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在榆社石窟寺的秘密......

 聰哥的寶藏 2022-08-05 发布于中国台湾

图片

山西榆社石窟寺调查

李裕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副研究员)

山西是北魏、东魏和北齐政权的重要根据地,佛教曾盛极一时。除著名的云冈石窟和天龙山石窟外,全省各地尚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小型石窟,尤以晋中和晋东南地区分布最为密集。榆社县属晋中地区,南与晋东南的武乡县接壤,其境内有不少北朝时期的石窟造像。1994年10月下旬笔者前往该县进行考察,着重调查了两处比较重要的石窟寺,即圆子山石窟和响堂寺石窟(图一)。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图片

一 圆子山石窟

圆子山石窟坐落在榆社县城西北约15公里的武源村西北。此处为一座低低的小山丘,山丘之西为武源河,河水由西北向东南流入浊漳河。洞窟依山面水,开凿于小山丘西南崖面上,共有1个洞窟和6个摩崖小龛(图二)

图片

图片

1.洞窟

洞窟居崖面西北侧,平面方形,覆斗顶,前壁崩毁。面宽2.72、现存进深2.25、通高2.68米。窟内三壁雕造佛像。佛像头部大都在文革时被人为地凿毁(图三)

图片

图片

正壁:依壁雕造一佛二弟子像。

佛像通高1.58米。头已凿毁,颈略细长,双肩宽平,胸腹扁平,身体略显单薄。内着僧祇支,外披褒衣博带式袈裟,裙摆宽博,长垂于座前,衣纹呈八字形斜向展开。结跏趺坐于方形高座上(图四:2)。佛身后有圆形头光和舟形背光,头光内饰莲瓣。背光内匝为火焰纹,外匝为供养飞天。外匝上方正中为一莲花化生,两侧6身飞天形象一致,均头束单鬟髻,面相长圆清瘦,上身直,腹微鼓,下身弯曲后扬,着长裙。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侧弟子通高1.23~1.28米。头均已凿毁,头后有圆形头光,双肩略宽,身着袒右式偏衫,双手合十立于方座上(图五:1)

图片

图片

壁面上半部满雕千佛小龛,上下共8排。龛作圆拱形,无龛楣。龛内结跏趺坐佛一身,佛头大多被凿毁,佛作馒头状高肉髻,面相长圆,身着通肩式袈裟,手施禅定印。每身千佛旁均刻世俗供养人题名。

图片

图片

壁面下部佛像右侧与右弟子间的壁面刻有一身头戴笼冠,身着宽博大衣的世俗供养人,旁刻有僧俗供养人题名:“法主比丘惠相、教化维那张静、宋劝,维那宋子,供养主张欢,邑政孙伯、孙方便,维那杨伯□、杨全。”

图片

右弟子右侧壁面刻有上下4排世俗供养人。上起第1排共3身:第1身头戴笼冠,身着褒衣博带式大衣,袖手而立,足穿笏头履;第2身居前者身后,为手持团伞的侍者形象;第3身居侍者之后,形象与第1身相同,为头戴笼冠的世俗供养人。第2排共5身:第1身头戴笼冠,身着褒衣博带式大衣,袖手而立,足穿云头履;第2、3身居前者身后,身着窄袖交领衫,下着窄腿裤,双手持伞盖或团伞;第4、5身居前者身后,为侍者形象,手持莲蕾供养。此排供养人前侧镌刻供养人题名:“……张广侍佛、都浮图主新兴太守张郎、张□侍佛。”第3排共2身,头束髻,身着交领广袖大衣,下身着裙,袖手而立,手持莲蕾供养。此二身为女供养人。第4排仅1身,头束双髻,身着交领窄袖衫,下身着窄腿裤,作回身牵马状。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弟子右侧镌刻供养人题名:“清信士王道侍佛、唯那杨略濬、清静主杨广、唯那杨洁□、唯那王文昌、唯那张□□。”

