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要临时加价,你们爱买不买!”在我国与欧美公司洽谈平板运输车购买合同时,对方傲慢地吼道。此时一家企业站了出来,说我们不能让他们看笑话,西方能研发出来的技术,我们也可以。说出这段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型平板运输车的制造企业,万山公司。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对于基建设备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2007年之前,我国自己大型运输车落后于世界水平。对于飞机,大型轮船,潜艇的运输,还是依赖国外进口的SMPT平板车。 SMPT平板运输车占据世界领先水平的,当属德国的克玛格公司。这个公司曾创下载重1500吨大型液压平板车记录,1500吨,差不多是84架波音747的重量。 我国当时与欧美一家公司谈判进口他们最先进的平板车,但那家欧美公司在已草拟合同的基础上,狮子大开口,私自加价,加出了比之前高差不多一倍的价格。态度十分傲慢,我方代表与之商讨价格,一副爱买不买的架势。 谈判就此僵持,最后我方代表决定终止与该公司的买卖,下定决心自主研发我国自己的SMPT平板车。那家公司对我方的决定嗤之以鼻,认为我们根本研发不出来,最后还要主动找他们公司购买。那个时候,还可以往上加价。 但现实是他们被狠狠地打了脸,在之后万山公司所有工程技术人员日以继日的研发,在短短的两年就研发出了第一代平板车。 回顾历史,中国的大型运输车之路可谓困难重重。早在解放初期,当时上海的永安纺织厂从国外进口了一台重达30吨的新式圆柱形锅炉。但偌大的上海滩却找不到一家运输公司,有承载20吨的大型平板车可以承运。 实在没有办法,上海的汽车运输行接下了这个没有人敢接的生意。拖车工人们找来三辆拖车,铺上木头,呈三角形排列。整整一个星期,四五十名工人轮番拉着绳子,拖着拖车一步一步地走了20公里。 1958年,我国经常有从前苏联进口的设备运往各地。采用的还是几辆拖车组合,人工拉绳的方法。 这一年华南机械厂有一架重30吨,长28米的行车架,要送往江南造船厂码头。还是采用的两辆塌车组合,人工牵引的方法。但由于太重,人拖不动,就用一辆车拉绳牵引。 但是在桥头往下走的时候,塌车之间的绳子断了。最后工人陈友龙提议,将前面打头的货车安上转盘,这样就可以让货物自动转向了。 根据陈友龙的建议,一个月后,一辆装有转向磨盘的钢结构的拖车诞生了。这是中国公路运输史上的第一辆专用的大件专用大型运输车。 我国自主研发的平板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尤其是在2007年开始,有了质的飞跃。2009年万山公司研发出了第一代平板车。此后,平板的制作在一次次地刷新着新的记录。 我国在建设港珠澳大桥时,就是动用了SMPT平板车。在搭建深中通道时,需要运输海底沉管隧道钢壳,这些设备重达1万吨,这时候SMPT平板车便隆重登场了。 平板车将全车的1152个轮胎全部都用上了,如果没有平板车的运输,大桥建成速度会受到很大阻碍。 现在的中国的SMPT平板车领先世界水平,全球最先进的5辆平板车都是我国研制制造的。平板车有1152个轮胎,最大载重量高达五万吨,运送一艘航母也是不在话下。由于车辆可以拼接,因此不管运输货物体积多大,形状多复杂都是轻车熟路。 车身有我国自主研发的液气悬挂,可以自动调整重心,防止翻车。国外的平板车还要依靠司机的经验时,我国的已经全面实行了电脑自动精准控制,根本不用司机。 欧美国家对中国的平板车羡慕不已,美国航天局曾希望买我们一辆平板车,用于运送他们的火箭。我们给予明确的答复,不卖,但你可以租。 我国自主研发的SMPT平板车成为又一个禁止出口的大国重器。为我国每年创造几百个亿的收益,成为国人的自豪。 ![]() |
|
来自: 紫霞照我 > 《歷史,中国,中国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