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你一直在玩儿:知乎、微博、公众号、知识星球同名用户。曾在省政府办公厅、地市市委组织部、海事局工作,现为某国企办公室主任。 ![]() 一、对独立办公环境的向往,是材料狗前进的动力 想来不知道该惭愧还是该骄傲,工作了十年,换了好几个单位,但每年年底都是在写所在单位(或部门)的工作总结。骄傲的是自己好歹有这一技之长,不管在哪儿都能立住脚饿不死。惭愧的是工作十年至今没能拥有独立办公室,以至于一写到大材料要么居家办公,要么就要等别人下班之后才能在办公室开始干活。所以难免心存希望,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安静不被打扰的工作环境,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话说回头,有时候人的奋斗理想,其实很简单。比如以前我说过,在组织部的时候,只有科长才能用盒装纸巾,科长以下只能领卷纸,所以那时候感觉自己的奋斗理想也不大,就是上班的时候早日能用上盒装纸巾。当然,这个目标现在早已实现。那包括纸巾也好、独立办公室也好,这些小目标看似不起眼,却能够真真切切催人奋进。 俗话说,工作中还是要打点鸡血的。这些东西其实就是鸡血,能让我们永远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永远不要去懈怠。有人会说,你们整天就追求这些,追求做官。那在我看来,工作中适当的目标当然是必须的,只要不过分就好。“要追求、不强求”,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一点追求都没有的话,很容易让人懈怠,很容易让人一辈子碌碌无为。 ![]() 二、工作干得越少,材料越好写 把小事说大,无非编一点做法(不管做没做),拔高一点意义(网上到处都有),只要写得大差不差领导也通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让过了。相反,如果做了很多事情,在材料中取哪件舍哪件,写多写少,写高写低,都很费脑筋。有时候甚至要费口水,因为提意见的会有一大堆。 通常来讲,写材料的在单位都有点儿“位高权不重”的意思。别人提到某某人,尊称一声“秀才”,但未必内心多么瞧得起。所以换句话讲,写材料的只有到了年底写总结的时候,才能享受到众星捧月的感觉。这个处长来抱怨自己处室工作写少了,那个科长来商量能不能多加两句话,对写材料的来说都会有点儿受宠若惊的感觉。回头跟其他人说起这件事,往往也会“其言若有憾焉,心则实喜之”。 ![]() 三、材料之外的工夫也很重要 通常来讲,写材料的同志或多或少或快或慢都会进步。进步慢的,就是所谓“苦熬”派。他们靠着“流汗水、尿黄水、喝茶水”,苦干个十年八年,领导考虑到他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加之提拔了他们之后干的还是写材料的活儿,所以往往最后也会给他们一个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之类的职务。但总体来讲,这类干部干来干去,脱离不开写材料这个圈子,哪怕到了一定级别,还是个三更半夜揪头发拽胡子的材料狗。比如我见过副厅级的领导干部,除了写材料别无所长,所以几乎每天夜里两三点打滴滴回家(不配车、不会开车),回到家还要在工作群里分享滴滴券,并且鼓励大家“工作学习两不误”......坦白讲他即使是个副厅级,生活质量也不如其他岗位的一个处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