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女孩就得了甲状腺结节,中医温散消瘤汤加减的一个月半消除医案助读『仅供参考』 吴某,女,21岁。9月6日初诊。 主诉:颈部肿块1月余。 初诊:颈部不明原因出现一局部肿块,推之能活动,按之疼痛。到某医院检查B超,提示左侧甲状腺囊性包块(15mm×10mm),建议手术治疗,遂来诊。现颈部肿块、疼痛,平素畏寒肢冷,全身乏力,心悸。舌体齿痕,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中医诊断:瘿瘤。 西医诊断:甲状腺囊性包块。 治法:疏肝理脾,活瘀化痰。 处方:温散消瘤汤加减。玄参,煅牡蛎,鳖甲,桂枝,茯苓,桃仁,赤芍,丹皮,夏枯草,炙麻黄,附子,细辛,王不留行,海藻,昆布,威灵仙。15剂,水煎服。 医嘱:调畅情志,注意饮食。 二诊:9月21日。服上方颈部瘰疬减小,自述心悸时发。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上方加柴胡,干姜,白术,白芍,党参,麦冬,五味子。15剂,水煎服。 三诊:10月11日。服上方颈部瘰疬消失,按之未触及,现心烦急躁易怒,饮食不节,易腹痛。舌质红、齿痕,苔薄黄,脉弦细滑。上方加黄芩。15剂,水煎服。 【按语】“瘿瘤”一证多由情志内伤、饮食失宜等原因导致痰凝血瘀结于颈前所致。本案辨证应注意两点:一是患者情绪不佳,为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母病及子,故而心悸。二是患者全身乏力,为木郁克土,中土虚弱,无以运化水液则聚湿生痰,气滞痰瘀热邪阻于经络而为感瘤。证属痰瘀互结。故方选温散消瘤汤,以疏肝理脾,活瘀化痰;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通络,辅助活血通络;生脉饮益气养心,治疗心悸;党参、白术、干姜、附子温中健脾,温化水湿;诸药合用,气机调畅,痰瘀自消。 ![]() |
|
来自: 朱永林548cr9af > 《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