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州市残疾人围棋赛昨天在江南新苑举行,广州地区数十名的残疾人围棋爱好者参加了比赛。上图,在下与红棉棋文化促进会的负责人赖建民(左四)以及冯业明(左二)、覃东辉(左一)、潘志明(右三),还有更生教育机构的负责人,赛事组委会的工作人员等合影。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积极工作,才能够成功举办了广州市这次公益性的、且颇具规模的残疾人围棋赛事。中图、下图是本次比赛的成绩表。 残疾人围棋赛事不同于一般正常人的围棋赛事,特别是交通和行动上,残疾人是有着诸多不便的。上图为远道来的参赛棋手,由助残服务总队人员协助到场,或协助离开。下图,在下代表广东棋文化促进会和东湖棋院前往现场祝贺,并在开幕式上致辞,如下—— 大家早上好,感谢红棉棋文化促进会领导给我发言的机会! 站在正常人的角度,我们虽然难有残疾人的切身体会,但也应该清楚地知道:与正常人相比,残疾人日复一日,都在饱受着生活的艰辛!因此,非常需要我们身体正常的人多做一些事情,多动用一些资源,更加关爱残疾人、支持残疾人:包括支持残疾人的围棋赛事活动。 站在残疾人的角度,则要自强不息,身残志不残!如战国时的孙膑,虽下肢残疾却写下了不朽的《孙子兵法》,又如民国时的阿炳,虽双目失明却创作出享誉中外的《二泉映月》,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孙膑和阿炳为什么能像正常人中的精英一样获得杰出成就?关键是他们热爱事业,有人生目标,肯下大功夫。我们知道,所谓专家,长时间专注某事情就成专家了。希望大家都有所热爱,有目标,有追求,最终成为有成就的专家:包括成为围棋高手。 在座各位都喜欢围棋,热爱围棋,这十分值得庆幸:你们为并不完美的人生找到最好的朋友和最有价值的精神归宿了!围棋别的功用不说,起码它可以锻炼我们的抗挫力,让我们坚强起来!所谓身残志不残,也即精神不残。人的精神坚强了,就一定可以活出应有的价值和精彩来! 今天的赛事人很多,大家济济一堂,这充分证明了广州市残疾人围棋队和广州红棉棋文化促进会的策划和组织能力。最后,在祝愿比赛圆满成功的同时,我更希望精神坚强的各位玩得高兴,下出水平,谢谢大家! 广州市残疾人围棋队罗宇洮队长(后面轮椅上)的代表(大学生志愿者)宣读罗队长的发言,如下—— 尊敬的东湖棋院邓扬威院长:尊敬的红棉协会领导,各位老师以及各位参赛棋手,大家好。广州残疾人围棋队能成功举办本次邀请赛,我们真的非常高兴。相信在座的各位都会有个疑问,广州市在狮子会博爱服务队的支持下,不是每年有一届博爱杯残障人士围棋邀请赛吗?而且最近几年大会还邀请了全省各地,甚至跨省的棋手都被请来参赛了,就去年报名人数过百人,你们红棉围棋协会和残疾围棋队,现在举办这个比赛想干嘛呢?是要和博爱杯比拼,当然不是。我们在想,广州残疾人围棋活动已经开展十多年了,现在还是每年一次属于我们残疾人的比赛,实在太稀少了,于是我们便萌生了举办这个赛事的念头,这次得到大家的支持,我们表示万分感谢!希望以后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让残疾人围棋事业真正腾飞!邓院长百忙之中抽空来临现场我们表示非常感谢!真诚感谢叶东华老师!这次比赛辛苦了红棉协会赖建民会长与潘志明老师和各位工作人员!我们表示万分感谢!再次衷心感谢大家! 在上述一系列的照片中,反映了残疾人围棋比赛中一些常见的细节:譬如他们很努力试图端正身体,希望以更饱满的精神参加竞赛的样子;又如最后一图:正常人轻轻松松的每一次落子,对残疾人,特别是对脑瘫残疾人而言却是非常不轻松的事情——而正是他们一次又一次摆正棋子的努力,常让在下的内心揪紧,感慨不已! 昨天赛事的冠军陈有妹也令人动容——她不但独臂撑起了自己,包括家庭的一方天,带着年幼的孩儿参赛,更重要的是:她容光焕发的脸上没有任何对命运不公的哀怨,只有璀璨的笑容,温暖着大家的心!在此,就以她为题奉上一组连环图吧:第一图,是陈有妹带着孩子风尘仆仆赶来赛场;第二图,陈有妹见到了很多的围棋战友。大家都显得非常开心,或开怀大笑,或手舞足蹈;第三图,陈有妹在赛前护理好小孩,准备全力以赴进行比赛了;第四图,陈有妹虽然是背着小孩,负重比赛,但仍然显示出信心满满的样子;最后一图,陈有妹获得胜利后充满阳光的笑脸!(摄影:卢翠欢、赛事组委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