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时期,白石村有户姓张的人家,张家有五口人,张老汉、张老太,大儿媳赵氏,以及他们的二儿子张无极和二儿媳朱氏。张家大儿子因病去世,张老汉和张老太在二儿媳朱氏的挑拨下,认为赵氏克死了儿子,时常刁难赵氏,动辄打骂她。 朱氏本想教唆公婆赶走赵氏,这样张家未来的家产都是她和丈夫的,公婆却担心被人戳脊梁骨,毕竟赵氏娘家无人,若是将她赶出张家,相当于逼赵氏走上死路。 公婆虽然怨恨赵氏克死了自己的儿子,但是他们怕别人说三道四,不敢真的将赵氏赶出家门,不过朱氏为了将赵氏这位寡妇嫂子逼走,却想了一个十分恶毒的主意。 朱氏教唆公婆将赵氏赶到狗窝去睡,每天只给赵氏吃一些剩饭剩菜,若是赵氏不将那些剩饭菜吃光,公婆就会对她又打又骂。不仅如此,公婆还会让赵氏做最脏、最累的活计,若是赵氏做得不好,等待她的又是一顿毒打。 赵氏知道公婆是受到朱氏的挑唆,才会如此对待自己,也明白他们这样做,就是为了赶自己离开。可赵氏离开婆家,实在无处可去,何况她曾答应亡夫,代替他好好照顾公婆。因此不管公婆与弟媳如何刁难,赵氏强忍着一声不吭,只是尽心尽力做好公婆安排的事情。 一日傍晚,眼看就要到吃晚饭的时候了,公婆却使唤赵氏将茅坑里的大粪挑干净,等到赵氏忙完天已经黑了。赵氏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她来到厨房找吃食,却发现连剩菜剩饭都没留下,只留下一堆用过的锅碗瓢盆,等待赵氏洗涮。 赵氏一边刷锅洗碗,一边委屈得直掉眼泪,就在这时,她背后忽然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娘子,辛苦你了!” 这是丈夫张三风的声音,赵氏急忙回头,却发现背后并没有人影,只有家中那只黑狗站在她身后,直勾勾盯着她。 赵氏疑惑着打量了那只黑狗一番,才小心翼翼地问道:“方才是你在说话吗?” 黑狗对赵氏点点头,继续对她说道:“娘子,你别怕,我的亡魂附身在了黑狗身上,才能与你说话。” 原来张三风去世后,放心不下父母和妻子,他的亡魂便没有去阴曹地府报道,而是留在了家里,没想到却整日看见父母与弟媳合力欺负妻子。张三风总是给父母托梦要善待赵氏,可是父母却没将他的话放心上,反而变本加厉地欺负妻子,张三风心疼妻子才附身在黑狗身上。 张三风劝赵氏改嫁,不要继续留下受气,可赵氏却叹息着说:“若是我离开了,朱氏定会从公婆手中骗走家产,她这人一向自私自利,心肠恶毒,二弟也是软性子,被她拿捏得死死的,若是她得到家产,定然不会善待公婆,我当初答应你照顾好公婆,自然不能食言。” 张三风见到妻子如此为父母着想,心中对她充满了感激,此后他便时常偷拿朱氏的银钱,给赵氏买一些好吃好喝的东西。赵氏在亡夫的照顾下,吃得越来越胖,公婆看到寡妇儿媳每日睡狗窝,连饭也吃不到,却日渐发胖,心里觉得十分奇怪,却不知是何原因。 朱氏的银钱总是莫名其妙的变少,她整日守在屋里,也不见有别人进来,不料银钱还是越来越少。朱氏并不知道银钱变少的原因,但是这不妨碍她将此事栽赃到赵氏身上,朱氏在公婆面前哭闹,口口声声说赵氏偷了她的银钱买吃的,才会变得越来越胖,逼着公婆将赵氏赶出家门。 公婆本就怀疑赵氏忽然变胖的原因,因此当朱氏哭闹着说赵氏偷了她的银钱时,公婆便对朱氏的话深信不疑,他们甚至都不给赵氏分辨的机会,直接将赵氏赶出了家门。 这一次赵氏没有多说什么,连自己的东西都没有收,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张家,只有那只黑狗默默陪伴在赵氏身边。 赵氏离开张家无处可去,只能在村后的一座破庙里安身,因张三风的亡魂还附在黑狗身上,他每日都会回家帮赵氏带一些吃食,赵氏倒也不用为吃喝发愁。 赵氏离开张家没多久,朱氏便从公婆手中哄骗走了房契和地契,还偷走了公婆的全部积蓄,并将他们赶出了家门,公婆这才看清朱氏的真面目,十分后悔他们信错了人。 就在这时,张三风带着赵氏找到父母,向他们说明了赵氏变胖的原因,他严肃地对父母说道:“赵氏留在张家,就是为了替我孝敬你们,你们处处刁难她,她从不放在心上。是我偷拿了朱氏的银钱给赵氏买吃食,将她养得越来越胖,你们对她处处苛待,我却不能看着我的妻子被饿死。我还活着的时候 ,朱氏向我们借了那么多钱都没还,那些钱也是她欠我们夫妻的。” 张三风还表示,赵氏这次顺从地离开张家,就是为了让父母看清朱氏的很面目。公婆得知实情后跪求赵氏原谅,赵氏自然不会跟两位老人计较,只是恼恨朱氏。 后来,张三风暗中从朱氏那里拿回了房契和地契,以及父母的积蓄,又找到弟弟张无极 ,劝说他休了朱氏。张无极是个明理的人,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挺起腰板休了朱氏,朱氏辛苦筹划了那么久,却什么都没得到。 这件事传开以后,朱氏因名声太差,娘家人不愿意收留她,她只能沦落街头成为乞丐,最终饿死在街边。赵氏则跟着公婆回了家,此后公婆将赵氏当成亲生女儿疼爱,一家人开始了新的生活,张三风看到家人和睦相处,便安心去了地府转世投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