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就两个字有人花了一辈子

 mynotebook 2022-08-04 发布于湖南

文:扫地僧司马懿 配音:蔓茜宸语

图片

图片

这是一篇高阶的干货,也是扫地僧司马懿投资十四年来的精华总结。虽然有点哲学思维,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有点晦涩,但是看得懂的一定如获至宝。
什么是价值投资?
关于这个小标题,很多人都比我懂,而且讲得比我多,也比我深刻。特别是巴菲特的那一句经典语录,用四毛钱去买一块钱的资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做时间的朋友伴随着伟大企业的成长而成长。赚自己认知以内的钱,缩小能力圈,通过时间来完成财富自由的复利等等。
但是十四年来的投资经历让我明白了,价值投资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价值投资如果真的这么简单的话,那么大部分人在这个市场中都能赚到钱而不会亏损累累。价值投资,如果只是买入持有,然后分红再投资,不断享受复利盛宴,那么我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得到。至少那些不为碎银几两的非全职投资者更容易做得到。
但在我看来,价值投资四个字,重点不在于投资,而在于价值。如何判断企业的价值,如何判断行业的价值,这才是重点,也才是重中之重。而“投资”两个字都是比较容易的事情,无非就是一买一卖,不是亏就是赢。但是执行这样动作的前提是建立在自己强大认知的基础上。

图片

如何判断是否有价值?
对于一家企业是否有价值的判断,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像传统的价值投资者更加信奉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勒姆的那一套理论,在低估甚至极度低估的时候击球,而在高估的时候才去卖出,利用市场情绪赚钱。这类人比如像李驰,但斌,唐书房等。还有另外一派价值投资者则是选择伟大企业共生共长,比较典型的代表是林园,特别是其在贵州茅台和云南白药身上的坚贞不渝,不惧风雨,让大家津津乐道。前者比较注重择时,而后者则更加注重择股。
关于择时和择股的问题,李驰先生曾经请教索罗斯先生,在中国是否可以用巴菲特的投资理念进行择股和用索罗斯的投资思维进行择时。索罗斯先生给李驰先生的答复是:YES!
其实,在扫地僧司马懿的理解,无论是择时派或者择股派,其实价值投资归根到底就两个字:“供需”,供求关系决定一切。
当一家企业一个行业所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那么就有了价值,证明整个行业在高景气过程中,这是整个行业吹泡泡的一个过程,也是PE逐渐放大的一个过程,从低估走向高估的一个过程。换句话说是行业或者企业处在成长型时期,由成长形象成熟型迈进。对于这样的企业或者行业的投资,无论你是左侧交易还是右侧交易,甚至你就买行业宽基指数基金,一般都能够获得不菲的投资收益。这也才有了民间股神林园先生的至理名言:“怕高的都是苦命人”这一说。其起着决定性的核心,就两个字“供求”,因为供不应求,所以库存去化率快。因为供不应求,所以生产方有着定价权。因为供不应求,投资者跟着企业才能够“躺着赚钱”,跟着“吃香的喝辣的”。
当然反之,当企业或者行业处在供大于求的阶段。那么这时候企业或者行业会开始逐步由成熟期走向衰退期。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在“消灭财富消灭价值”的一个阶段。这时候是去泡泡的过程,PE是在不断的缩小。甚至会出现极度低估的行业企业。比如现在的地产行业就出现了0.6倍市盈率的企业。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行业出现ST股,而且不止一家。这时候对于这个行业的投资要格外的小心了。因为这是竞争的结果,当产品供过于求的时候,会出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一个过程。最终能够存活下来的只有头部的企业,但是这些头部的企业把小鱼和虾米吃完了之后,自己也会饿得瘦骨如柴。所以投资者去投资这些企业,最终的结果:只能去扶贫,跟着过苦日子。

图片

“供需”决定价值,更决定你的财富高度
不知道扫地僧司马懿这样的絮絮叨叨大家理解了没有?股票投资就是投资企业,也就是投资企业的生意,最好是能够实现复利倍增的伟大生意复利。在股市摸爬滚打和人的成长一样要经历三个阶段:初识,认知和觉醒。
如果读完了本篇文章,你懂得了供求关系决定价值的话,那么你已经成功进阶到觉醒阶段。
在成长期的行业中,寻找供不应求的好生意,才能够实现幸福美满的财富人生。产品供不应求的企业才有可能成为伟大企业,股票才有可能成为欣赏股。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投资的道路需要用脚去感受,投资的道路需要用心去丈量。需要“司马懿”的坚忍,更需要“扫地僧”的禅心。此文仅作为本人投资记录和思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