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里的中国》

 楚轩书屋 2022-08-04 发布于湖北
​    今天看了一集《经典里的中国》,被震撼到了,当王学圻饰演的司马迁紧闭双眼,眼泪滑落的那一刻,我的内心也汹涌澎湃。唏嘘司马迁之命运多舛,惊叹《史记》之旷古绝伦,更加赞美他有一位好父亲。

    司马谈影响了司马迁一生。

    司马谈对儿子司马迁的教育,可谓煞费苦心。

    首先,他给儿子请了两位名家做老师:教古文的是孔安国,教春秋的是董仲舒。两位都是当时天下一等一的学者,共同组成司马迁的"家教天团"。

    与此同时,司马谈却也并不想把儿子培养成一个书呆子。司马迁二十岁那年,司马谈又给他安排了一次"社会实践"——壮游天下。

     二人之间那次著名的谈话。让司马谈心中那颗种子,在儿子心中落地生根,最终开花结果。

    司马谈对儿子说:"如此重要的"封禅"典礼,我作为太史令却不能参与,这是我命中注定的事情。我死之后,你一定会被皇帝任命为太史令。到那时,你千万不要忘记完成那本书。"

    "《春秋》成书至今已数百年,这几百年来战乱不断,各国史官都失去了官守,史书中断。如果没有人来重新恢复,史学也许就要断绝了。如今正逢明主贤君,忠臣、义士那么多,而我担任太史令,却不能把他们记录下来。"

    "我最担心的事就是天下史文会走向废弛,我让你从小接受完整的史官教育,就是想让你著书并接续史学传统。这是我司马氏的责任,你我都责无旁贷。这件事你要时时刻刻放在心上,无论如何也要把它完成。"

    司马谈死后三年,司马迁担任太史。他虽遭遇"李陵之祸",但终于不离不弃,兑现了对父亲的承诺——完成了《太史公》一书。

    《经典里的中国》​是个好节目,它充分利用了戏剧的假定性特性、历史时空的交错、现场空间的自由转换以及观演关系的有机切换,用极强的艺术想象力让古今对话照进现实。整个创新舞台唤起了一种庄严的历史仪式感和澎湃的民族自豪感。

    不禁联想到方特里的《屈原》,如果方特有个节目观看排行榜,我儿子看《屈原》的次数至少排前三,呵呵。。。我发现他不仅在观看时聚精会神,而且回到家,还能活形活现的表演出来,就连台词也一字不差。他最喜欢说的就是:对有些人来说,活着本身就是意义,对我而言,复兴楚国才是我的志愿。哈哈。。。我记得没他清楚。脑海浮现一个概念:

沉浸性体验学习。想起伦敦知名私立小学肯辛顿预备学校,花巨资建设的互动教室利用科技打造沉浸式学习教室。下次再聊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