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爱龙:宋高宗赵构与《兰亭序》

 家有学子 2022-08-05 发布于甘肃

相比于以“宋四家”竞相辉耀的北宋书坛而言,南宋书艺式微乃时代使然,但南宋时期的书法文化与书法理论有着重要的历史贡献。比如,以《兰亭序》刻本的传播而形成“兰亭学”就极具时代特色与文化意义。这一现象的出现,号称“中兴之主”的宋高宗赵构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

利用传世的南宋书法史料作排比分析,钩稽相关线索,可以发现南宋书法史实际上存在着一股“双线”发展形态。即一方面在文人士大夫阶层延续了北宋书法主流的“尚意”风潮,这是“顺应”时代的动力;另一方面以赵构为代表的“以钟、王为法”的“复古”思潮,这是“逆流”时代的动力。前者是表流,而后者是暗流。而赵构在书法史上的最大贡献在于:他以帝王之尊,明确倡导“学书必以钟、王为法。得钟、王笔法,然后出入变化,自成一家”,并身体力行,成为南宋书法史勾连晋唐与后代的“主流”现象。

重视钟繇、王羲之书法,是两宋的“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淳化阁帖》的辑刻是一个标志,随后据其所作的翻刻与增删而形成的《阁帖》系统丛帖在两宋形成风气,南宋时期也颇具规模。尽管传世的赵构书迹表明,他前期经历了学黄庭坚、米芾的过程,但最终进入了“以钟、王为法”的书学大端,不仅提出了相关的明确主张,而且身体力行,五十年不渝其志。

绍兴十年(1140)十一月,赵构曾经与大臣秦桧谈论书法,当时就提出:“学书必以钟、王为法。得钟、王笔法,然后出入变化,自成一家。”这一观点,不仅成为赵构自己的行动准则,而且深刻影响了孝宗及其以后的南宋诸帝、皇后贵妃,乃至部分亲近的宗室子弟,而且也表现在对朝士和后人的影响上。与之相近,赵构表达自己在书法实践上取法羲、献父子的心迹并屡加推赞的语论,在其“在位”与“退处”时期都是一致的。

根据对赵构生平行历和书风发展相结合的考察,他的书法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羁旅时期,即绍兴七年(1137)以前,其书风表现为以取法北宋名家黄庭坚、米芾为主导,同时开始上涉晋唐法书。第二,复古殿时期,即绍兴八年(1138)至绍兴三十二年(1162),其书风表现为对钟、王法书的潜心研习下的“二王”体系化,小楷始具个人风貌。第三,德寿宫时期,即隆兴元年(1163)以后,其书风表现为行草书在“二王”体系下的个人化,大字、行草书始得自成一家。这其中,绍兴七八年前后的书风转变具有书法史意义。

Image

宋高宗《太宗皇帝御制戒石铭》

绍兴之初,宋高宗重要的传世三碑《太宗皇帝御制戒石铭》(绍兴二年六月书诏,绍兴三年刊刻)、《绍兴恤刑手诏》(绍兴三年正月书)、《佛顶光明塔碑》(绍兴三年六月书)以及《殄灭群寇敕》(绍兴三年书)等,均还是非常明显的类黄庭坚书体。

Image

宋高宗《绍兴恤刑手诏》

Image

宋高宗《佛顶光明塔碑》

大约在绍兴四年到五年期间,他开始从使用黄庭坚体转向用米芾体。很可能是米友仁“侍清燕”的应召到来,在赵构书风的转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相关文献记载,至少在绍兴六年,米友仁已经在赵构身边了,而绍兴初期又正好是米芾书法大量集中内府的时间。对此,岳珂在《宝真斋法书赞》中所记载,赵构复好米芾书法,并以其子米友仁侍清燕“而宸翰之体大变”,基本可信。也正是在米友仁侍清燕的时候,赵构在取学米芾书法的同时,也开始大量临摹内府所藏米芾所临王羲之书札和《兰亭序》,并以此作为上追晋唐的桥梁。赵构“作米字”的时间似乎也不长。文献记载表明,赵构在绍兴四年临王羲之小楷《乐毅论》赐韩世忠、七年临行书《兰亭序》赐刘光世,并在十年多次题赞王羲之书法等。传世书迹中绍兴十一年所书《赐岳飞批札卷》、十三年前后所书《御书石经》,就已经少有黄、米体势而多王羲之笔意了。

