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神内耗的时代,谁“杀”了年轻人的爱情?

 视觉志 2022-08-05 发布于山东

监制 | 视觉志

作者 | 小漫

当下年轻人向往爱情,疯狂磕CP,但又不愿谈恋爱。

他们信奉“智者不入爱河”,自诩人间清醒。“为情所困”,仿佛成了当下的贬义词。

有数据显示,中国单身人口超过2.4亿。

脱单难、不想结婚,成为许多年轻人的现状。

今天视觉志全新对话栏目《学者答疑》第二期,我们邀请了史秀雄Steve老师,一起聊聊年轻人的爱情困境。

是什么让年轻人的爱情越来越困难?

高房价、压力大的时代,我们该如何相爱?

Steve:今天年轻人的生活,其实是分成线上跟线下两个部分,两者表现出的人格截然不同。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行为的底层逻辑是获得认同和关注。

因此线上那种“墨镜一戴,谁也不爱”的状态,更像是一种人设展示,具有表演性——

我们渴望看上去独立自强,完美而没有弱点,谁也不依附,像爽文大女主。

但人的本能,是与人建立情感连结,这是刻在基因里的特质。

正因为我们假装酷飒的外在形象,与内心需求不符,才会呈现出割裂的矛盾感。

Steve:首先这还是“互联网流行人设”的问题。

经常去寻求爱情、参加聚会,可能让人觉得你很孤独、情感匮乏,而高冷、不需要任何人的状态,看上去似乎比较酷。

但如果年轻人被社交媒体的这套逻辑主宰,拒绝主动,从而错过许多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机会,我觉得还挺可惜的。

其次,“主动”本身意味着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现在年轻人普遍生活压力比较大,被经济焦虑裹挟。

当人在焦虑的情况下,就不会那么想做浪漫的事情了。

Steve:现在的年轻人是缺失情感教育的,所以找对象成了一件“抄作业”的事情。

像是每个人都选择了同一套打分系统,身高、学历、薪资等因素,成为了统一的加分项。

这种 Excel 表格看上去很理性,其实它并不理性。

因为爱情是主观的,两个人是否亲密,可能一定程度上与伴侣的学历、条件、背景等有些许关系,但并不绝对相关。

比如,爱上与你不是同一世界的人,也能打开你的视角,带领你探索不同的生活方式。

如果只有经济条件上的契合,缺少情感上的亲密,短期看来好像能过日子就行,但是长期关系和婚姻是日复一日的相处。

两个人感情好会让很多事情容易1%,让很多选择和行为的建设性增加1%,而我们都知道1.01的365次方等于37.78。

这就是为什么excel打分表格看似理性,其实反而是脱离客观现实的。

现在年轻人更在意经济上的匹配,也反映出大家生活比较辛苦,相对压力比较大,不得不以这样的方式去筛选爱情。

当大城市的年轻人被房贷、工作等压力紧紧捆绑,爱情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就越来越小。

我们表面上追求的是爱情,实际上做的却与爱情越来越不相关。

这是经济、就业形势造成的困境,怪不得年轻人。

Steve:社交媒体有一种属性——极化。它会极端化人们的观点,因为只有极端的观点,才更容易被看见、激起讨论。

谈到亲密关系,什么观点最犀利最极端?

显然是简单粗暴的分手、离婚。

如果是线下,比如倾诉者是你的姐姐、侄女,你会看到婚姻充满复杂性,有许多艰辛牵绊在其中。

你明白其中的难处,便不会得出非黑即白的结论。

隔着互联网,看客们体会不到当事人的情感和矛盾,很容易用霸气的“劝分”显得自己酷飒、洒脱,大家也习惯为这样的姿态鼓掌。

事实上,如果问题可以通过简单的分手来解决的话,那它就一开始不会是个难解的问题。

Steve:如果说谈恋爱的话,我觉得大学是最佳时间,因为亲密关系,也是一堂至关重要的课程。

在亲密关系里,你能学习如何表达自己需求,如何准确理解他人需求,如何沟通、维护关系。

这些能力,在你步入社会以后,维系家庭、朋友、同事等关系时都极其重要。

但如果你说大学谈恋爱,通往的只有婚姻,那我不赞成。

因为大学阶段,你还不够成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

我的咨询案例里,很多伴侣是彼此的初恋,直接结婚生子,数年后发现过得不是想要的生活,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所以我建议年轻人多谈恋爱,但不要着急结婚,等你看清自己、学会处理关系、各方面真正独立后,再考虑婚姻。

Steve:秀恩爱这件事情,如果只是自己秀着玩,那没什么问题。

只是现在的社交媒体上,夹杂太多的表演性质,许多人其实不是在谈恋爱,而是在表演。

如果约会的重点变成了拍照发朋友圈,而不是两人的感情交流,这是非常遗憾的。

奶茶、烤肠的这些梗编出来以后,或许是给了年轻人更多秀恩爱的表演脚本。

但实际上,关系质量的好坏,与上面的这些完全没有必然联系。

因为任何人都可以复制十根烤肠、一杯奶茶的剧本,但是让关系变得亲密的,不是这些模板化的东西,而是那些只属于两个人的,发自内心的自然情感体验。

Steve:我很少去评论明星的爱情,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它的完整真相。

我们站在外人的角度看一段婚姻,很难看清所有的细节,更难以窥得其本质。

因此探讨这些话题,主要是给大家一个借口,去聊一聊天。

如果我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会告诉他不要看这些,你要多谈恋爱,去了解自己、理解他人,这样你学到的东西,会比在网上聊那些话题多得多。

