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玩儿哥读者。 毕业后即考公入编,到去年刚好工作十年。很多事情之前铺好路,在这第十年里进行收网:添多了一个二胎,凑了好字;工作提了副股;卖二买一收楼入驻城市最中心地带,新添入门级别豪车一辆。偶尔内心多有失望,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知足感恩。 一、个人情况 85年生,女,东部沿海城市一本大学本硕连读毕业,考公入职珠三角某市区县级单位从事业务工作。凭借过硬的业务和文字能力(帮助某领导完成课业学习),先跟随区领导完成专项工作,后调至办公室,因办公室主任长期缺位,实际主持办公室工作。 工作第三年结婚。先生是隔壁市体制内,结婚后谋团聚。后先生调动无望,一来孩子成长爸爸不能缺席,二来我们没有老人帮忙带小孩,一个人实在搞不过来,于是工作第六年,我考选调,调到现单位,结束两地分居。 二、职务薪酬 十八大以后,公务员薪酬福利已经非(大)常(打)规(折)范(扣),离职前属普通科员,年薪18万,含公积金。 新单位行政级别比旧单位低半级,传说中工资福利要高许多。然传说也仅仅是传说,平调过去工资收入与之前差不多。在“降薪”前,年25万,含公积金。 比较遗憾的是选调前,旧单位领导已找我谈话,许心仪科室科长职务,然我一心想要家庭团聚,且觊觎隔壁市的高收入,走得毫不回头。后来原单位较早开展公务员套改和房补改革,工资收入比现单位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生活状况 也曾为工作消得人憔悴,拖着8个月的孕肚中午直落加班到夜里,也曾参与过区里的大项目,相关领导借春风都上去了,也为单位取得过省级荣誉表彰。过去的艰苦奋斗不足为外人道,圈里牛人多得是。 工作十年,无论是办公室或还是业务科室,独当一面,但一来单位行政级别低职数少,到退休还是科员的老前辈一抓一大把,二来不讨分管人事领导欢心,自觉工作已达天花板,能否有进一步发展已佛系。重心遂转向生活,响应号召生二胎,开启产假生活,刚好兼顾大娃的一年级过渡期。 有了第一胎的经验,二胎选择去月子中心,出来后报了私教开展产后修复,逐步修复产后盆骨前倾腹直肌分离等症状并改善过去久坐腰背痛、肩颈脖子前突等体态问题。做这些都是在没有老人或保姆帮忙的情况下完成的,比如推着孩子去上私教课。 如果说幸运,应属我与先生买房早,结婚当年凭借两人工资储蓄,家里另支持了三分一,在当地房价起飞前贷款买入一套三房,卖出时房价涨了一倍。今年三房换四房,地段小区都很满意,每月供楼1万5,暂有老本支撑“降薪”影响还未凸显。 四、些许感悟 积极的就不说了,吐槽下围城的负面吧。 一是考公入编要趁早,研究生学历无明显优势。有些人以为研究生转正定级就是副主任科员,实际上是必须单位级别要够,刚好有职数并且没有其他排队竞争的人,或者没有空降兵,否则也只能是一级科员。另外研究生工资与本科相比,在我待过的单位,仅仅体现在基本工资上的区别,刚入职时每月多80元,之后好像是250的区别。 若非对学术有真研究兴趣,有本科学历考公即可,进体制后都是一条起跑线和赛道上的论资排辈。早工作,年假、工龄都是实实在在的红利。研究生可能会多一些熬夜掉头发的机会,比如帮领导做些学术作业,整理下工作领域的文献综述和发展历程,这些潜移默化也能转化成个人成长的能量。 二是放弃对组织的幻想,调整心态打理好生活。“降薪”情势下,体听说有些地方不一定足额按时发放约定薪酬,不一定兑现休息休假的承诺,提倡“奉献”、“先锋”,企业和工会的正常福利、激励一刀切取消,先生单位也开始补收房租水电了…你细品,是否捕捉到了一丝“资本压榨”的味道?当然也要调整心态,你的工作是否真值相关报酬。体制薪酬较不完善的地方应是体现不出激励效应,工作十年一朝又打回到参加工作时,叫人面对宝马香车锦衣玉食的同龄熟人情何以堪。 工作是为了让我们有更好生活的能力。要认真对待工作上的每个小细节,要对得起这份围城外误以为的“铁饭碗”。但不能失去幸福生活的能力,操持好小家,陪伴好老人和小孩,也是中年人的重要责任,不推崇在家里拔高工作的高度,拉上家人一起“牺牲”。有些人说,必须要加班必须要应酬怎么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看自己怎么取舍了。我原科室,非业务需要的饭局酒局一周多达两三次,一个中年妇女带着满身酒气回家还要陪娃读绘本,罢了罢了,用酒精换取的领导欣赏其实也仅仅比佛系快那么一两天,也许还没有这方面的帮助。所以火速二胎,被酒精催生的二胎也是绝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