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岁孩童称参加过长征,毛主席让其证明,听到一名字后主席:我信

 格林书屋 2022-08-04 发布于广西

在过去那个黑暗的年代,有这样一个小男孩:

他在2岁的时候失去了母亲;

他在5岁的时候就已经学会射击;

他在7岁的时候就和敌人进行真刀真枪的战斗;

他在9岁的时候就随红军参加长征。

1936年,毛主席在延安问他如何证明自己参加过长征时,他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毛主席当即对他深信不疑。

这个孩子是谁?

他为何有如此厚重的童年经历?

毛主席为什么相信他参加过长征?

今天就让我们满怀敬意地来回顾一下这位“红小鬼”先辈的革命人生,并揭晓答案。

苦命的娃娃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小男孩,生于1926年,是湖南桑植县人。

他对妈妈只有很模糊的记忆,很多有关妈妈的事情都是抚养他的大姨讲给他听的。

他的家族一直有尚武和反抗暴政的传统。

妈妈是一位女强人,从小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做事风风火火,干脆利落。

在18岁时,妈妈就跟着他的大舅一起参加了革命,一手一把盒子炮,左右开弓,百发百中。

他的大姨和妈妈一起组织了一支游击队,专打国民党反动派。

1928年4月,大舅回到家乡发动起义的时候,妈妈就把自己组织的游击队让舅舅率领,妈妈说:队伍是党的,不是她自己的。

但是,在8月,妈妈不幸被叛徒出卖,被国民党反动派抓进了大牢。他和哥哥、妹妹也一同被抓走。

敌人反复折磨妈妈,但是妈妈性格刚烈,没有说出丝毫大舅、大姨,还有战友们的行踪。

9月的时候,大姨花了很多钱把他们兄妹三人赎出了大牢,可是妈妈却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

这个时候,他才只有2岁。

失去妈妈后,大姨作为养母一直悉心地抚养他,把他视如己出。

不过,大姨也是革命战士,经常要带领战友打击敌人。

在大姨向他讲述了妈妈的遭遇后,4岁的他就已经嫉恶如仇,他恨杀害妈妈的凶手,他恨所有的国民党反动派,他偷偷拿着手枪到树林里练习枪法他要给妈妈报仇雪恨

大姨和大舅发现他练习射击的时候,怕他伤到自己,所以不让他再摸枪。但经不住他天天吵着要给妈妈报仇,家族本就有尚武的传统,加上他是妈妈的儿子,大姨和大舅最终还是同意了。

1933年,他7岁的时候,红军抓住了杀害妈妈的凶手,他和堂哥姐夫一起押送这个坏人到了军部。

恶有恶报,这个刽子手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了妈妈,堂哥和姐夫则亲手枪毙了这个坏蛋,他的仇终于报了。

不过,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对红军拼命“围剿”,大舅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只能带着队伍转移到家乡西面的贵州山区继续进行斗争。

5月5日,大姨和游击队被叛徒出卖,根据地突然遭到了敌人的袭击。

1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大姨的胸膛,大姨摔倒在地,血流如注。他用瘦弱的手臂用力拖着大姨撤退,但是大姨已经不行了。

临终前,大姨把自己带血的手枪、两枚戒指,还有5块银元装进了一个小布袋塞到了他的手里,用最后的力气对他说:“快走,去找大舅,去找红军!”

说罢,他的第二位妈妈也永远离他而去。

他来不及抹眼泪,只能恋恋不舍地最后抚摸了一下大姨的脸庞,然后一边用大姨交给他的手枪向追来的反动派军队开枪,一边冲出了枪林弹雨,奔入了山林。

他是山里长大的孩子,能在迷魂阵一样的山林里来去自如,所以很快摆脱了敌人的追击。

后面的几天,他只能饿了吃野果,渴了喝山泉,千辛万苦找到了秘密根据地,找到了自己的姐夫。

看见姐夫的一瞬间,他想嚎啕大哭,但是他已经没有力气了。

醒来的时候,大舅已经守在了他的身边。

他泪流满面,从怀里把大姨交给他的小布袋拿了出来,放在了大舅的手里。

抽泣着对大舅说:“这是大姨让我交给您的。”

大舅看着小布袋中大姨的遗物,强忍住泪水,更强忍住了心中的怒火,沉默了好久。

突然,大舅目光如炬地扫视了在场的所有人,问道:“大姐他们牺牲了,你们有什么打算?还干不干革命?”