左壁:依壁雕造一佛二菩萨像。

图片

图片

图片

佛像通高1.78米。头已凿毁,双肩宽平,胸腹扁平,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裙摆宽博,呈八字形展开。跣足立于莲台上。佛身后有圆形头光和舟形背光。头光内饰莲瓣。背光外缘雕饰三叶一组单列忍冬纹(图四:3;图七)

图片

左侧菩萨通高1.27米,因像靠近前壁崩塌处,风化较为严重,面部剥蚀,头两侧扎有宝缯,宝缯先上翘,打折后再下垂。右侧菩萨通高1.35米。头戴宝冠,头两侧宝缯及下垂发辫样式同左侧菩萨。头后有桃尖形头光,面相长圆清瘦,颈下饰桃尖形项圈,项圈内嵌长圆形宝珠。双肩敷搭宽博披巾,左肩斜披僧祇支至右胁,下身着裙,裙摆外侈。左手上举于左胸处;右手下垂于右腹部,执一锁状物。跣足立于莲台上(图六:2)

图片

图片

左侧菩萨

图片

右侧菩萨

壁面上部与正壁相同,满雕千佛小龛,内雕结跏坐佛,龛旁刻世俗供养人题名。

图片

壁面下部佛像右侧与右菩萨间壁面刻有上下二排世俗供养人。上排共3身:第1身头戴纱质高笼冠,面相清瘦,身着褒衣博带式大衣,含胸挺腹,身体消瘦,袖手而立,足穿笏头履。身前侧题名为“东堪像主毋昌令周近”。第2、3身居前者身后,为侍者形象,均头束双髻,上身着交领窄袖衫,下着窄腿裤,足穿靴。二侍者分别持伞盖和团伞(图五:3)。下排亦3身:第1身形象与上排第1身相同,为头戴纱质高笼冠,身着宽博大衣的世俗供养人,身前侧题名为:“息乡郡太守周洪侍佛。”可知周洪为周近之子。第2、3身为侍者,形象同上排,分别持伞盖和团伞。

图片

图片

图片

右壁:依壁雕造一佛二菩萨像(图八)

图片

图片

佛像通高1.6 米。头已凿毁,双肩宽平,身体略显单薄。内着僧祇支,外披褒衣博带式袈裟,双足下垂,倚坐于方形高座上。座上刻有供养人题名:“□堪像主杨僖”。佛身后有回形头光和舟形背光。头光布莲瓣,舟形背光外缘饰火焰纹(图四:1、图二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侧菩萨通高1.29米。头已凿毁,头两侧宝缯及下垂发辫样式同左壁菩萨,双肩宽窄适中,其上各有一圆饼装饰。手持锁状物;跣足立于方座上。菩萨像右侧题名为“菩萨主张明郎”(图六:3,图九) 

图片

图片

图片

右侧菩萨通高1.24 米,面相长圆,五官风化不清。头两侧宝缯及下垂发辫同左壁菩萨。手持香袋。跣足立于方座上( 图六:1,图一〇)

图片

图片

图片

壁面上部与左壁相同,均满雕千佛小龛,每身佛旁皆有世俗供养人题名,下部无雕饰。

图片

窟顶:顶部正中及四披正中各雕一朵莲花,构成莲花藻井。四披转角处各雕一身供养飞夭。飞天形象与正壁佛背光上的飞天相同。

图片

图片

图片

2.摩崖小龛

第1龛:居石窟右侧下方。平面横长方形,敞口,平顶。面宽1.15、进深0.7、高0.9米。龛内正壁雕一佛二弟子像,左右壁各雕一菩萨像。佛像高0.73 米,头已凿毁,后有舟形背光。内着僧祇支,外着褒衣博带式袈裟,结跏趺坐式。左弟子高0.46 米。头毁,身着袈裟,双手合十,立于台上。右弟子残高0.39米,风化严重。左右菩萨像均风化,残存轮廓。兔左壁残存题记:“四主王道目…… 。”

