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卫国:小高庄近代文化史系到

 昵称79734495 2022-08-05 发布于江苏

小高庄近代文化史之一

书  报  篇

许卫国

 早先,小高庄很多人对书报很不尊重,点火,如厕,剪鞋底样都撕书报解决那是书报在小高庄最悲惨遭遇的时代。虽然书报凤毛麟角。
        五十年以前,小高庄的小学校师生经常可以看到 一个瘦削的老人骑着自行车走村串户,最后还是到学校停留,时间也最长。他的车后带着一摞摞图书,他是新华书店的售货员。他还没有下车,孩子就一窝蜂围上来上下左右看的眼馋垂涎。没钱只能如此。老人是个和气的老人,他不时地拿起一本书,在手中摆摆说,这本书里讲的是十万个为什么,你不知道事情和想知道的事情都在里面,什么太阳为什么会落山,天上为什么下雨,冬天为什么也会打雷?随后又拿起一本书,说,这个人是苏联人,受了伤,眼睛也看不见了,还有很多病,人家写了一本书……这时上课铃响了,孩子们有点恋恋不舍,老人就和气的说,快去上课,我不走,下课你们再来。现在想来,那位老人和气不是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如数家珍地介绍每一本书,而且每介绍一本都能那么详细,那么打动人,我想老人若不是看过,或者浏览过,是做不到的。现在卖书人还看书吗?   
 当年小高庄读书主要是借 ,来源是一些地主家和小学校老师、干部的手中。老地主胆小怕“传播封建迷信”,罪上加罪,一般关系断不敢借,借本书比偷人还紧张;小学老师多清高吝啬,很难借到,想读书的人一般是有自尊的人,但当时有的人为了看到人家一本书,就没有自尊了,死缠烂打也行,苦苦哀求也行,帮人家干活,换得人家高兴,赢得人家赏赐一本,而人家不因你“劳苦功高”而放松条件,要求依然苛刻,必须一夜看完,明早即还,而且不能有丁点损坏,虽然没有开出具体惩罚条件,但借书者会严格要求自己,责任重于泰山似得。这样,只好彻夜不眠。彻夜不眠可以做到,但还要逃避父母的发现,那点灯熬油是要钱的,父母多在乎过日子,读书是次要的。  小高庄一个10岁小孩讨得一位邻居的《水浒》(尽管读成“水许”,还是如饥似渴)。那人说,不要给任何人看见。也是天一亮就得还。否则,将没有第二本可借。晚上,他用墨水瓶偷偷倒点煤油,自己做了一个煤油灯。等父母都睡了,这才偷偷看起来。为什么“偷偷”,别看是在自家,别看是自家的煤油,也得“偷偷”。当父母的都不识多少字,他父亲念过几天私塾,早不知先生所云,母亲连自己名字都认不识,所以,对孩子读书上学也都是随时代大流的,从没有指望他们靠读书而出人头地,而是指望靠勤劳过日子。小高庄青年多去借小学校老师的书,老师的书就摆在书桌上,难度比借老地主的要小得多。老师为防不测,多在扉页明显写道,“有书不借非君子,借书不还是小人”,有书者主要强调是后面一句,有的比较柔和的题词:“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这样对双方都有约束力,那时读书人多守信用,也视书为珍宝,借书不还与读书本意就格格不入了。
  物以稀为贵,书以少为精,当年小高庄靠近县城郊区,那里有个大粪场,是因为当年城里都是旱厕,大粪场就是把城里的粪便集中到这里,经过晒干,再卖给农民种地。有书痴路过这里,看到粪便上还粘着大便纸,粪便晒干,纸脱离粪便,四处飘散,纸上还有文字,就拾起来看,看得津津有味,全不顾及那臭味了,是否如此好学,难说,或是好奇,精神食粮匮乏所致。小高庄个别青年,遇上雨天没事干,就跑到县城图书馆看书,他没有城里人理所当然地坐那儿阅读的姿态,多是胆战心惊,缩手缩脚在那里小偷一样看着可以随便看的报纸,屏气凝神,生怕随时被管理人员驱逐。而杂志和书籍是有身份人,办得到借书证才能享受,看看封面也是给面子的。有一个青年,叫强水子,人称陶秀才,当年是个书迷,每次路过大粪场,那“纸”上文字也没有少读。现在他已经有了孙子,自己在“太阳城”当保安,每天接收邮局送来给业主的大量报刊。他连翻翻都懒得动了。
  1963年3月小高庄李会计以大队党支部名义,严肃地给泗洪邮电局写了一封信“我们已经三天没有收到报刊,感到二十四分不高兴,我们认为订的报刊不能及时到位,看不到国家大事以及新人新事和生产经验……”仅仅三天,就给邮电局写信,就“二十四分不高兴”,这种态度若在今天真令人高兴。
  1968年后,大批城里知识青年下乡,给农村文化普及带来一股新风,这是一次文化长征,这些在当时的“中高级知识分子”走向祖国各地乡村,农村并不指望他们作为生产的主力军,最多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位置,农民的辛苦,农业的重要,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就足矣了。
  城里的孩子命好,生下来就得到良好的教育,所缺乏的是风雨和世面。既然是知识青年,必定识字,识字必定读书,读书必定身边拥有很多书籍,是的,他们确实带来不少书籍,有的当时还算“禁书”,其实在小高庄的氛围里,无人较真,没有禁书可言,都是胆小人自己吓自己。不久,小高庄的青年与城里来的青年混熟了,就有了文化交流,在他们那里借得很多闻所未闻的好书,大开眼界。知识青年下乡,别说带来那些书籍杂志,就是他们的言谈举止都是农民兄弟的楷模,而这些细皮嫩肉的孩子,有工人老大哥家的,有教授家的,有干部家的,到农村接受他们再教育,使农民觉得很有面子,你说这不是抬举吗?农民们喜欢这些孩子,他们讲着似懂非懂的城里话,会唱歌,会吹口琴,读报纸和广播里一样,说是来向贫下中农学习,很快贫下中农很多就向他们学习了,他们是乡村里最高的文化人,小学校需要教师从他们当中选,大队需要赤脚医生、农业技术员,多是从他们中间选,他们的地位来自他们的文化水平,知识青年和农民很快就“城乡一体化”了。
  有的知识青年,一边劳动,学到了农民的质朴和坚韧,提高了思想觉悟,体会到“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吃水不忘打井人”的切身感受,经得住艰苦生活考验,也在劳动之余不忘温习以往的课本,或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有很多人很快就被委以重任,当民办教师,当赤脚医生,当会计,进步快的短时间内就当了队长、党支部书记,居然领导了农民,再后来有的成为国家市以及各部门的领导人,成为各条战线领军人物。
  这一段时间,农村文化有了很大进步,有了这些知识青年,就有了师资,因此,小学校普及到每一个行政村,以前小高庄小学校只教语文、算术就十分不易了,有了城里的知识青年来了,他们中间很多能歌善舞,能写会画,于是就有了音乐课,体育课,美术课,他们不仅为乡村的孩子打开一个巨大的文化窗口,也为后来乡村文化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文化种子,很多农家的孩子就是在他们特殊的教育待遇关照下,成了国内外知名的文学艺术家,此例不胜枚举,小高庄的钟前程也因为跟知青学会了简谱和笛子,考上了南京艺术学院,这是小高庄惊天动地大事。知识青年随身带书和走路读书的习惯也得到小高庄罕见的认可,认为那不是“二流子”做派,那是应该的。人家就是读书的命。用现在的话来讲,那是时尚,是风度。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许卫国    当代作家、戏剧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协会、《中华文化》杂志编委、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研究生课外指导老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