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哇!是蒙娜丽莎呀!

 历史挺酷 2022-08-05 发布于河北

还不赶紧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幅世界级的名画

这幅画有的来头可不小

作者用了十年的时间才完成这幅作品

曾有位意大利人不惜冒险从巴黎卢浮宫将其偷出

画作被安全送归回法国后

法国还将全国商品降价40%表示庆贺

从此,这幅失而复得的这幅画作

稳稳坐上了法国国宝的位子

传言戴高乐每当心情烦躁

就去卢浮宫欣赏这幅旷世画作

回来后就啥烦恼也没啦

英国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此画也是喜爱不已,还为此收藏了四幅赝品

是不是很期待了

或许你已经猜出了

没错这幅画就是

不好意思放错了

是这幅

作为微信的资深用户

谁还没有些表情包呢!

著名的《蒙娜丽莎》成为了表情包的中流砥柱

不过,《蒙娜丽莎》到底是怎么被创作的

让我们一起去八卦一下吧

话说

1504年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意大利天才画家——莱奥纳多·达·芬奇

被邀请到了当时佛罗伦萨皮货商人佐贡达的家中

要为他年轻的妻子绘制一幅画像

那时的乔康达夫人刚刚丧子

她一直处于哀痛之中,闷闷不乐

达芬奇在作画时请来音乐家在旁边演奏优美的乐曲

使得蒙娜丽莎保持愉快的心情

以便从容的绘下当时的面部表情

达芬奇细致描绘和捕捉蒙娜丽莎表情中微妙的内在情感

并在其中寄托了自己的审美理想

画中蒙娜丽莎含而不露的笑容显得深不可测

因而被称为“神秘的微笑”

借助显微镜观察油画中蒙娜丽莎的眼睛

会发现肉眼看不出来的微小字符。

她绿褐色的右眼球上画有黑色的LV字样

很明显这是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姓名首字母

 x 光照射画像

会发现蒙娜丽莎嘴部涂了40层颜料

这是作者涂在手上再画在上面的

一层颜料要几个月才能风干

也就是说,达·芬奇花了10年功夫

才画好蒙娜丽莎的微笑!

但是

蒙娜丽莎之所以如此出名

不仅因为其高潮的绘画技艺

主要还是因为

这幅画作在世界绘画史乃至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什么样的地位呢?

达芬奇用他的科学与艺术才华

将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

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

成功地塑造资本主义上升时期

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当时的意大利随着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城市的兴起与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现实生活的悲观绝望态度

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

而这些倾向是与天主教的主张相违背的

于是

意大利的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

他们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

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

达芬奇便是这些人的代表之一

《蒙娜丽莎》便是达芬奇用来表达自己主张的作品

包括达芬奇这些人的行为后来被称作“文艺复兴运动”

他们反对天主教的神权地位及其虚伪的禁欲主义

主张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核心

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

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因此“文艺复兴”并非单纯的古典复兴

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对比下图,你就会发现

他们反对古板生硬的宗教绘画

开始创作赋予人文精神的作品

不得不承认还是后者更好看些


中世界绘画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

同时

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乔托

有一幅名为《哀悼耶稣》的画

对比中世纪的《哀悼耶稣》

我们会发现虽然两者讲的都是同一个故事

但表现手法大有不同

这两幅画讲的是耶稣已经死去了,众人在哀悼他

但在中世纪的这幅画上

我们看到圣母面无表情的抱着儿子耶稣

众门徒也没有作为人应该有的感情

再来看乔托的这幅

圣母显然哀痛不已

她抱着自己的儿子,仿佛在唤他起来

圣约翰张开双手,面目悲伤

好像在问为什么会这样

画作上方的天使正在哭泣

就连树木也悲伤的死去了

这是人死之后理所应当的哀悼情景

在这幅画中,耶稣是一个死去的人

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神

更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地人文主义精神

知识卡片

文艺复兴的背景:

 1)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著名的工商业城巾。在激烈的竞争中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他们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财富。  

3)教会严格控制着文化思想的发展。  

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核心:人文土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代表人物:  

1)薄伽丘: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文学家,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作者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2)但丁和彼特拉克:他们和薄伽丘一起被誉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但丁在他的长诗《神曲》中,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是《歌集》,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3)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