Image
Image

宋高宗《赐岳飞批札卷》

从史书记载中可知,赵宋皇室沿袭唐风,对钟繇、王羲之法书有着偏爱的传统。这一家族式的传统对身为宗室子弟的赵构具有绝对的影响力,早年在汴京内府中曾见到的大量汉魏六朝法书名帖,也必定给曾经有着良好教育机会的赵构以深刻印象。虽然赵构潜心学习钟、王法书的时间,真正始于何年已经很难考定,但可以明确的是必定开始于青少年时代的学书伊始阶段。赵构真正有机会深入学习“二王”,应该在绍兴八年定都临安以后。退处德寿宫后的赵构更是“北宫燕闲,以书法为事”。此时已是的南宋“鼎盛期”,这使得本身已再不需要勤政的太上皇赵构,更能安心地实施着他的“二王”梦。于是,他再一次也是真正意义上地开始了对“二王”的潜心研习,尤其是对王羲之书札、智永《真草千字文》、孙过庭《书谱》、杨凝式《韭花帖》等晋唐法帖最为用心。正是通过这一系统、深入、有选择的临习,使得他晚年的行草书,表现为出入“二王”、所得颇深的个人面目。这大概就是他在《翰墨志》中有“晚年得趣,横斜平直,随意所适”颇为得意之言的原因吧。

当然,高宗赵构对《兰亭序》的学习,很可能在他康王时期甚至更早就开始了,绝不是学了黄庭坚以后再学米芾、再学《兰亭序》这样简单、截然的过渡,也不是早前没学过钟、王,而可能是这样的学习在风格转变之前已经开始。“学书必以钟、王为法。得钟、王笔法,然后出入变化,自成一家”作为赵构论书法的核心主张之一,是他对书法史的贡献,也是他一贯的书学观念。

宋高宗赵构一生的书法活动中都重视《兰亭序》,是他推崇王羲之的具体行为,表现为临写、鉴赏、阐论等。作为一位帝王书家,其地位足以影响时风。

其论书崇尚“以钟、王为法”、推许米芾、注重楷书与行草书的相互关联等书学观念,也对时人或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纵观南宋绍兴年间至元代初期的中国书法史,赵构书法风貌及其书法观念影响所及者,不在少数。从传世《翰墨志》和宋人笔记、书学著作中,可以知道赵构对王羲之书法尤其是对《兰亭序》推崇备至,不光自己常常临写,以自己的临作颁赐近臣,而且要求自己的接班人(孝宗)也要勤加学习。如陆游就记载了这样一则轶事:“史丞相言:高庙尝临《兰亭》赐寿皇于建邸,后批字云:'可依此临五百本来看。’盖两宫之笃学如此。世传智永写《千文》八百本,于此可信矣。”可以这样说,赵构以帝王身份“中兴”南宋一代的同时,也开创了南宋时代的书法风气。赵构书法创作所经历的心仪黄庭坚、推许米芾、尊尚“钟、王”的三种典型,深刻地影响了南宋一代的书风。或许正在赵构“四十年间,每作字,因欲鼓动士类,为一代操觚之盛”的言行感召之下,南宋士人虽没有能够将书法一艺恢复到东晋时代“朝士无不能书,以擅一时之誉,彬彬盛哉”的高度,但也所幸尚得米友仁、吴说、陆游、范成大、张孝祥、朱熹、吴琚、张即之等辈的努力,还并非一无可称。

