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董生活随笔114】执念

 与时光对坐 2022-08-04 发布于陕西

执念

文/董问博

小学四年级时,少年就产生了去西安读初中的念想,不知是对大城市的向往,还是对在西安读书的邻家哥哥没来由的羡慕,总之,这种愿望越来越强烈。

少年的母亲起初是不同意的。母亲是一名县医院的护士,常常要值夜班,加之家庭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他们地处延安最偏远的小县城,去西安读书必定困难重重。母亲实在不能像全职妈妈那样去陪读,或者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由爷爷奶奶照顾生活。但是母亲每每从少年坚定的眼眸中读出了他的执念,也只能点头应允。

实现理想的路上是快乐的,少年凭着那份执念,考上了心仪的省城初中。拿着录取通知书的他,站在塬上高声喊:“我要去西安啦!”回声翻越山岭,惊动了吃草的羊群,羊儿抬起头,一脸迷惑地看着他,那微微的颤动的胡须,似乎也面露笑意。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般美好,当少年信心满满地走进教室的时候,他那身呆头土气,他那口陕北发音,却成了班级哄笑的对象。“瞧瞧,还背这么过时的书包的。”“他的方言太逗了,笑死我了。”“他身上,总有一种啥奇怪的味儿。”……少年总把灰头土脸的自己藏匿于教室的角落,沉默无语。其实他也羡慕本地同学谈笑风生游刃有余的社交;羡慕外地优秀学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技能。

更难堪的是学习成绩。小学时稳居年级前三的他,本以为来到这里,依然可以傲视群雄。谁知一打听,才知道,大家都是从各个学校而来的前三前五。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他优势全无。

自卑、内向、不合群,放任,成了少年的标签,也成了老师和家长担忧的内容。班主任找来少年,从学习的重要性到学生的责任感上旁征博引,少年只是沉默,头也垂得更低了。

班主任无计可施,找来了语文老师商量对策,语文老师说:我把家长叫来,跟家长聊聊吧。约定的时间是周五放学,家长却爽约并把时间改在了不早不晚的周日下午三点。

语文老师在办公室一边改作业,一边等少年的母亲。不多时,一个风尘仆仆的中年女人走进办公室,满脸疲惫,背着斜挎包、双肩包,手里还提着一个编织袋。中年女人不住地抱歉说:“周五赶到学校已经九、十点,这不,马上要赶车回家去,才选了这么一个不早不晚的时间。”

谈话开始时没有什么尽展,语文老师无外乎说了些少年在学校的种种“劣迹”,以及这种“格格不入”的行为带给老师们的隐忧。中年女人听后不住地垂泪说孩子以前优秀之种种,说自己供他上学的不易。语文老师对这种“套路性”谈话也只能感慨叹息。最后,女人又说:“每周从县城赶来看他,陪他过个周末,我需要将一个夜班和别人的白班调换,上一个通班,然后就是要倒五趟车才能从县城到赶学校,所以每周都不能按时接他。”“五趟?”语文老师瞪大了眼睛,“那一来一回不就十趟了吗?”“是的,其中有两趟都是末班,所以在时间上不能有任何差池。”中年女人无不伤感地说。说着说着,她又万分抱歉地表示要赶路了。

语文老师坐在办公桌前发怔,脑海中全是这位满面尘灰,背着大包小包的中年女人的身影,或许差个一分半分钟,她在一路狂追着车子;或许车上没有座位,她收拾好行李缩在角落。来回两个通宵的赶路,就是为了来陪儿子过个周末……

语文老师想到这里,不觉双眸濡湿,同时也有了主意。

老师把少年到办公室,给少年出了两道题,让他写出答案。一是写出母亲从家里到学校和从学校到家里乘车时常和换车方式;二是写出你对此事的看法。少年一脸惊诧,然后拿着纸默默地写着;写着写着,老师分明听到了少年的啜泣声。待写完后,老师严厉地对少年说:“你为什么要这么折磨你妈妈?只是因为你有一个想上省城名校的执念吗?有了执念为什么不坚持下去,却把这么一个'烂摊子’甩给了妈妈?”老师的话刺痛了少年的内心,少年哭得更伤心了。

气氛缓和一下,老师温和地说:“想想你的妈妈,调班一天都不睡觉,换乘十趟车来学校看你,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坚持?不去奋斗?你妈妈也是凭着一份执念,支撑着她每周一次的奔走。”少年含泪地点点头。

从此以后,在教室里常常看见少年埋头于书山题海的身影,和外面那位偶尔出现的背着大包小包的中年女人身影相交融,而身影重合的地方,我们管它叫执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