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兵工厂率先仿制驳壳枪,却陷入军阀混战17次易手4次被毁(系列35)

 svdk 2022-08-06 发布于辽宁

#历史冷故事#​#民国那些事#​#抗日战争#​

盒子炮系列之三十五:龟灵圣母四川兵工厂。

在截教圣人通天教主座下的四大亲传弟子之中,排名第三的并非人类,而是由一只母乌龟修炼而成。她原型为万年灵龟,在炎帝时得道,仓颉氏造字而龟文有羽翼之形时化成人形,是截教五大圣母之一。在《封神演义》之中,她因不敌番天印而现出原形,在万仙阵时以日月珠击败惧留孙,后被西方教主接引道人打成重伤被擒。但却不幸在被白莲童子带走之际,却让一群蚊子吸干了血肉法力,最后连上封神榜的资格都没有。

而在当时的中国兵工厂之中,也有那么一个同样经历凄惨的存在。它虽然创立极早,产品众多,甚至是全中国最早的驳壳枪生产企业,但是却在讨袁战争之后,陷入了长期的军阀混战之中。

在此期间兵工厂先后17次易手,占据它的各路军阀就如蚊子一样不停吸血,敲骨吸髓地强令加班加点生产,而在即将失守前就大肆抢夺机器,甚至直接放火炸厂加以破坏。最后在“群蚊”吸血撕咬之下,一代名厂就此灰飞烟灭,消失在了军阀混战之中。今天小编陈天刑要说的,就是这位不幸身死道消的龟灵圣母——民国四川兵工厂!


一、资格极老的四川兵工厂

要说这四川兵工厂,那还要从两位清末名臣说起。其中一位,就是曾经发明宫保鸡丁、擒杀慈禧太后大太监安德海的一代名臣——人称“丁宫保”的丁宝桢大人。

而另一位,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科学家,曾经著译过《造船全书》《兵学新书》《化学分原》《水雷录要》《欧游杂录》等40余种书籍的徐建寅!他曾在安庆军械所供职,后任山东机器局任总办、金陵机器局会办、农工商督办、福建船政局马尾造船厂提调,湖北省营务总办,保安火药局、汉阳钢药厂督办,是一位靠一己之力创建了小半个中国军火工业的近代兵工大家。

这两位大人物在山东相互配合,不到一年就建成了著名的山东机器局。其后在1876年,山东巡抚丁宝桢被任调四川总督, 上奏折请带山东机器局总理徐建寅等, 前往四川自办机器制造局。

当时四川“勇营习用洋枪,均须购自上海洋行,且不知修理之法,稍有损坏, 即成废物。”

丁宝桢就将候选通判曾昭吉调到了四川省,令其负责督办机器制造。到了1878年1月30日,丁宝桢上奏: 曾昭吉在上海选择紧要机器购办数十件,由长江驶远来川。其余机器,曾昭吉自行创造。在于成都省城择地建造房屋,四川机器总局宣告成立。

其经费由四川省土货厘金项下撙节动用,并由盐道于茶引加票项下设法筹办,预定于1878年4月完工。


二、三年成果险些毁于一旦

但是在当年那个腐朽透顶的满清,丝毫不懂科学技术的保守派势力很大,他们自诩“清流党”,对于主张引进外国机器和先进技术的“洋务派”深恶痛绝,动不动就更加指责。在1879年, 丁宝桢因为花了七八万两银子办机器局,就被给事中吴镇狠狠地参了一本:

“四川总督丁宝桢不谙机器,私亏库款,纵容私人,徇庇劣员” 。

在当时的“清流党”嘴里,四川机器局1877年到1879年,三年时间里面一共花了77,352两8钱银子,但是只造出了洋枪148杆,未合洋枪161杆——这三年只造了309支枪,而平均每支枪造价高达250两银子,是正常步枪价格的十倍!这还不足以说明丁宝桢是大贪官,经办人也是外行的蛀虫吗?于是就这么一封断章取义的奏折,四川机器局就被停办了。

其实这事儿吧,是个人都会觉得冤枉的很。这建厂你首先得搞基建啊,然后你还得再买机器啊,然后才能试生产啊,这没有个几年怎么能出成果?你种棵果树下去,也不能指望着立刻结果吧?1878年4月才完工的厂子,到1879年已经出了成品,这已经很快了好吗?你“清流党”的这个大喇叭,未免喷得也太没有道理了吧?

好在当时在洋务派这边,那也是有自己的大喇叭的。于是在1879年7月23日,贵州候补道罗应旒就开始还击了:

“夫用款六万金, 仅造枪炮数十杆, 盖初创之时, 开拓地基, 修造房屋以及搬运器械, 制造器母, 种种费用, 俱在此六万金之内, 非全以六万金造枪炮也。…. 若遽行停止, 则前功尽弃, 而机器各物以数万金制备者亦废毁无用, 甚属可惜。 况以后需用军械又须购自外洋, 其费虽足相抵,其得失则甚悬殊,而中国之人复不能探讨西学神明变化, 而思所以胜西人之法。…”

这话说得合情合理,这上面的慈禧太后毕竟也是个懂的,她哪怕是有心给丁宝桢穿小鞋,也不能拿国家大事开玩笑啊。于是在1879年11月6日,丁宝桢上奏请示四川机器局是否续办。到了1879年12月6日,就拿到了“着该督仍设法兴办,毋使废堕”的圣旨。

从这个角度来说,慈禧虽然有一万种不是,但起码并不因私废公,还算是个及格的领导人。于是在1880年5月26日,历经波折的四川机器局得以重开。


三、独具特色的四川机器局

当时的四川兵工厂独处内陆,信息相对闭塞,所出产品难免有所落后。但是在丁宝桢等人的辛苦建设之下,仍然独具自己的特色:

1.动力设备采用水力

四川水力资源丰富,因此在机器局创立之初,候选通判曾昭吉就因地制宜,设法制造水力机器,利用成都城内金水河的水力作为工厂动力,尽量不用火工。光这一项,在中国近代兵工史上就是妥妥的独一份儿。

“其用水仅三数寸,而即可敌二十匹马力之锅炉,日可省煤一千数百斤, 合计每年约可省煤银四千余两,此时局中惟炼铁一项尚需用煤,此外则全资水力。”

2.坚决不用洋人

这丁宝桢是个非常传统的封建士大夫,他虽然见识到洋枪洋炮的犀利,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是这自造洋枪洋炮可以,那洋人可都是居心叵测的蛮夷,能不用就不用。据他自述,其办局之时就坚决不用洋人:

“于机器制造,但规仿其法制,而于─切委员、工匠等必专选中国通巧之人。前在山东兴造之局,自始至终,决不用一洋人指示,则制造述火药、 洋枪亦几与西人相敌。 此次在川初设局时, 力主此意, 均招致中国明习机器之士及工匠人等,大约湖南、 江苏、 山东等省人为多。”

应该说在当年那个时代,能够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也让四川兵工厂从一开始就自给自足,拥有不受外国人挟制的独立生产能力。当然了,必须要承认当年的外国还是技术先进,这强调了独立自主,那技术上自然就比较落后了。

3.自制洋火药

当年的中国土火药技术落后,并不适合洋枪洋炮使用。于是在1881年4月18日,丁宝桢又上奏修造药局,自己仿造洋火药。而由于火药危险,他还专门建议重新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另行选址,单独设厂:

“因机器局向设城内,人烟稠密,只能制造洋枪。若制造洋火药,则虑别有疏虞。自须觅幽静宽敞之区,另建药局。由总理局务成绵道崇纲、补用道黄锡焘,同局员等踩踏地基去后。 旋据勘得省垣南门外离城较远之古家坝地方,四围空阔,宽厂约六七里,绝少民居,且滨邻江干,以之安设水机,修造药局。并于去年十一月初十动工。”

能够自产火药之后,四川机器局终于成为了体系完整的近代兵工厂。用句洪荒流小说的说法,那是万载灵龟终于化形成功,开始了她多灾多难的一生。


四、终于建成的四川机器局又经磨难

在1880年之后,四川机器局的生产逐步进入了正轨,先后制成了洋枪4800多支,火药四万多斤。当年在丁宝桢的支用经费折中,对此有所说明:

“仿造外洋机器、枪、药等件,办理渐已齐全,现计修理水轮机器及各项机器九千七百四十件, 各营旧洋枪三百零五杆,续造机器二百五十五种, 造成前后膛洋枪四千八百一十五杆, 已成药弹二千颗、 铜帽二万颗、 已成洋火药四万九千六百六十五斤, 均经试放合用。”

到了光绪10年的1884年,该厂已成规模,有员工430人,除了例行生产的步枪、火药、子弹之外,还试制了一门后膛炮。在1886年,该厂又自制出了重机枪一挺(很可能是仿制的11毫米十管加特林重机枪,即所谓的“十门连珠格林炮”),另外还研制出了子母炮一门。当时四川所产的武器弹药,除了供应四川本省以外,还销售给了广西和云南省。

可以说当时的四川机器局正是一片欣欣向荣,各种新产品层出不穷的大发展时期。而那后来闻名天下的汉阳、沈阳、巩县等兵工厂,这时候都还是没影儿的事儿呢。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所谓的天下四大兵工厂,怎么着也应该有她老人家一个位置。

可是这好景不长,人家清廷采取的是流官制,一朝天子一朝臣,封疆大吏们也是各行其道,后任不认前任的账时有发生,很容易人走茶凉甚至人亡政息。当年的那著名的汉阳兵工厂,就是原本建设在广东,但是原两广总督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之时,新任两广总督李瀚章不想办,最后是被张之洞在湖北坚持建成的。而当时正在蓬勃发展的四川机器局,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了。

在光绪十二年(1886年),丁宝桢于四川总督任上去世,享年66岁。而新任总督刘秉璋喜欢洋枪洋炮,对国产武器的质量大加诟病。于是在1887年12月,新任总督刘大人就以该局后膛枪有走火和不合膛等毛病为理由,下令四川机器局停造枪炮,只造铜帽、枪弹、炮弹、拉火,黑色火药,同时裁减部分员工。

自此之后,四川机器局进入了长达七年的停滞期,直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急需武器弹药的清廷病急乱投医,才想起来远在四川还有这么一个兵工厂。


附记:

值得一提的是,在丁宝桢去世之后,由于朝廷发放的俸禄被多数用于救济贫困百姓,这位多年的封疆大吏病危时竟然债台高筑,子女甚至没钱扶柩回乡。最后还是身边的随员们大家众筹,才帮助办理了丧事。

而受其遗泽的山东父老也没有忘记这个好官,他们联名具奏朝廷,请求将他的灵柩运回山东安葬。最后朝廷下旨:“准葬山东,予山东、四川、贵州建祠。”并追赠其太子太保,谥号文诚。光绪十三年(1887年)九月二十五日,丁宝桢安葬于历城的丁家林地元配谌夫人墓的东侧(现济南历城区全福立交桥东)。据说灵柩回到济南之时,沿途士绅百姓“郊野祭吊,军民悼哭”。

为人为官做到这个份上,才算是真正的功德圆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纵观丁公一生,就是在一直践行这段话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