图片

图片

第2、3龛:为相连的二个龛,形制同第1龛。第2龛面宽1.17、进深0.58、高1米。龛内正壁雕一佛二弟子像,右壁一菩萨像。佛像高0.5 米,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左右弟子及菩萨均风化严重。

图片

第3龛面宽1.12、进深0.41、高1.12米。龛内正壁雕一佛二弟子像,左壁一菩萨像。佛像高0.54 米,着褒衣博带式袈裟,结跏趺坐式。

图片

第4龛:龛形同第1龛。面宽1、进深0.78、高1.38米。龛内正壁雕一佛二弟子像,左右壁各一菩萨像。均风化严重,形象不清。正壁右弟子旁有题记:“德兄□张□如来主…… 令木丘□令和正年件骰……”。

图片

图片

第5龛:龛形同第1龛。面宽1.2、进深0.6、高1.06米。龛内正壁雕一佛二弟子像,左右壁各一菩萨像。右菩萨像旁有“…… 菩萨主张欢侍佛”题记。

图片

第6龛:龛形同第1龛。面宽1.17、进深0.49、高0.97 米。龛内正壁雕一佛二弟子,左右壁各一菩萨,均风化严重。

图片

3.其他遗物

在洞窟内现存北齐佛头一件,高0.4、宽0.3米。佛头肉髻低平,面相浑圆,属典型北齐样式(图一一:1)。此佛头原在石窟东北面寺垴伽兰庙内,身体部分埋在武源村里。

图片

二 响堂寺石窟

响堂寺石窟坐落在榆社县城西南约5公里的庙岭山。由县城向西南,涉漳河,至小杜余村。村西有一条东西向的冲沟,沟尽头即达庙岭山南坡山腰的响堂寺。寺院早已倾圮,现存残垣断壁。根据遗迹可知,原大殿面宽三间,后壁依山岩垒砌,殿前有围墙、山门和石阶。现存石窟共有二窟和一处摩崖造像,摩崖造像在大殿明间后壁依山崖雕造,是殿内供奉的主尊佛像。第1窟在大殿东次间的东壁崖面上,第2 窟则在寺院东侧崖面上(图一二)。因石窟造像在大殿内,比较隐蔽,故造像保存完好,雕刻亦十分精致。1965年被列为山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1.洞窟

第1窟: 平面略呈方形,四角攒尖顶,三壁前设低坛,前壁略宽且有弧形,宽2.73、后壁宽2.36、进深2.37、通高2.42米。窟内四壁均微内倾(图一三:上)

图片

窟门:圆拱龛形,宽0.96、深0.3、高1.08米。上有尖拱门楣,门楣上方右侧雕凿2个小龛,风化严重,龛内各雕一坐像,从轮廓龛似为交脚菩萨。

(北)壁:壁面正中坛基上雕一佛。佛像高1.34、坐高0.9米。素面馒头状高肉髻,发髻平展,中无分叉。面相丰圆,眉眼细长,嘴角上翘,微含笑意。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图一四:2、图二三)。佛身后有舟形背光和圆形头光,头光内饰莲瓣。舟形背光外缘为火焰纹,内匝正中为一莲花化生,两侧各有三朵莲花和二身飞天(图一五)。佛左右坛基上各凿一半月形凹槽,系安置圆雕胁侍像之用。现从遗址中清理出一身圆雕菩萨像,像底座亦呈半月形,尺寸与凹槽相合。故该像原为窟内正壁胁侍。菩萨像头已不存,现高0.58米。双肩上有圆饼装饰,左手持锁状物;右手持一莲蕾。跣足立于座上(图五:2,图一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正壁满雕千佛小龛,龛作回拱形,无龛楣,龛内均雕一坐佛。

左壁:壁面正中上下各开一圆拱形浅龛。

下龛面宽0.72、进深0.1、高1.05米,无龛柱和龛楣。龛内雕一立佛,高1.05米。形象服饰与正壁佛相同(图一四:1、图二四)

