说·诗歌和散文写作。先后发表《父亲与鸡骨》、《父亲爱喝酒》、《翠姑的婚事》、《卖椿芽与人生之感悟》、《看到他们我知足了》、《老师您好》、《母亲,母亲》、《新旺》、《我的母亲与前妻》、《出轨》《傻石头娶媳妇》、《作家白云》近二百余篇小说、评论和散文。二零二零年,完成一部中篇小说《弯弯人生路》,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