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情稳住了!70岁前列腺患者中医药治疗1年后,病情稳定,症状大大改善

 京城御方堂中医 2022-08-05 发布于北京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很高。常发于中、老年男性,西方人远较东方人多见,已婚男性发病多于未婚男性,发病率高峰在70~90岁。我国的前列腺癌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前列腺癌的发病原因还不完全清楚,但与人种、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性激素水平有关。另外,日常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化学致癌物质、前列腺感染,可能与前列腺癌有关,同时,高脂饮食和肥胖等因素,也可能是前列腺癌的诱因。

前列腺癌临床可分为潜伏型、临床型、隐匿型根据癌变的浸润程度分为四期。病理表现主要是腺癌,可能血行转移至骨髓或肺、肝、肾等器官,也可能淋巴管转移至髂内、外及腹主动脉旁、纵隔的淋巴结,甚至到锁骨上淋巴结。

因前列腺癌临床症状多见为尿频、排尿困难、尿流变细、肉眼无痛性血尿等,隶属中医的“癃闭”“血淋”“劳淋”范畴。多因中老年正气亏虚,浊邪瘀血凝聚,阻于下焦所至。

今天,分享大家一位70岁老患者的前列腺癌治疗过程。

张某某、男、70岁,查体时发现前列腺占位,PSA、FPSA均升高,诊断为“前列腺癌”,行放疗、内分泌治疗 

01
       初诊

症状:胃脘胀满不适,食欲差,口干,口苦,睡眠可。大便不成形,小便正常,舌淡暗,舌下脉络迂曲,苔薄白,脉濡。

辨证:肝脾不和,瘀毒内结。

治法:调和肝脾,化瘀解毒。

处方:柴胡、黄芩、党参、清半夏、炒白术、枳壳、仙鹤草、生黄芪、郁金、香附、炮姜、苏荷梗各、炒枣仁、龙葵、生甘草等。

辨治要点:本病病位在“精室”,与肝脾密切相关。症见口干、口苦、纳差、胃满,符合“小柴胡汤”证,在选方时可用小柴胡汤加减。舌质表现为淡暗,舌下脉络迂曲,存在正虚瘀阻,用药时注意加用益气温中通脉之品,如桂枝、三七块等。 

02
         二诊

症状:患者服药后胃胀满、食欲有所好转。仍有口干。夜间汗出,睡眠可,大便溏,小便正常。舌暗红,少苔,脉濡。

辨证:肝脾不调,瘀毒内结。

治法:调和肝脾,化瘀解毒,软坚散结。

处方:制鳖甲、鸡血藤、柴胡、黄芩、子参、清半夏、仙鹤草、生黄芪、炮姜、桂枝、茯苓、乌梅、三七块、炒白术、枳壳、龙葵、地骨皮、浙贝母、佛手、生甘草。

辨治要点:患者症状有所好转,谨守病机,仍重点在于调和肝脾,化瘀解毒,软坚散结。久病及肾,往往兼有肾虚内热之象,所以,原方基础上加鳖甲、地骨皮以滋阴退热、软坚散结。龙葵通利下焦,解毒抗癌,现代药理研究有抗肿瘤功效。

03
         三诊

症状:服药后夜间汗出减少,口干好转,纳眠可,大便成形,小便频数,舌淡暗,苔薄白,脉濡。 

辨证:肝脾不调,虚热内停。

治法:调和肝脾,清虚热。

处方:制鳖甲、鸡血藤、柴胡、黄芩、太子参、清半夏、仙鹤草、生黄芪、桂枝、茯苓、乌梅、三七块、炒白术、枳壳、龙葵、骨皮、生甘草、益智仁、乌药。

辨治要点:选方药整体思路不变,因其出现小便频数,加用益智仁、乌药温暖下焦,固精缩尿

患者坚持服用汤药,一般情况良好,症状有较大改善,病情稳定。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