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作为自然的神奇造物之一,自古以来便被视为美丽的代言人。
其姿色之美,常被用于和美人相比,美人如花,甚至美人羞花;芬芳异香,还能从嗅觉上为人们提供精神慰藉价值。
香色兼备的花卉不仅以其实体点缀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在古代诗词书画和各式造物中留下了自己的一抹倩影......

宋 《海棠蛱蝶图》 故宫博物院藏
“蜀地名花擅古今,一枝气可压千林。”陆游口中的这种名花气势夺人,但唯有一个缺点让古今文人遗憾,宋代惠洪书中甚至将其列为“五恨”之一,张爱玲也引其为“人生三恨”之一,即,海棠无香。
说起海棠,首先要知道的是,古人口中的“海棠”,名目下的花卉不只一种,按现代植物分类学来说,古人说的海棠包括苹果属和木瓜属的几种花卉,甚至还包括秋海棠属的秋海棠等草本海棠。

清 华喦《海棠禽兔图》(秋海棠) 故宫博物院藏
据学者考证,我国最早关于海棠的文字记录出自《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其中的木瓜,很可能指的就是海棠类植物,不过此时更多的是被当做食物。
到了汉代,海棠甚至成为了一种被大规模栽培的果树,海被称为“柰”,同时,它也是皇家苑囿上林苑中的一种奇花异果。
几乎到了晚唐,它才被正式冠上了“海棠”之称,有位叫贾耽的宰相甚至在自己撰写的《百花谱》中称海棠为“花中神仙”。

宋 林椿 《海棠图》(西府海棠)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时,海棠的观赏价值才因文人士大夫的推崇而受到广泛认可,北宋的王禹偁还曾为商山海棠作了一首长诗,称其“春里无勍敌,花中是至尊”。
而其中最痴迷者当属苏轼与陆游,苏轼为海棠挥笔写下名句无数,如“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陆游则留下了不传之看花秘法——月下看荼醾,烛下看海棠......海棠明处看,滴滴万点血。
从诗中可见,苏轼陆游秉烛欣赏的海棠颜色嫣红,陆游甚至用“猩红鹦绿”来形容它的色彩,而这样的色泽在烛火映照下,自然更是鲜亮如血,不仅美得心惊,更容易引发剧烈的哀愁。

垂丝海棠
明代的《群芳谱》中择优选出了最美的“海棠四品”,即贴梗海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
海棠有四品,皆木本。
贴梗海棠,丛生,枝做磬口状,花如胭脂,五出,无香,以其花贴于梗上而名;
垂丝海棠,树生,柔枝长带,花色浅红,盖由樱桃接之而成,故花梗细长似樱桃,其瓣丛密而色娇媚,重英向下,有若小莲;
又有枝梗略坚,花色稍红者,名西府海棠;
有生子如木瓜可食者,名木瓜海棠。
虽有四品,然具有色无香。

其中的西府海棠美名尤盛,被宝鸡选为市花,《红楼梦》中描写怡红院时,便提到了它:
院中点衬几块山石, 一边种着数本芭蕉, 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 其势若伞, 丝垂翠缕, 葩吐丹砂。

清 孙温《红楼梦绘本》(怡红院) 旅顺博物馆藏
连“怡红院”名字中的“红”,都来自这棵“色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扶病”的西府海棠。
而《红楼梦》中还有多首吟咏秋海棠的诗歌。据古籍记载,秋海棠的来历也颇为不俗:
昔有妇人怀人不见,恒洒泪于北墙之下。后洒处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妇面,其叶正绿反红,秋开,名曰断肠花,即今秋海棠也。

清 邹一桂《白海棠图册》 上海博物馆藏
被众人吟咏的秋海棠还是其中珍品——白海棠。这些诗歌表面上反映着各个角色的不同才思,实际上暗示了他们自身的性格与命运。
黛玉写白海棠“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诗中满是女儿情思;宝钗写白海棠“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暗示其自持娴雅;宝玉则赞白海棠“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以称赞钗黛二人。

清 孙温《红楼梦绘本》 旅顺博物馆藏
到了现代,因为海棠土地适应性强又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许多园林布景中便用它来点缀增色。海棠宛如岁月不败的美人,从未褪色。
在海棠众多雅号中,有一号名为“解语花”。
此语来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的记载,昔年唐明皇与宠妃杨玉环在太液池共赏千叶白莲,朝臣和贵戚都叹羡不已。唐明皇却指着杨玉环对左右说道:“这比得上我的解语花吗?”

清 王素《长生殿》
按理说这个故事与海棠毫无关系,却为何会扯到海棠身上呢?这便要提到另一个与海棠有关的典故——海棠春睡。
宋代释惠洪《冷斋夜话》中还引了一段《太真外传》讲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
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
故事中唐明皇把带着醉颜残妆春睡的杨贵妃比作海棠,也正是因为海棠独有一番浓艳高贵的姿容,故而后人亦常用海棠比贵妃,海棠便顺理成章地接下了贵妃的【解语花】之称。

张大千《贵妃扶醉图》
自然,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意象,海棠也无可避免地被赋予了一些人格化特征。
虽然并非每种海棠都无香,但海棠无香这一事几乎成为了文人笔下的一典,许多人为之叹惋,据传石崇都曾对海棠叹息过:“汝若能香,当以金屋贮汝。”
但无香并不能成为它的致命缺点,反而被一些文人称赞“有仙风韵”。甚至在指摘海棠无香的讥讽面前,海棠粉陆游毫无退意,留下一句“常恨人言太刻深”。
海棠虽艳,却不俗艳,它艳丽无双,却又大气磅礴,浓烈逼人,尤像身份尊贵的绝色美人,铁粉陆游也为其写过:“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

连海棠的花期稍晚,在文人眼中都是一种“不争春”的高洁之举,元好问春天赏花看到海棠未开都要作诗一首歌颂海棠的品性: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在造物中,海棠自然也不会被人们忽视。
五代的徐熙曾绘有一幅《玉堂富贵图》,正是用了玉兰、海棠、牡丹等名字(有时含桂花),凑了一个“玉堂富贵”的响亮名称出来,这一组合也被后世沿用,成为了器物装饰上的一个经典主题。

紫檀卍字纹玉堂富贵四柱架子床(局部)

清 邹一桂 《玉堂富贵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再则,海棠形状特殊,其四瓣模样颇为精巧,又适合工匠发挥,故而海棠形便成为几何形状中的一种被固定下来,包括四瓣等长、两瓣等长两种形式,这也是海棠形象在造物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途径。
小到文房笔筒、香炉、花几造型、家具上的鱼门洞,大到园中铺地、窗格、亭台建筑设计,都可以融入海棠的奇妙造型。

清 剔红锦纹海棠式盘 上海博物馆藏

海棠亭
当然,还有一种就是比较直接的运用,如盆景种植、插花材料等。《长物志》中提到了给几种海棠排了序,还提到了秋海棠在秋花中最艳,而《遵生八笺》中讲瓶花,则细心地提到了秋海棠插花的水有毒。
而园林布景更是少不了海棠的丽色,拙政园至今还有一景名为“海棠春坞”,此处虽小,却清幽雅静,又有数株海棠在春时绽放。

苏州拙政园 海棠春坞
而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提到过的梅花书屋,花坛前植西府海棠,阶下种秋海棠,充分考虑到了春秋两季的景色搭配,更可见海棠在园林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