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县师范​五连冠【张常红】

 太行文学l苑 2022-08-06 发布于河南

(当年的林县师范)

太行之声音乐会五连冠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林县师范的最佳发展时期,八四年成立了安阳师范林县分校,招收初中毕业的好苗子进行正轨的中等师范教育。八五年,共青团林县县委书记李建梅组织有志青年来到师范宣讲“好男儿志在四方”,有于报生等人到校作报告,学生深受教育。

八五年四月,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团委、县教育局下发文件决定举行太行之声音乐会,歌唱祖国歌唱改革开放的歌咏比赛。接到文件我们立即召开会议,团委书记牛长青,音乐老师王白江及学生会干部参加,决定抽调各班优秀学生五十名组织林县师范合唱团,每天早上,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在学校礼堂排练,王白江老师最擅长组织集体大合唱,他的音乐天赋和二胡演奏水平不是一般,教导处为参赛的同学每人打印一份歌谱。歌声笑声回响在师范上空,演出活动带动了全校教学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不少老教师亲临现场观看,还提出了有益的建议,随着五四青年节的临近,一场紧密锣鼓的演出,鼓舞着全校师生。

演出头一天学校专门为合唱队召开会议,为他们鼓气呐喊,要求同学们振作精神鼓足勇气,唱出精彩,打响第一炮,临行前还专门为他们改善了伙食。

五四青年节是传统的中国青年节日,演出是在林县戏院举行,身着盛装的演员们白衬衣蓝裤子,红红的脸颊像盛开的鲜花,各行各业的演出队伍争相露相,戏院里座满了观众,一阵急促的铃声响了,主持人走上讲台宣布“太行之声音乐会开始”,县领导简短的讲话后是一阵热烈的锣鼓声,比赛徐徐展开,首先是文化馆组织的专业演出,他们的演艺赢得阵阵掌声。林县师范的节目排在第六个,我坐在台下,只见装容整齐,五十人的队伍,女生排在前面,男生在后面,指挥王白江缓步走向台前,虔诚地鞠了一躬,悠扬的脚踏琴声响起来,阵阵歌声迎来,台下热烈的掌声,歌声一浪高过一浪,随着指挥棒的高低起落,仰扬顿挫,唱的婉转有力,让人入神。他们唱出了一代青年的豪情壮志,唱出了红旗渠传人的士气,唱出了八十年代年轻一代的热情奔放,唱出了龙凤山的气魄,自然掌声不断,虽然已经落幕,我们仍然沉浸在歌声中。

最后主持人宣布演出结果时,全场鸦雀无声,第六名、第五名、第四名……第一名林县师范,全场沸腾。前后一个月的紧张排练,积极的奉献结出了丰硕成果,作为校领导我登台领奖,奖状尽管就是一块玻璃板,但那是全校师生的荣誉啊!之后我和全体演出人员合影,这张照片几十年来时时带在身边!

从一九八五年开始,每年都要组织全县青年参加太行之声音乐会,师生积极性很高,学校的声誉在社会上受到很大反响,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师生文艺活动的开展,对学校音体美教学有很大的促进。各班文体活动蓬勃展开,歌声笑声响彻在龙凤山天空,带动了教学和各项工作的进展,我记得当时任团县委书记的是李建梅和栗旺生同志。直至八九年连续五年林县师范保持第一名,称之为五连冠。

九零年安阳市教委首次组织中等师范文艺会演,我们积极准备抓紧排练,记得会演当天我带着演出的同学早上八点前来到安阳市教委办公楼前,惊动了局领导和机关人员,“林县师范已经到了!”师训科的同志及时接待我们,走进了中原宾馆礼堂,同学们高兴万分,登上宽敞的舞台,明亮的灯光,一切都是第一次,经过短暂的化妆准备,彩排开始了……

当晚安阳一师、二师、滑县师范、林县师范四个代表队表演了精彩节目,不论是舞蹈、合唱、戏曲等,展现了安阳中等师范师生的风采,台下响起了一阵阵热烈掌声,最后获得表演一等奖的是一师,演出质量一等奖的是二师,滑县师范荣获乡村师范一等奖,我校的节目也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分别获得三个二等奖,当夜我们披着星星回到林县,同志们依然兴奋,必竟这是第一次走出林州,登上安阳市的舞台成为一生的美好记忆和荣誉。

最令人难忘的是九零年五四节,安阳市团委进行了隆重的庆祝大会,市委领导出席并讲话,记得时任团市委书记的毛万春还宣读了受到表彰的先进县团委和共青团工作最佳支持者,我作为林州教育界唯一获奖代表登上主席台领奖,记得每人还颁发了一个玻璃球状的台灯。我们的工作和教学受到了领导的肯定,连续五年林州师范五连冠是前五届一至十一班同学和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多少个周日和夜晚,大家加班加点,成绩是辛勤和汗水换来的。有牛长青、王白江、张建修、元瑞增老师和中师六班李林瑞,中师八班刘志宏、李文彬,中师十班韩志刚等很多同学,让我们记住为学校出力和贡献的老师和学生吧!

二〇二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作者简介】:张常红,林州市千家岗村人,老三届,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曾在林县县委组织部工作,八五年任林县师范校长、书记。九五年任林州市成人职业中专书记,从事教育工作三十余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