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胎盘娩出至生殖器官完全恢复的一段时间称产褥期,一般需6~8周。 分娩后因胎儿、羊水、胎盘等排出,子宫快速收缩。子宫底位置由原来的剑突下降至与脐相平或稍上,但多仍维持轻度右转,称“生理性子宫右转”。 以后子宫底每天继续下降1~2 cm;10d左右降入骨盆。 ![]() 产后子宫宫底高度的变化 (图注数字示产后天数) 产后正常子宫的超声测值产后正常子宫超声测值(产后首3天)(单位:cm)
在产后当时子宫颈充血、水肿及松软,宫颈壁菲薄。至第5~10天后,方始恢复其原来形状。 约在产后4周时,子宫颈恢复至正常大小。 至产后6周子宫才恢复至、正常大小,此过程称“子宫复旧”。 子宫复旧情况临床评定容易,超声检查可作补充,特别适用于肥胖、剖腹产后疼痛,或有产后出血、妊娠物残留、感染等可能的患者。 ![]() 除上述子宫增大外,子宫外形卵圆,多前屈。 子宫肌层增厚,其回声中等强度,分布基本均匀,肌层内可显示较多的血管。 ![]() 内膜回声的厚薄与强度不等,至产后6~8周方见恢复正常。 ![]() ![]() 在产后1~3d内宫腔回声可轻度扩张,系宫内少量残血所致。但若扩张明显,则示宫腔积血,其最常见的原因为由子宫张力不良等所致的产后出血。 若除宫腔积血外,宫内还可发现不规则的异常回声,则可能为产后妊娠物残留。异常回声的强度、形状、大小、位置由残留物性质与检查当时其坏死程度而定。 ![]() ![]() 若病人有持续发热等感染症状,超声检查可发现子宫境界模糊,子宫肌层回声增强,且分布不匀,有宫腔积液甚或伴有积气 ![]() 陶氏窝有明显积液现象,这时提示产后感染可能,但需注意,轻症病人超声所见可以正常。 此外,剖腹产患者,在子宫前壁与腹壁超声可发现手术疤痕。 ![]() 如并发切口血肿或脓肿,超声也均易发现而诊断。 ![]() ![]() 主页右上角设置加星标,就不会漏掉任何一篇文章。 欢迎右上点【···】分享!看完欢迎在右下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