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班级管理(22):班级常规管理必备实用图表——一所没有垃圾桶的学校(3)

 leeechen64 2022-08-04 发布于重庆
提要:
1.如何有效实施班级卫生管理。一句话:固定的时间固定的人按标准做规定的事。
2.什么是5S管理?5S,即S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简称为5S。

图表4:班级卫生管理
《道德经》有云:“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古人还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笔者认为,一个班级的管理水平如何就看其教室是否干净、整洁、有序;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如何,就看学校的食堂、学生宿舍和厕所是否干净、整洁、有序。卫生管理是班级常规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班级卫生反映出班主任平时是否重视学生平时的行为习惯养成,同时也反映出一个班级的整体形象和精神面貌如何。今天我就如何做好班级的保洁工作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图表4的简要解读:
观察上图可以看出,班级保洁工作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
1.保洁岗位设置的原则
一是按人设岗,即按照班级人数设置保洁岗位
二是因需设岗,将所有需要保洁的项目都设为岗位
三是各司其责,一人做一事,固定不变
2.保洁的内容
一是公共区域:教室前后空间、走廊、走道、门窗、讲台、黑板、电灯、电扇、带瓷砖的墙壁、墙裙。当然公共区还包括学校德育处划分的公共地段或功能室。
二是个人责任区:座位周边、桌面、抽屉、其它储物空间。
【案例1】一所没有垃圾桶的学校
几年前我到贵州的一所中学开会。会议之余,我习惯性地喜欢到校园四处逛逛。我突然发现这所学校最大特点是:整个学校,无论是教室,还是校园都找不到一个垃圾桶。那么学生每天产生的垃圾都去哪儿了呢?后来,我向学校的学生和老师打听才得知:每个学生每天都要自备一个塑料口袋,所有的垃圾都放在这个塑料口袋里,然后每天放学后,将垃圾分类后扔在指定的地方。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一是让学生养成不乱扔乱垃圾的习惯。
二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是能够为学校节省购置垃圾桶的费用。
四是可以避免因垃圾桶长期不清扫造成的垃圾污染。笔者曾经到一些学校调研时发现,一些教室的垃圾桶因长期不打扫而导致垃圾桶里里外外涂满一层又一层的垃圾老窖。
3.保洁岗位安排的方法。劳动委员安排、班主任安排、小组承包(组内重新安排)、公开招标等。班主任可以将权力下放给劳动委员,让劳动委员策划制定方案,然后交由班委会补充完善,最后由全班同学讨论表决通过。
4.保洁岗位的标准。
【案例】班级卫生标准
教室卫生标准
1.地面:无痰迹、污迹、纸屑、瓜果皮,不放书籍和其他物品。
2.桌椅:整洁整齐。桌面、桌脚、椅面、椅脚整洁,不在桌椅内外乱涂乱画乱刻;桌椅横竖排列整齐,书籍及其他学习用品放置整齐有序。学生离开座位应及时把椅子推入桌肚,桌椅对齐。
3.讲台:台面只准摆放教具且摆放整齐,不准放与教学无关的东西,如报纸和收交的作业本等,提倡摆放合适、适量的盆景,桌面、桌洞和讲台下无纸屑、灰尘,桌洞、抽屉内无杂物堆放。
4.黑板、板槽:课后黑板擦干净。
5.墙壁:整洁,无乱涂乱画乱刻,无不协调的张贴物,无脚印、手印、球印等污迹,无污渍、蜘蛛网;如挂钟表,应摆正并及时擦拭。
6.窗户、窗台:每天擦洗,无灰尘,窗台上不放置任何东西,玻璃窗无手指印迹等。
7.门:每天擦洗,不涂、写、刻、画、贴,不乱挂东西,无脚印。学校统一张贴的纸张,如试场安排、封条等,失效后应及时清除干净。
8.电器:插座、开关、风扇、多媒体、纯净水器、空调器应保持清洁。纯净水器的水槽勤倒、勤洗。
9.卫生用具、卫生用具间:卫生用具应放入卫生用具间,卫生用具间的东西放置整齐,要保持卫生用具间的干燥、整洁。教室里一般不放纸篓,如果要放,应及时清倒,不能满溢出来。
10.宣传栏、学习栏:张贴应整齐、美观、大方。
11.学生个人卫生,常洗澡、常换洗衣物、常剪指甲、常理发、常洗书包,每天洗脚、洗袜、换鞋。
包干区卫生标准
1.地面:无果壳、纸屑、烟蒂、痰迹等,无卫生死角。
2.楼梯:墙壁无污迹、悬尘,无脚印、球印;通道无纸屑、果壳、烟蒂等;楼梯扶手干净,无污迹、无蜘蛛网,楼梯拐角无卫生死角。
3.教室外过道:过道上无纸屑、果壳、烟蒂等,过道水槽无灰尘积垢;过道防护墙擦洗干净,无灰尘。
4.专用教室:班级卫生包干区的专用教室,每周打扫一次,要求同班级教室。
5.制定保洁岗位职责。由于各个班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设置的岗位职责也不一样。
6.教育与培训,按岗位分组培训,现场督促指导。
7.岗位检查。明确检查人、检查时间、检查周期等。
8.评价与奖励。故意逃避保洁的惩戒措施、保洁质量的提醒与整改、优秀保洁岗位的奖励等。
附1:班级清洁卫生分工表