早在绍兴之初,高宗赵构就有与大臣一起鉴赏《兰亭序》的专门活动。比如:

绍兴元年正月十二日,高宗会宰属官于事堂之别厅,辛道宗出所藏唐人临本《兰亭序》与诸人同观。

约绍兴五年前后,高宗有札付孟庾曰:“闻知会稽县向子固有褚遂良所临《兰亭序》,后有米芾题识,卿可取进来,欲一阅之。十四日。付孟庾。(御押)。”又,“《兰亭序》却付卿。廿四日。(御押)。”

绍兴庚申十年(1140)御制御书《复古殿兰亭赞》:“右军笔法,变化无穷。禊亭遗墨,行书之宗。奇踪既泯,石刻亦工。临仿者谁,鉴明于铜。”

赵构早期的论书主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鼓动士类;二是礼赞王羲之。前者是抗金以图恢复的时势所需,后者是承继“祖宗之法”以显正统的审美宣言。而《兰亭序》恰恰是两者较为完美的结合范本。具体表现在赵构以《兰亭序》拓本、御书临本颁赐文武大臣德行为上。根据史书记载稍作梳理,在帝位上的赵构就曾有以下事件:

绍兴三年癸丑,高宗以《兰亭序》墨本御笔加跋三十六字赐内侍郑谌,署“复古殿书”:“茧纸鼠须真迹不复可见,惟定武石本典刑具在,展玩无不满人意。此帖所宜宝也。”

绍兴七年三月,行宫留守吕颐浩书入觐于建康宫,既陛辞,高宗遣中使赐以御书《兰亭序》。后吕颐浩上谢表,并作跋,将御书刊石。

绍兴七年十二月,高宗御临《兰亭序》一本赐刘光世,因论书法甚详,遂及法帖(《淳化阁帖》)曰:“其间甚有可议。如古帝王帖中有汉章帝《千文》,《千文》是梁周兴嗣所作,何缘章帝书之?举此一事,其他可知。岂不误后世学者。”

约绍兴九年六月,高宗御临《禊序》一本赐刘光世。

绍兴十五年七月,高宗以韩世忠表献吴皇后临本《兰亭序》赐保康军节度使吴益,吴益刊于石。

绍兴十九年五月,高宗御临《兰亭序》一本赐陈康伯。

绍兴三十一年十二月,高宗驻跸建康,御临《兰亭》赐皇子、建王赵玮于建邸,后批云:“可依临五百本来看。”

此外,赵构还曾临写过王羲之行书《玉润帖》(即《官奴帖》)和草书《乡里帖》等等。

显然,赵构正是发挥了自己的书法特长,作为“中兴”之初展开实行“文物之治”这一赵宋政权的基本方针,有效地“巩固”他的政权统治。在绍兴前期韩世忠、岳飞抗金得胜时,他曾分别书写“忠勇”“精忠”等字表其旌旗;为鼓动士类,他多次将自己所临古法帖、所书经、传、史、诗付赐宰执,还不免以此教导一番;太学建成,应允臣下之请,将自己所书“六经”等数十万字刊石建阁于其中;每逢大举,必亲洒宸翰赐新第进士。在南宋人所编撰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皇朝中兴纪事本末》(《中兴小纪》)、《南宋馆阁录》《南宋馆阁续录》《四朝闻见录》《玉海》和《景定建康志》《咸淳临安志》等书中,相关记载随处可见。

传世“游相兰亭”甲之一御府本《兰亭序》,可以看作《定武兰亭》乃至是《兰亭序》在南宋传刻的开篇之作。它的与众不同,就在于是经宋高宗“宣取”宗室赵子昼家藏《定武兰亭》古本(早期拓本)摹刻于禁中(帝王所居宫苑),在时空上有特殊意义。