“干!”姐夫和现场所有的人都用高亢而有力的声音给出了坚定的回答。

年仅7岁的他,已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年幼的他已经树立了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坚定信念,他举起拳头,随着大家高声说道:“将革命进行到底!为大姨报仇!”

大舅深情地望着他,摸了摸他的头,温和地说道:“好!”

从此以后,他就留在了大舅身边,成为了1名红军战士。

那是一个多么万恶的年代,从一个最需要呵护的孩子身边夺走了他挚爱的亲人,还残忍地碾碎了他童年所有的美好,逼迫他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反抗国民党暴政的重担!

红小鬼

他虽然参加了红军,但是年龄太小了,不能参加战斗。

但是,他会和小伙伴们一起每天拿着红缨枪,认真地训练。

一群半大的孩子,出手没轻没重,被打着的孩子也会疼得抹眼泪。不过,他们一转脸,就擦干眼泪继续“战斗”。

这也给红军战士们紧张的战斗生活平添了几份童趣的快乐。

1935年时,9岁的他已经成为红军司令部通信班的副班长了,而且领导伯伯们都很喜欢这个个子不大,却很机灵能干的小家伙。

通信班里面,一共19个孩子,最大的14岁,而他是最小的。

不过,他从来没把自己当小弟弟看。

红军规定10岁以上的孩子,单独站岗,10岁以下的孩子,3个人一组站岗。

可是每次轮到他的时候,他都会向比他大的2个小伙伴摆摆手说:“你们去睡觉吧,我自己就行!”

11月份,敌人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越来越残酷,他所在的红军部队开始了长征。

他和通信班的小伙伴也跟着大部队踏上了漫漫征程。

大舅怕他们3个不到10岁的孩子跟不上部队的行军速度,就给他们分了一匹小马,让他们轮流骑,但是他只要能自己走,就把马让给那两个小伙伴。

他的很多红军叔叔都是南方人,对川西北的很多植物不是很熟悉。有一次,他给友邻部队送信的时候,得知那支部队有50多名叔叔因为误吃了有毒的野菜而白白牺牲。

回来以后,他立刻向首长报告了这个情况,然后每次去帮厨的时候,他都会冒着生病危险,偷偷地先尝一尝野菜,看看有毒没毒。自己没事,他才安心地把饭菜送给叔叔们。

当首长得知后,非常感动,立刻在每个单位都组织了党员试吃小组,不再让他承担这个风险了。

不当试吃员后,他又当起了宣传员,在长征路上,只要经过村镇人多的地方,他就带好八角帽,对着人群一边唱,一边宣传红军的精神。吸引了很多人过来打听入伍的事情。

最多的1天,他带着3个小伙伴足足动员了37个人来参加红军!

大舅虽然给他和小伙伴找马骑,但是更多的时候,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

有一次,他们几个孩子实在饿得不行了,就到河边去摸鱼。

费了半天劲,一条都没摸到。但是看见了旁边的地里,有长好的洋芋。

于是他们就挖了几个,架起火烤熟了吃。他还惦记着大舅,于是就拿了2个给大舅送去。

但是大舅一看见洋芋,就立刻板起了脸,严肃地问他是哪来的。

他一看大舅这个表情,知道自己可能是错了,只能低着头,扭捏地回答是从地里挖来的。

大舅一听就火了,拍着大腿对他厉声说道:“咱们是穷苦人的部队,怎么能偷穷苦人的粮食呢,这和反动派还有什么区别?”

没等他说话,大舅就捏着他的耳朵,让他带路,找到了农民家。

大舅带着他,很诚恳地跟农民伯伯道了歉,还拿出一些钱赔给了人家。

农民伯伯却说:“红军是咱自己的部队,我们都知道,几个孩子是太饿了,不能怪他们,这个钱我不能收!”

但是大舅还是硬要农民伯伯留下了钱,才带着他离开。

回到营地,大舅差点关了他的禁闭,但是看到他委屈地一直流眼泪,大舅也心软了,一把把他抱在怀里,没再惩罚他。

后来,他们经过云南的时候,他看见一匹好看的小花马,怎么说,他也是在爱玩调皮的年纪,于是就自顾自地骑了上去,玩得非常开心。

但是当大舅得知后,又把他给严厉地批评了一顿,让他把马还给了主人。

1936年10月,在顽强的革命信念支撑下,10岁时的他终于随部队,经过千辛万苦到达了陕北,胜利结束了长征。

大舅看他年纪还小,正是学知识的好时候,于是就把他送到延安上小学学文化。

在课余时间,他还是干着自己通信班的老本行,时不时地帮助首长送送信。

有一天傍晚,他去给红军的一个机关送信,可到了大门口,因为他的年纪还是太小了,被站岗的儿童团团员拦下了,并对他仔细盘问。

他只好耐心地对儿童团员解释说:“我真是来送信的,我也是老红军,我还参加过长征呢!”