附2:清洁卫生检查表:

二、何为学校班级5S管理

学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生活素养,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元,实施5S管理有助于提高学校管理的水平,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知名度。那么什么是班级5S管理呢?他包括哪些内容呢?

S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简称为5S。

1.整理、整顿、清扫
(1)整理:学生将所有的物品区分为必要的和不必要的,必要的留下,不必要的扔掉。
(2)整顿:把留下的依照规定的合理位置放置,并明确标示,每一物件都在其位,做到举手可得,减少了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3)清扫:将学习场所清扫干净,根除肮脏的来源,创造了一个幽雅、健康的环境,振奋学生精神,培养学生个性。
卫生打扫做到“五无”:即地面无杂物、痰迹,墙面无污渍,桌椅无刻印,门窗无积尘,卫生无死角。规范化布置做到“三定位”:学习用品、摆放定位;规章制度、公告栏张贴定位;学生座位定位。这是推行5S管理的第一步,无论是在班级,还是在公共场所都照此办理,坚持不懈。
2.清洁
学生每天净化教室,维持上述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并保持清洁,制定清扫的标准并保持,这是5S得以推行的关键。5S要求设定最佳工作程序和标准,做到一眼就能确认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日常管理“有章可依”。制定一套相关的制度如学生考核细则、行为文明规范评比办法、班级规范化布置要求等。在制度执行方面强化“三定三到位”,即定标准、定时间、定责任人;检查到位、监督到位、奖惩到位,做到“有章必依”。推行“贴牌作战、目视管理”的手法,物品放置位置用“一看便知”的标示牌标明,发现不合乎要求的现象,就地张贴“红牌”警告,限时纠正,配合惩戒,做到“违章必究”。推行5S管理常会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这需要我们“执法必严”。
班级没有一套管理的制度,管理很难服人,学生是被迫的守纪,而不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5S管理活动的开展,统筹考虑,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达到规范管理,学生养成“文明守序,依规行事”的习惯,营造班级团队合作的精神。
3.素养
每位学生持之以恒地按照规则做事,就会养成良好习惯,良好习惯就会内化成一种本能(条件反射),如遵守作息时间,注意仪态、仪表,不乱扔乱抛、不随地吐痰,保持环境的清洁等经过长期训练和坚守就会成为一种自发和自觉的行为。
事实表明:教育成功的特点就是学生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就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这种“行不言之教”潜移默化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管是为了不管,这才是我们管理的根本目标,是管理的最高境界。5S活动的推行要达到象我们每天洗脸、刷牙的习惯一样自然,不做会觉得不舒服。所以,抓5S活动,要始终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要内化为人的本能,从而实现自律。这是5S管理的精髓,也是5S管理的起点和归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