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国川和《日本三部曲》

 丁东小群 2022-08-06 发布于北京

    马国川是老朋友,周有光先生活着的时候,我们有来往。他的深度采访,也让我们相当受益。

   前几天,马国川和夫人方虹来家小叙,送我们一套《日本三部曲》,分别是《国家的启蒙:日本帝国崛起之源》《国家的歧路:日本帝国毁灭之谜》《国家的重生:日本战后腾飞之路》,均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作者写了五年,可谓孜孜不倦。我们读了五天,感到津津有味。我们对了解日本也有兴趣。曾几次到日本旅游,还曾应邀到日本短期访问,和日本知识界人士有所接触。今天的日本,的确是一个民主自由、繁荣富裕、环境优美、秩序井然的文明国家,给我们留下了美好印象。马国川的《日本三部曲》,又向我们展示了一条管窥日本历史来路的通道。

   三部曲的内容是解读日本近代以来的历史。从1853年美国佩里将军率黑船叩开日本国门,到1973年日本实现经济腾飞,成为位居世界第二的现代化国家。这120年间,日本经历了从崛起、毁灭到再度腾飞的过程。马国川是著名记者,以文笔清通见长。他写书不同于学院派引经据典的高头讲章,而是以读史随笔的形式,夹叙夹议,情景交融,讲述了100多个人物故事,其中有推动文明进步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企业家和百姓中的杰出人物,也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野心家和军阀政客。每个故事都有生动的细节。这150篇文章先以专栏文章连载,然后合在一起,编成三本书,展开了一幅日本现代化进程惊心动魄的长卷。

   中国人写日本的书并不少。在我们的印象里,大多比较注重两国关系,或揭露批判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伤害,或讲述友好人士与中国的友谊。本书也谈中日关系,但非重点。马国川侧重的是读日本,想中国。他把日本当作一面镜子,思考一个亚洲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他坦言: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山复水复,一百多年以来穿越无数惊涛骇浪,中国这艘巨轮第一次逼近历史三峡的出口。如何防止和克服狂热的民族主义,融入世界文明,完成向现代化的转型,是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

   现代化兴起于欧美。十九世纪,中国、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先后遇到西方文明的挑战,最初都是被动招架的角色。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国家少有的成功者,最先争取到和欧美国家平起平坐地位。接着侵略扩张,走向法西斯化的不归路,现代化成果,一度灰飞烟灭。二战结束后,日本从废墟中重生,再次以最快的速度,发展成现代化强国。

   其实,日本19世纪末的崛起就埋藏着隐患,不是民权至上而是皇权至上,不是和平发展而是富国强兵,不要新闻自由言论自由而搞文字狱,不是学习英美,而是仿效德国,推崇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谋求领土扩张,称霸世界。在法西斯道路上,从爱国主义到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军国主义、帝国主义,迅速升级,迅速跨越。狂热的情绪席卷社会,很快裹胁全民族,走向战争,走向侵略,走向疯狂,走向毁灭。历史教训,触目惊心。

   二战失败,给了日本一个从根本上纠错的机会。当时,日本人自身还跳不出皇权至上的窠臼。纠错的关键,首先是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决定重新制定日本宪法,规定国家的价值取向,按普世文明的理念重塑日本,其次才是日本政坛有识之士的配合和后来公众对麦克阿瑟的拥戴。失败,让日本脱胎换骨,走上民主之路,和平发展之路。一个国家的性质,从极权、威权变为民权、人权,是不容易的。外力强迫日本完成了制度演变,新的制度又推动了国民素质的改变,成为日本再次腾飞的起跑线。这段历史,国人并不十分了解,却发人深思。

   本书的另一特色,是对独立思考,开化文明的日本思想家、教育家,比如福泽谕吉、大畏重信、吉野作造、南原繁、家永三郎等,给予浓墨重彩的介绍。同时,对日本知识界在法西斯主义浪潮中随波逐流,转向紧跟,也诉诸笔墨,深入挖掘。法西斯国家机器有强大的力量,对科学界、教育界、新闻界的知识分子个体,以名利诱导,用暴力威胁,让日本知识界普遍丧失定力,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光彩的一页。这是一个国家的惨痛教训,也是一国知识界的惨痛教训,且不失为当今中国知识界的生动镜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