图片

图片

上龛面宽0.51、进深0.08、高0.53米。无龛柱,有尖拱龛楣,龛内雕一坐佛。佛像高0.34米,面相、发髻同下龛。结跏趺坐于方座上(图一四:3)

图片

壁面满雕千佛小龛,龛形和佛形象同正壁。壁面右下方有一唐代补凿小龛,龛作尖拱形,龛内雕一佛。龛左为供养人题名;龛右为纪年题记“永淳二年(683年),佛弟子仓君正施布丘端正息妻李造像一区,今得成就,合家供养佛时”。

右壁:壁面正中下方依壁雕立佛一身,形象与左壁立佛同,近年为不法分子所盗凿。上方开一圆拱浅龛。龛内雕一坐佛,高0.4米。形象、服饰同左壁上龛佛。结跏趺坐于方座上(图一七)

图片

壁面亦满雕千佛小龛,龛形和佛像同正壁。

前壁:满壁雕千佛小龛,窟门右下方壁面有唐代续凿的5个尖拱形小龛,内各雕一坐佛。

窟顶:顶心雕一朵大莲花,七瓣宝装式,四披无雕饰,明清时期彩绘花卉图案。

第2窟:平面方形,四角攒尖顶。前壁略宽,2.1米;后壁稍窄,1.87米。进深1.78、高1.7米。窟内无任何雕饰,窟门为圆拱形,上架石板以供出入(图一三:下)

图片

2.摩崖造像

摩崖造像直接依崖面雕凿而成,为一坐佛,佛像坐高2.6米。衣纹突起,似贴泥条样式紧裹身体,结跏趺坐于仰莲台上。舟形背光外缘为火焰纹,内匝为七佛二飞天(图一八、一九)

图片

图片

三 单体石造像

榆社县化石博物馆现收藏一件单体石造像,雕刻较精,故作介绍。石造像原存云簇镇桃阳村,后移入馆内,石质属黄色沙岩,造像头部与身体断为二截。

佛头高0.41米,馒头状高肉髻,面相长圆清瘦(图一一:2)

图片

佛身高1.53 米,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裙摆呈八字形展开。左手下垂,手执锁状物;右手上举,施无畏印,身体修长。后有舟形背光,外缘火焰纹,内匝雕双层化佛。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图二二)

图片

四 石窟开凿年代的推断

圆子山和响堂寺石窟因洞窟本身没有开凿造像的纪年铭记,方志等史籍中也没有明确的记载(圆子山石窟,方志中没有明确记载。《光绪·榆社县志》卷仅记“武源,在县西北二十里,地邻通衢,有小山敝之。”响堂寺石窟,该志卷一记载:“在县西南十里,监生李兴隆独力全建。”但无洞窟开凿的有关记载。),因此关于洞窟的大致开凿年代,只能依照与其他石窟的比较,以及洞窟内题记所能提供的信息进行推断。

1.圆子山石窟

圆子山石窟的洞窟形制为方形,覆斗顶,三壁设坛式。这类窟形最早见于北魏晚期的石窟中,如炳灵寺北魏洞窟126、128和132窟(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炳灵寺文物保管所《中国石窟·炳灵寺石窟》,文物出版社1989年);敦煌莫高窟西魏洞窟149 窟(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一),文物出版社1981年》);麦积山西魏洞窟44窟(天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中国石窟·麦积山石窟》,日本平凡社1987年)。覆斗顶样式在中原北方地区也始于北魏晚期,如巩县第5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石窟·巩县石窟寺》,文物出版社1989年),渑池鸿庆寺第2、4窟(龙门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学考古系《中国石窟·龙门石窟(一)》,文物出版社1991年。该书载李文生《渑池鸿庆寺石窟》一文),高平石堂会石窟(石堂会石窟共有北魏洞窟3个,皆覆斗顶,三壁三龛),左权石佛寺石窟(李裕群《左权石佛寺石窟与“高欢云洞”石窟》,《文物》1995年第9期)和太原天龙山东魏洞窟第2、3窟(李裕群《天龙山石窟调查报告》,《文物》1991年第1期),北齐、北周和隋唐已十分流行。因此,圆子山石窟的开凿年代上限不会早于北魏晚期。