不说还好,这么一说,几个儿童团员更加怀疑他了,质问道:“你才几岁,你能参加过长征,吹牛呢吧!”

这可把他急坏了,说着说着,和几个儿童团员就吵起来了。

正好,毛主席散步路过这里,看着几个小娃娃叽叽喳喳得很可爱,就走过来,和蔼地问他们发生了什么事。

有一个儿童团员大着胆子跟毛主席汇报:“首长,他说是来送信的,而且还说自己参加过长征,我们不相信他!”

主席一看这个脸蛋圆圆的小男孩,也就10岁的样子,也很好奇,于是就打趣地问他:“小鬼,你说你是红军,参加过长征,谁能证明呀?”

“我大舅!”他高声回答。

你大舅是谁呀?”毛主席笑着问道。

是贺龙!”他又高声地答道。

“是贺胡子的外甥呀!哈哈哈,我相信你啦!小鬼。”毛主席一边说,一边哈哈大笑起来。

他就是贺龙元帅的外甥,向轩同志。

他的妈妈就是贺龙同志的妹妹,贺满姑烈士。

他的大姨就是贺龙同志的姐姐,贺英烈士。

他的姐夫就是开国中将,廖汉生将军。

他的堂哥就是贺龙元帅的另一位外甥,肖庆云同志。

满门忠烈,光耀千秋!

“大老虎”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贺龙同志想把向轩安排到八路军358旅715团去抗日,但是后来的开国少将、时任团长的李文清同志看到向轩仅仅12岁时,还是劝阻住了贺龙同志。

但是,两年后,14岁的向轩还是去了一线部队,先在120师司令部任通信员,后又在358旅警卫连当了战士,并随部队参加了多次战斗。

在多次战斗的历练后,向轩成担任了358旅工兵连的副连长。

在抗日的艰苦岁月里,他发现我军异常缺乏火炮,战士们只能靠血肉之躯硬扛敌人的炮火坚持战斗,因此伤亡非常严重。

他想,如果能有一种在进攻第一线就能掩护战友的简易火炮,那么很多战友就不用再白白牺牲。

抗日战争结束后,向轩经过研究,发现可以把废弃的汽油桶做成简易火炮。

他先在桶里塞进炸药包作为发射药,然后中间盖上木盖子起到密封的作用,在木盖子上再放一个炸药包作为战斗部。

做成之后,他又带着战友做了很多次试验,虽然这种简易火炮,射程不够,精度也差,但是在一线攻坚时使用,效果足够了。

那种几十、上百个炸药包一起飞向敌人阵地的景象非常震撼。战友们都亲切地称这种炮为“大老虎”、“飞雷炮”。

被炸得鬼哭狼嚎的国民党反动派,则称这种威力巨大的土炮为“没良心炮”。

在解放战争中,已经成为工兵连连长的向轩仍然坚持在一线战斗,从不因为自己的身份搞特殊。

但在一次战斗中,他被敌人炸成了重伤,不但身体中布满了弹片,而且右眼也因此失明。

当“独臂将军”贺炳炎同志怀着愧疚的心情向贺龙同志报告向轩的伤情时,贺龙同志虽然心疼担忧,但还是对贺炳炎同志安慰道:“向轩牺牲了也没事,别人家的孩子可以牺牲,我们家的孩子为什么不可以。”

在解放战争中,向轩一共负伤20多次,身上的弹片也有20多片,而且有的至今无法取出。

无产阶级战士

新中国成立后,向轩一直在成都军区工作。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认定:从向轩接过贺英妈妈的手枪开始战斗的那天,他的军龄就开始计算。因此,向轩成为了我国“最小的红军战士”。

1955年,向轩被授予中校军衔,1960年,晋升为上校。

1979年,廖汉生将军到成都军区视察时,与向轩重逢相聚,当了解到以他的资历,而行政级别还只是副团级时,廖汉生将军感慨道:太低了,太低了。

但是,向轩却说:全军同志像我这样的很多,待遇可以了,可以了。

1982年,向轩同志离休。

他没有任何资产,离休后一直居住在部队干休所

已96岁高寿的向轩同志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恩,始终牢记自己是烈士的孩子,始终牢记贺龙元帅的嘱托,他无愧于自己的英烈家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