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名讹变两例:令伯、辛建原来叫灵伯、辛店

 东敬后学汲古录 2022-08-04 发布于山西
辛建村和令伯村都是襄汾邓庄镇下辖村。

令伯村名据说源于西晋时的孝子李密,李密字令伯,今村门楼上有令伯故里字样。以前的高中语文课本有一篇李密的《陈情表》,《晋书.李密传》记载: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眉山市彭山区)人也,一名虔。怎么会是襄汾的?

                   明代襄陵县志

令伯村原属于襄陵县,如果是李密是襄陵人,起码古代襄陵县志会有记载,你去翻一翻,根本找不到一点相关文字,倒是有灵伯铺铺即驿站)、灵伯村名的记载,到了民国新修县志所附地图上方才看到了令伯称呼,不过县志正文里仍从旧称灵伯。推测地图上标注令伯的缘由,可能是嫌灵的繁体字靈字写起来太麻烦,所以从俗写成了令字。那么,灵伯又是谁?令伯转身鼓是省级非遗,是否和祭祀灵伯有关?有待进一步探究。

再说辛建村,民国版襄陵县志上倒是有记录,河东大路庄镇有七,其二即辛店,介绍下有辛建,可能是为了避免和南北辛店混淆才改叫了。(赵飞兄觉的是音转,店和建音近)。

辛建村名,古代襄陵县志上多记作辛店(有地图记为心店上、心店下),乍一看还以为是南辛店那里。明代有河东辛店镇之称,有一支从阳城县迁移过来的栗姓家族,世代为金火大匠,在陕西咸阳千佛铁塔和临汾县底镇城隍村等地留有铸造遗迹。

参见下文:

张剑葳说|我在抬头观察梁架时,突然发现有一道光正从上边射进来,在千佛之间游走!造这座铜殿是一件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的事…


参见:
县底镇城隍村有一尊明代真武大帝像珍藏于山西博物馆

看来,这个有名的工匠家族明代曾居住在辛建村,不知今天村中还有没栗氏后人,是否知道这门技艺。

清代进士董恂《度陇记》记载路过(张林)铺北梁坡、下院、北辛店等村,又过辛店镇,镇南题曰离照曰望衡,北曰坎止。十里灵伯铺。

村名承载了历史,不少村名已经无法溯源,许多村名的传说也是经不起论证的,需要细细探究。

清代襄陵县彩色地图

名医杨泽溥的一点资料(辛建村人)

赵飞:襄汾若干村名用字的由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