圆子山石窟的造像组合为一坐佛、一立佛和一倚坐佛。而倚坐佛始见于云冈昙曜五窟中的第19窟。河西地区的北魏早期石窟也较多见,如金塔寺石窟(甘肃省文物考古所《河西石窟》,文物出版社1987年),敦煌莫高窟第268窟,敦煌莫高窟最早一组洞窟,即268、272和275窟,主尊佛像分别为倚坐佛、交脚佛和交脚弥勒,均是以弥勒为主尊的洞窟。到北魏晚期以后,三佛中较多地出现倚坐佛。这种组合的三佛可以解释为三世佛。另外圆子山洞窟窟顶藻井雕一朵莲花,四披雕飞天,这种题材布局亦为北朝晚期石窟所习见,如龙门石窟北魏诸窟,太原天龙山东魏第2、3窟,左权石佛寺石窟,南响堂北齐洞窟第7窟等(水野清一、长广敏雄《响堂山石窟》,京都、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1937年)。因此,圆子山石窟的造像题材及题材布局主要反映了北朝时期的特点,其年代不应晚于北朝晚期。

圆子山石窟的造像时代特征比较鲜明,佛像和菩萨像身体单薄,具有明显的秀骨清像的造型特点。佛像头均凿毁,但从现存菩萨像的长圆面相看,佛像头部特征应与桃阳村所出单体石造像佛头一致,这种面相长圆,下颏略显丰腴的样式与北魏云冈三期洞窟和龙门石窟佛头完全一致。佛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裙摆宽博,覆于座前,呈八字形斜向展开的样式,是北魏晚期最为流行的。这种样式到东魏时期才出现较大的变化,如太原出土的东魏兴和二年(540年)佛像,裙摆呈水平状展开(郭勇《山西太原西郊发现石刻造像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3期)。昔阳出土的东魏武定六年(548年)佛像,出现肉髻低平,面相浑圆,具有北齐造像特点,裙摆亦呈水平状展开(翟盛荣、杨纯渊《山西昔阳出土一批北朝石造像》,《文物》1991年第12期)。山西平定开河寺石窟东魏武定五年(547年)开凿的第2窟,佛像身体出现明显的丰壮趋势,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衣纹单薄贴体,裙摆短,呈水平状展开(参见拙文《山西平定开河寺石窟》,《文物》1997年第1期。该石窟共有3窟。第1窟开凿于北齐河清二年,563年,第3窟开凿于北齐皇建二年,561年)。毫无疑问,就佛像样式而言,圆子山石窟佛像应早于东魏武定年间。菩萨像的宝缯样式颇具特色,宝缯先上翘,再打折下垂。这种样式也是龙门石窟北魏菩萨像常见的。飞天披巾从双肩绕过,后扬成双尖环状。这种样式在龙门北魏石窟中也较多见,东魏以后则极罕见;在西部地区的敦煌石窟中则于西魏时期流行。飞天的身体明显呈修长清瘦状,已近似变形。这种样式亦普见于云冈石窟第三期洞窟中。因此,圆子山石窟的佛像、菩萨像和飞天主要表现出浓重的北魏晚期的特征,其年代应相近。

上述三个方面特征的比较,圆子山石窟的开凿年代定为北魏晚期是比较合适的。又圆子山石窟有三处提及供养人的官职,即“毋昌令”、“乡郡太守”、“新兴太守”。“毋昌令”已不可考。“乡郡”,据《魏书·地形志上》记载:“乡郡,石勒分上党置武乡郡,后罢,延和二年(433年)置。”《隋书·地理志中》记载,乡郡“开皇初郡废,十六年(596年)置榆社县。”可知乡郡之设置主要在北朝时期,隋初即废置。