营销号宣扬明星离婚的新闻,是为了利用你的关注挣钱。

别用自己宝贵的时间,去为他人贡献一个阅读数据。

Steve:对于互联网,我的态度一直很矛盾。

我一方面觉得它确实有很明显的价值和功能性,另一方面又觉得它带来太多负面影响。

不仅是谈恋爱,现代年轻人在处理社交关系时面临的困境,大多归咎于社交媒体。

我们与人建立联结,是基于内在情感驱动,比如我真心喜欢TA,愿意跟TA待在一起。

而今天的社交媒体非常强调外在的驱动,比如我做这件事情拍照发出来是否有人点赞。

社交软件的点赞设计,是对现代人的一种即时奖励,你不自觉被这种外在的奖励驱动。

结果就是,我们的内在驱动力越来越薄弱,我们愈加追求他人的认可,而变成一种表演式的交流,跟自己的内心所需背道相驰。

长此以往,导致的结果可能就是抑郁。

去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发布过一份“国民心理健康蓝皮书”,里面提到中国青少年抑郁的比例是24.6%,重度抑郁为7.4%,这个比例非常高。

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容易抑郁?

或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的本能是做自己,而当你说话言不由衷、外在追求和内在体验不停拉扯时,你便很难对自己产生认可感,也会不断叩问存在的意义。

Steve:首先有条件的话,我蛮鼓励大家去做心理咨询。

通过心理咨询梳理你的创伤,再尝试修复,这会对你的心理健康带来较大的积极影响。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到,原生家庭的创伤是不可避免的。

所有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任何父母都会犯错,伤害到你。这不是你的错,不是说你经历了错误的对待,你就是一个不好的人。

现在的你,也已经长大,逐渐跟父母脱离。我们跟父母的关系,也需要进化。

不要停留在小孩子的角色里,你已经变得强大,有能力解决问题、保护好自己。

最后,希望我们也能看到父母的局限和脆弱,父母不过是普通人,也守着自己的遗憾和痛苦。

如果你总认为父母是欠你的,那么你很难包容和理解他们,也越发难以看到他们的不足和局限。

这种姿态,也会出现在你的婚姻关系里——你认为丈夫/妻子没有做到满分时,就会认为被亏欠,从而产生恨意,拒绝考虑TA的能力和感受。

如果你能看见父母的脆弱,理解他们的不足和局限,相应的也就能在和伴侣闹矛盾的时候以这样的视角看待伴侣,从而产生更多的同情与宽容,而不是怨恨和愤怒。

看到他人的局限,对他人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你的世界会更加宽阔,你对自己也会更加温柔。

Steve:伴侣之间的吵架,不该被妖魔化。当你跟伴侣的情感牵绊很深时,一旦发生矛盾,你们的情绪唤起也会很强。

强烈的情绪背后寄托的是强烈的渴望和在意,炽热的感情本来就容易烫手。

比如我跟我太太在刚恋爱的那几年,因为很爱彼此,一吵架就会情绪波动很大,迫切需要对方理解自己。

为了避免情绪激动时的话语折损感情,两人可以在平静时,先达成共识:

万一哪天冲突爆发,哪些话不能说,我们的底线在哪里?如何以两人都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愤怒?吵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底线的吵架。

吵架也是一次深度交流的机会,当吵完架,和好后的两人也可以复盘一下,明确各自的界限和态度,加深双方的连结。

Steve:我跟我太太在一起之前,对婚姻这个概念挺怀疑的,也没法说服自己去尝试。

但我跟她建立很深的亲密关系后,我发现婚礼像是爱情的一种表达,是你将自己真挚美好的情感体验,向所有人分享的过程。

情感生活是私人化的,而婚姻则给了我们一个契机,用大家都能听懂的语言,向所有人描述和分享你们感情的美好和甜蜜。

今天很多年轻人反感婚姻,或许他们不是在反抗婚姻本身,而是在抗拒家庭和社会对我们强加的一种期待。

而我的建议是把爱情和婚姻看做是两个人表达自我的平台,你们是什么样的人,就去塑造什么样的关系和生活方式。

Steve:如果要对比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可能东方文化更强调集体主义,鼓励你的行为和动机,是为他人而付出。

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对于爱情的描述非常有限,极少数的爱情故事像《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都包含悲剧性,社会责任和家庭利益像两座大山,个体的爱情体验被挤压得几乎没有存在空间。

西方文化则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在体验,你约会、交往伴侣,不是为了家庭,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比如基于家庭层面的催婚、相亲,便是中国文化独特的产物。又比如择偶标准上,国人更看重背景条件和人脉资源,但是西方人很看重性格好不好,有没有幽默感。

东西方两种爱情文化,没有好坏之分,我们不能脱离语境去看待问题。

现在的年轻人跟大家庭之间,依旧有很多依赖和牵绊,比如存在着婚后需要父母照顾孩子等现象。

但目前我们正处于一个动荡的时代,许多旧观念在消亡,许多新模式在生长。

现代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权,或许我们可以在中西方文化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既能取悦自我,也能适应我们的社会和传统文化,这需要我们这代人去碰撞、积淀,形成全新的集体共识和价值体系。

《伦敦生活》里有句台词:“弱者不擅长爱,做一个浪漫的人需要满怀希望。”

现代都市里,谈论爱情近乎是一种勇敢——它需要你撕开面具、暴露软弱、承认期许。

爱情本身,便是勇敢者才能触碰的光晕。

愿你哪怕跌落云端,结痂脱落后,依旧勇敢期待、积极回应、始终珍视爱情。

就算当下爱情尚未抵达,也不必沮丧。

大多时候,我们渴求的爱人,不过是想成为的理想自己。

先学会爱自己,再去迎接生活中的怦然心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