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善若水

 涓子shen 2022-08-04 发布于广东

我在广州购书中心翻了几本 '道德经’的书,有关'上善若水’的解释基本类似,大致是说:上善的人像水一样。可能这个理解一以贯之,已有千几百年了。不记得第一次见到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反正懵懵懂懂的,觉得这个成语有深意,又极具柔性,不可名状,想象中比如解释成:上天待世人良善如水,感觉上博大玄虚,符合少年的想法。及至知道这个意思即如上述所言,总觉的少了多少韵味和深度。

近日再看这条解释,却觉得确实有几点值得推敲之处,说出来跟大家分享:


一、'善’不分上下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里有一个词'上德若谷’,解释是:崇高的德好似峡谷,文章对'上德’、'下德’又分别有说明,所以这个解释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但如果'上善若水’也这么理解,却有不妥之处,德可以分'上德’、'下德’,善却是个定性的词,可以说'善大’、'善小’,却没有'上善’、'下善’之分,给饥寒交迫的人一口热汤,让进屋里吃饭,再洗个澡,睡一觉,都可以,量力而行,都是善行。我们不会责备那个只给一口热汤的人,不够'上善’。

二、'善’可能不是善良的意思

'道德经’里第八章是这么描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有严格的论述风格,一个观点提出,都有后续的论证和论据,符合现代文的行文方式,比如'若水’的含义,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像'道’一样。

而善良是较低层次的个人素质问题,应该不会指善良需要达到'道’一样的高度。

再如,文中关于'善’的论述,居处善于选择好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待人善于真诚友爱,说话善于守信用,为政善于治理,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这个'善’都应该做'善于’解,而这些论述可能跟善良沾点边,其实不关善良的本意,更不用说'上善’了,是说明要如何善于处理事情,怎么做才是符合'道’的精神。夫唯不争,故无尤,就是指做对事的结果。


三、 '上’可能不是高级的,崇高的意思。

再看看'上’的意思。'上德若谷’里'上’是上等的,高级的意思,而'上善若水’里却不尽然。在'道德经’里的'上’可以译成统治,领导(者)的,比如:

第66章: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上民:想要领导人民,即统治的意思。

第75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其)上:管理(者),统治(者)。

'道德经’重点就是讲'道’和'德’,'道’揭示了自然规律的存在及必然,'德’是希望对统治者建言,希望统治者按'上德’的管理方式去治理国家。老子认为'下德’是抱着功利的目的,按主观意志办事;'上德’则是合乎'道’的精神, '为无为’,它不脱离客观自然规律,施政者没有功利的意图,这样做的结果是无为而无不为,即把'道’的精神充分体现出来,所以就是'有德’。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动荡不安,大小战争此伏彼起,给国家带来巨大破坏,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深重灾难。老子认为战争是人类最愚昧、最残酷的行为,'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说明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严重后果。老子反对战争,希望给统治者建言,而'上善若水’正是寓含着这样一个深意,希望统治者用'若水’的方式来治理国家。

纵观'道德经’,第八章跟第六十六章意思最为接近。

第66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总结起来一句话,水善下而为百谷王,圣人若水而上民。所以把'上善若水’的'上’理解为:统治,治理,应该更加贴近'道德经’本意。


四、从全文去理解

林语堂在他的英文著作'老子的智慧’中写道:孔子的学说过于崇尚现实,缺乏想象的意涵;其实也是正话反说,是赞美老子的智慧要空灵的多。现代人去解释古文,有不同的理解其实是可以接受的,只是看如何更接近文章的本意和逻辑,如果把'上善若水’解释成:崇高善良的人行事符合水德。这个解释,几近土气;大众的品行还不是老子要谈论的对象,善良也不是老子要谈论的主题。

如果把'上善若水’理解成:圣人、统治者治理国家应该善于像水一样,以民意为先,以民利为重,才能做到国家稳定,是以人民不争,是以天下莫能与之争,也即第八章里说的: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是一部极具辩证思维的思想巨著,提出了诸如'有无相生’、'大音希声’等哲学命题,揭示了万物之间矛盾统一的相关性,2000多年后仍为后人惊叹于其思想的前瞻性;而统治包含的手段、内容极为刚猛,以至阴柔的'若水’的方式去完成至刚猛的内容,这个正是'上善若水’类似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辩证思维,应该更符合'道德经’的逻辑。

这样的解释,不知道是否能够被大家接受?!

插图来源: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