“新兴”郡,《魏书·地形志上》记载:“永安郡,后汉建安中,置新兴郡。永安中,改永安郡。”永安为北魏孝庄帝年号,共三年(528~530年),则新兴郡应是公元530年前的建置。从题名看,供养人官职皆实授而非北朝时期冠以“假”或“前”之类的假官。所以,圆子山石窟开凿年代的下限可以断定为530年。

根据上述石窟特征和造像题记的分析,圆子山石窟大致开凿于520~530年间。圆子山摩崖小龛造像特征与洞窟相似,又第5龛供养人题名“菩萨主张欢”也见于洞窟供养人题名中。因此摩崖小龛与洞窟的开凿年代大致相仿。

2.响堂寺石窟

响堂寺石窟的洞窟形制为方形,四角攒尖顶。四角攒尖顶的样式最早见于北魏晚期的石窟中,如山西高平羊头山石窟,共有北魏洞窟8个,均作四角攒尖顶(羊头山石窟是晋东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石窟,笔者曾作过详细考察,材料待刊)。平定开河寺东魏、北齐洞窟亦相同(参见拙文《山西平定开河寺石窟》,《文物》1997年第1期。该石窟共有3窟。第1窟开凿于北齐河清二年,563年,第3窟开凿于北齐皇建二年,561年)。西部地区石窟这种窟顶样式出现略晚,如麦积山石窟西魏、北周洞窟比较流行,著名的北周洞窟上七佛阁即是如此。固原须弥山石窟则始见于北周时期的小型洞窟中(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须弥山石窟》,文物出版社1988年)。隋唐以后这类洞窟则较少见。因此,就洞窟形制而言,响堂寺石窟的开凿不应晚于隋代。

响堂寺石窟的造像特征与圆子山石窟相比,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佛像均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裙摆宽博,呈八字形斜向展开。菩萨像披巾下垂于膝,分别上搭另一侧手肘,再沿身侧下垂,左肩斜披僧祇支至右胁以及裙摆外侈的手法与圆子山石窟菩萨完全一致。这一切可以说明响堂寺石窟的开凿年代与圆子山石窟接近。又二者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如佛像面短而浑圆,与圆子山菩萨像长圆形和桃阳石造像有明显的区别。面短而艳,这是北齐造像流行的样式。而响堂寺石窟造像似乎可以看出向北齐样式变化的趋势。因此,响堂寺石窟的开凿年代应略晚于圆子山石窟,但年代不会相去太远,约在北魏晚期至东魏时期。

响堂寺摩崖坐佛面相丰圆,颈粗短,上饰三道肉纹线,这与窟内唐永淳二年(683年)佛像十分相似,故摩崖造像亦应开凿于唐高宗时期(650-690年)

五 结语

圆子山石窟和响堂寺石窟规模均不大,有造像的洞窟各有一个,应是地面寺院的附属体。从圆子山石窟造像铭记看,石窟是由地方官吏、僧侣以及民间邑社善信出资开凿的。响堂寺石窟虽无铭记可作凭依,但亦应是民间僧俗善信所为。二处石窟造像雕刻水平较高,技艺精湛,不失为北朝石窟造像中的佳作。从造像样式看,这二处石窟主要受到来自云冈和龙门石窟的影响,而造像的某些特征,如菩萨像的服饰左肩斜披僧祇支至右胁;披巾敷搭双肘再沿身体内侧下垂的样式以及洞窟作四角攒尖顶式,显示了与晋东南地区北魏洞窟较多的一致性。因此,榆社石窟造像更直接的影响来自于晋东南地区的石窟寺,以后再影响到太原天龙山石窟。

自北魏以降,中原北方地区佛法大盛,开窟造像之举层出不穷。北魏平城的云冈石窟和洛阳新都的龙门石窟均为皇家所经营,而山西晋中和晋东南地区正是沟通二京的重要通道,因而受到二京地区佛教的影响,这一沿线出现了较多的石窟寺院。由于这一区域石窟寺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做得不多,发表材料极为有限,所以榆社二处石窟材料的披露,无疑为研究这一区域的佛教和石窟造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