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专业素养(5):如何提高教师专业心理素质?

 leeechen64 2022-08-04 发布于重庆

       教师专业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学科知识、教学技能和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分为一般心理素质和专业心理素质。

       教师专业心理素质具化为五种能力:把握教学目标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的能力、理解心理发展的能力和应对学生问题行为的能力。

       1.把握教学目标的能力:透彻理解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主要有三大流派: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外在行为的变化,而行为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形成”。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有外在行为的变化,还有大脑内部思维的变化和记忆的变化。而认知的变化主要通过“认知过程”和“认知方法”表现出来。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包括外形为的变化、大脑认知结构的变化,还包括情感的变化。

        2.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

       人本主义认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最重要因素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心里环境)。学习的本质是意义学习。所谓意义学习是指所学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直接相关,即为所学的内容赋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进行心理沟通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开放。

       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理有效沟通要掌握三种技巧:一是换位理解,即教师要放下自己的价值观和框架定式,试着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内在参照体系出发,去感受、理解学生的表达和尚未表达、感受和尚未感受的内容和情感。然后教师用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方式把自己对学生的理解告诉对方,这样才能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已经了解、认识自己,意识到教师与自己感同身受,产生心灵共鸣;二是无条件地积极尊重。教师要绝对地、不加判断地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人来对待和接纳,信任每个学生都有自我改变和成长的能力;三是真诚。教师将真诚的我展现在学生面前,开诚布公地与学生交谈,直截了当地表达想法,表里如一,真实可信。

       4.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能力:分清人的两次诞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一生有两次诞生。一次是用叫喊来显示自己的存在:我出生了,请关心我,为我操心;我软弱无力,一刻也不要把我忘记,你们要保护我,屏息静气地陪伴在我的摇篮边;另一次是用“自主独立”来显示自己:别照看我,别总跟在我后面,别束缚我,别用监督和不信任的襁褓捆绑我的手脚,千万不要提起有关我孩提时的事。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我不要别人搀着手走路。我面前有一座高山,这是我生活的目标,我看见它,想着它,我要爬上这座山......,我要是大家都认为,我能独立地、用自己的力量登上顶峰。

       5.应对学生问题行为的能力: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价值原则。

       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就事论事,而不能就事论人。在接纳学生的问题行为或教育学生时,应把教育本身看作一个过程(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前期应采用价值尊重原则:以接纳的态度面对学生的任何问题,接纳不等于赞同,但是接纳是帮助学生改变的前提;中期采用价值澄清原则:找准学生问题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帮学生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价值评价和判断的能力;后期则应采用价值引导的原则:明确正确的价值观,化解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帮助学生进行价值主体的自我建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