Image

“游相兰亭”甲之一御府本赵构题跋

首先,该本摹刻了宋高宗的题跋,时间为绍兴元年(1131)八月十四日。这很可能是宋高宗针对《兰亭序》所作题跋的最早一则。赵构跋曰:

揽定武古本《兰亭序》,因思其人与谢安共登冶城,安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羲之谓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思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且羲之挺拔俗迈往之资,而登临放怀之际,不忘忧国之心,令人远想慨然。又叹斯文见于世者,摹刻重复,失尽古人笔意之妙。因出其本,令精意钩擪,别付碑板,以广后学。庶几仿佛不坠于地也。绍兴元年秋八月十四日书。

此条题跋文献记载较早见诸桑世昌《兰亭考》卷二《睿赏·高宗皇帝》著录,后有桑氏跋记:“宗室子昼绍兴初在从列,宣取所藏'定武本’,遂摹刻禁中,高宗亲御翰墨,即此跋也。”句中“羲之挺拔俗迈往之资”云,疑“挺”字为衍文,否则文句有明显瑕疵。很可能,原刻中的“挺”字右边曾有衍文符号,传世所见拓本因传拓手法而无法体现。绍兴元年(1131)正月一日,高宗下诏改元,升越州为绍兴府,以越州为行都。五月,时高宗驻跸绍兴府,寓火珠山巷,秘书省初复。前一年(建炎四年),宗室赵子昼应召从衢州来到高宗身边“侍从”。而“甲之一”本正是高宗“宣取”赵子昼家藏《定武兰亭》,命人精心摹刻于禁中(故称“御府本”),摹刻的地点恰恰正是永和九年《兰亭序》的诞生——山阴(绍兴)。时历接近十三个甲子之后,《兰亭序》在时空上又在绍兴作了一次邂逅。

其次,作为根据当时的“古本”,也可能已是宋室南渡后的“佳本”“善本”而作出精心摹刻,反映了《兰亭序》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按照姜夔《禊帖源流考》的说法:“《兰亭》真迹隐,临本行于世;临本少,石本行于世;石本杂,'定武本’行于世。”宋代最终形成鉴赏高峰,当时是士大夫家藏一石为贵,最终形成了两宋“兰亭学”。更为重要的是,“靖康之耻”后,中原文物损毁无数,书画典籍更是不在少数。“南渡”后的宗室旧藏古本,定当难得,据此摹刻而藏禁中,必然精当。南宋后期的权相游似(?—1252)以此所得,冠其为所藏百种《兰亭序》拓本之首(甲之一),有“上(皇帝)亲御翰墨为之跋”的主要因素,也必然有视其为南渡文物珍品的历史心理。后世珍重如此,也是理所当然。

另,有证据表明,桑世昌《兰亭考》至少在开禧三年丁卯(1207)与嘉定元年戊辰(1208)间,已经在当时的文人圈内流传了。传世“甲之一”本中的游似题记,其内容应该是根据桑世昌《兰亭考》中对《定武兰亭》的记载稍作改动题写的。

再次,“御府本”中的宋高宗题跋,对于考察赵构书迹的风格变迁,具有重要价值,这一题跋应是根据高宗御书真迹上石的。虽然传世高宗书迹(含刻石、刻帖),存在绍兴元年用“宝”,绍兴二年没有用,绍兴三年又有“御书之宝”,到绍兴七年、绍兴五年、绍兴十年用“宝”的情况。但是,题跋未必一定按照诏书的制度来签署押宝。从书法的角度看,这一题跋不可能是出自代笔,所以它的存在印证了一个事实:赵构再登基之前,应该也长期临写过钟、王小楷书迹。这一御跋书迹虽然偶见黄庭坚书法的影子,但也真真切切地包含了钟、王小楷书的痕迹。如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赵构在绍兴五年至十三年期间先后陆续书写的《御书石经》以及绍兴十年庚申《复古殿兰亭赞》题跋等小楷书迹的风格渊源。


Image

赵构《复古殿兰亭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