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人登台,让“侥幸”无所遁形 ——给家长的第125封信

 张树驹工作室 2022-08-05 发布于广东
张树驹教师工作室

人人登台,让“侥幸”无所遁形


给家长的第125封信

尊敬的家长:

您好!

在今天的早读课上,我布置同学们朗读并背诵《青山处处埋忠骨》的第七自然段。一下子,课堂上书声琅琅,我也拿起新到的班刊大声朗读——利用公家的时间,多读一些教育教学类书籍,提升自我教育教学能力是一乐也。

当我读到张文娟老师的《人人亮相,让“侥幸”无所循形》时,我的眼前一亮:何不来个“照板煮糊”——有样学样呢?因为,从现在孩子们的表现看,部分同学在一个学期的多次考试中明确了自己在班中所处的位置,好像有种“很难进步了,不如乐得清闲”的感觉,找不到奋斗的动力。此种情况,在班中存在了一定的时间,我也在积极寻找着各种方法,背诵,我也经常用,但孩子们的想法是:老师一般只叫举手的,我不举手,老师就不会叫我背诵了;第二种想法是,就算老师是抽查的,全班56个同学,怎会抽查着我呢?就算抽查了我,我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老师为了赶上课的进度,肯定会不了了之的。

基于此类“侥幸”心理,许多孩子就成了心理上的“南郭先生”。我认真拜读了张文娟老师的文章,决定用上两节课,来一个全面的“人人登台亮相”的背诵,煞一煞这一股歪风!

“人人登台?”许多同学都在小声地说,“我信你个鬼,您这老师坏得很!”所以,几个小家伙都不怎么重视,一如既往地分心,一如既往地左顾右盼。当时间至了八点二十分,我叫停读了二十分钟的同学们,“上台背诵,检验朗读成果的时候到了,人人都要上,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溜溜!”

“真的? 不是举手的形式?”

“不是抽签的形式?”

“真的要人人登台?”

孩子们一个又一个的问号冒了出来,满眼期待我所说的是假的,是吓唬他们的——狼来了在老师的口中也多次出现了。“哪位同学愿意先来?”我征求同学们的意见——从内心来说,我还是希望让有准备的同学带动全班的比、学、赶、超,弘扬正能量。惨啊!举手者只有五个人,许多同学都不敢看我了,他们用书挡着脸,企图来个“您看我不到,您看我不到……”的掩耳盗铃的行为。

“那我先叫举手的同学来个抛砖引玉——梓卿!”梓卿上台后,很流利地背了出来。“真好!这就是很真的同学!我们表扬梓卿!”

铭洋是第二个举手的,他的背诵也十分流利。“下面,我们一个个轮流上台……”我还没宣布完,台下一片哀嚎。

第一位,磨蹭着不肯上去,但在我严厉的目光中,他不得不上台——声不吭,零分。上台,就是来个实实在在曝光——懒散与投机倒把行为会让自己狼狈不堪。

第二位背得有些勉强,第三个顺利通关,第四个上台后就两个字“不会”……早活动连着第一节课,一个不剩,逐一上台,共有四个男同学上台后半个字都背不出甚至连上台的勇气都没有,有十个同学只背了一半。综观这些同学,都是在读书的时候想入非非,临近到自己上场时,还没有“临急抱佛脚”的行动,他们都在抱着“老师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上台的!大都是叫几个后再让小组长听背,我再来个乾坤大挪移和滥竽充数,肯定能混淆过关的!”

在全班同学们的注视中,孩子们的情况一一显示,无所循形。我们班推崇努力,努力的孩子值得尊重、值得表扬!我要表扬雨霏同学,雨霏同学不但十分流利地背了这一段话,还自告奋勇背了这一单元的五首古诗,声情并茂。

我要狠狠地表扬雨霏、梓卿、铭洋等一批做事有态度的孩子。我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会在给家长的一封信中宣传、表扬部分同学,我想告诉大家,努力,应该是一种常态,不是为了外界的物质奖励,而是源于对自我的要求——我是一个有态度的人,我是一个有追求的人,我是一个自律的人!

我还要告诉孩子们,人人登台的活动还会有很多很多,“侥幸”的心态要不得,努力,不会白费,努力一定会有意义的!

             您的朋友:张树驹

             202132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