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若问古今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

 涛儿—taoer 2022-08-05 发布于辽宁
图片

若问古今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

图片
“洛阳两古钟,东西相和鸣”。千百年来,每当月白风清之夜,白马寺僧人撞击大钟,十几公里之外的洛阳城钟楼上的大钟也会应声而鸣,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古都的过往。

洛阳,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因水而得名。这座黄河上的古都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1500多年的定都史。在黄河母亲的哺育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洛阳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千年古都。
图片

古都洛阳

《说文解字》中记载:华,荣也;夏,中国人也。“中国人”这个词最早指的就是河洛一带的居民。司马迁也在《史记》中有云:“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其中,“河”即黄河,“洛”即洛河。

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核心,而洛阳则是河洛文化的发源地。

图片

洛河流域

隋唐时代的东京洛阳与西京长安称为“两京”。隋炀帝以百万民工凿通以洛阳为中心,南达杭州,北至涿郡,举世闻名的南北大运河,把江淮河海四大水系沟通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内河航运系统,江南、山东、河北的商品可以通过水运经黄河进入洛阳,一时间“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这对加强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起了重要作用。兴水利,使得洛阳一跃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图片

隋朝大运河

繁荣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激发着这座城市的文化思想碰撞。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于此;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的产生、发展以及传播都与洛阳有着密切联系;班固《东都赋》和张衡《东京赋》都在夸赞洛阳的人文礼乐和制度建设的完备。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四大发明,被誉为中国古代科技宝库中的“四颗明珠”。其中,造纸术成熟得最早,是在东汉建都洛阳时期。造纸术的发明改变了中国人的书写方式,使中华文明前进了一大步。

西晋时期,洛阳文学家左思构思十年,写成脍炙人口的《三都赋》。《三都赋》写得传神,人们争相抄阅,使京都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这造就了中国文学史上“洛阳纸贵”这样一段美谈。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作为十三朝古都、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灿烂的历史文化是洛阳向世人展示的魅力所在。在“二十五史”中,“洛阳”二字出现3549次,留下了辉煌壮丽的篇章。丝绸之路与大运河交会相融,“五都荟洛”、龙门石窟等世界文化遗产熠熠生辉......历史名城、千年文脉、山水旖旎、诗情画意。洛阳,有满满的“中国故事”要讲。
图片

主播丨张伟华

审核丨陈锐

监制丨樊弋滋

统筹丨罗景月 杨晶

文案、责编丨孟京

美术设计丨杨桦 赵墨

音频丨张玉峰

校对丨李莉

参考文献丨《古都洛阳的城市发展与变迁》

《洛阳历史地理研究》《古城洛阳之历史地名变迁》

中国水利报社新媒体中心( 影视制播中心 )出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