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奇心

 楚轩书屋 2022-08-04 发布于湖北

    今天看到一本书《考试脑科学》,让我认识到海马体,反复,θ波,情绪对记忆力的影响。还看到一本书《有闲阶级论》,感觉与我无关。呵呵。。。还看了下西方的普世价值与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两个概念的异同。最感兴趣的是《好奇心》这本书,可以补充之前的一篇日记《学习是不是反人性?》。

​好奇心可以分为两类:

1、消遣性好奇心

对一切新奇事物着迷,称为消遣性好奇。它表现为无止境的喜新厌旧。

消遣性好奇激励人们去发现新事物,让人视野更宽,但它的缺点是:让人在走马观花中浪费精力和时间

2、认识性好奇

更深入、更有序和更努力地探寻知识,称为认识性好奇。

之前分析,按自然属性,学习是反人性的,按社会属性,学习不是反人性的。可我忽略了人的第四驱动力:好奇心。

但好奇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未受控制的好奇心容易导致冲动,具有危险性。比如,它驱使孩子偷食香烟,让人点击未知链接。另一方面,它能带来专业知识的积累。比如,它让我们读完一本书,学习一门语言。

带有好奇心的学习会给人带来愉悦感。

研究显示,那些激起人们好奇心的问题会刺激大脑中的尾状核。而尾状核里密布着传递多巴胺的神经元。多巴胺这种化学物质,能使人产生愉悦感。也就是说,好奇心能给人愉悦感。

难怪爱因斯坦也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难怪杨振宁回母校,把校门口的一幅横幅,改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将“苦”改成了“乐”。学习不见得非要头悬梁,锥刺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