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把手教你做底稿:库存商品篇

 新用户12603780 2022-08-06 发布于广西

下面看今天的主角,库存商品底稿的审计程序,看了下程序表,其实跟原材料差不多,希望我今天能写快点,不要再用一整天了。

BOOK

程序一:了解库存商品相关流转单据;

库存商品是企业生产的终点,是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跟它相关的单据主要有产成品入库单销售出库单

产成品入库单是在车间生产完经检验没有问题后流转到仓库保管时对应的单据,包含型号、规格、数量等信息。

销售出库单就是字面意思,根据客户订单从仓库领货时对应的单据。

这两个单据主要在入库截止测试和出库截止测试时会用到,主要是确认库存商品的“存在”和“完整性”,有没有被记录在正确的会计期间。

程序二:编制或获取库存商品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账数、报表数(未审TB)核对一致;

底稿中的库存商品明细表要列示的内容有产品类别、名称和规格、期初库存数量&金额,本期增加的数量&金额,本期减少的数量&金额,以及期末剩余的数量和金额等信息。所以,和原材料那篇说的一样,可以直接用库存商品进销存明细表来代替。

进销存的说明在上面原材料的文章里已经讲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了,可以回去复习下存货审计底稿之二:原材料篇,最重要的是先把进销存明细表的期初金额、本期增加金额、本期减少金额以及期末余额和总账、报表数核对一致,然后再做后续的各种程序。

要注意检查明细表中有没有数量为负、或者金额为负的项目,有的话一定要查找清楚原因。

程序三:库存商品的实质性分析程序;

1、库存商品发生额分析;

从库存商品的账务流和实物流来分析,对库存商品的来源和去向逐月分析,并和对应的实物数据进行勾稽核对,比如账面的本期库存商品增加额应该要和生产成本的完工金额进行核对一致,本期库存商品的减少可以有好多去向,发出商品,销售成本、研发领用、固定资产领用等,每一项流出都需要和对应的实物流去核对。分析模板可参考如下:

Image

2、库存商品各月单位成本的变动趋势;

分不同规格型号的产品来分析各月成本的变动,并将本年均价和上年均价对比,变动较大的要进一步分析,以便发现是否存在调节生产成本或销售成本的情况

注意是分析主要库存商品就好了,如果既有自制的库存商品也有外购的库存商品,最好是分开分析。

可以从进销存里筛选本期入库数量和金额较大的那些,大概率就是企业的主要产品了。在使用进销存筛选数据时,还是用数据透视表比较方便。

筛选出来主要库存商品后,通过数据透视将每月的入库数量和入库金额按照列排好之后,金额/数量就得到了当月的成本,复制黏贴到底稿上就可以了,最后计算出本年的平均成本,和上年的平均成本进行对比,如果发现较上年平均成本变动较大,就需要逐月去分析是哪个月的成本异常导致的变动,并分析原因。

一般的原因可能有返工比例偏高、不良率上升、产量大幅下降、前期原材料暂估成本跟实际成本差异太大在某期调整导致等。

分析的时候建议做一个月度成本波动图,能更清晰的看出来每月成本的走势变动,可参考下图:

Image

 另外,分析时要特别注意下期末结存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对比情况,如果差异太大的话,除了分析正常的原因外,还要注意是否存在可能将成本费用截留在产成品,不结转销售成本的情况,通过检查成本计算方法来分析。

3、主要产品的年末结存成本和该产品的平均销售成本进行对比;

选取主要的产成品,从库存商品进销存明细表中筛选出对应的期末结存单价,和本期的平均销售成本(从收入成本明细表中筛选)进行对比,看是否存在较大变动,如果有较大变动的话,注意分析变动原因,看是否存在将成本截留在产成品,不结转销售成本的情况。

分析模板如下:

Image

4、原材料耗用及库存商品产出对比;

获取主要库存商品各月产量及原材料消耗量,测算主要产品各月产耗比,与以前年度比较是否有重大差异,是否保持了一贯连续性,并核查是否存在少计原材料成本或虚增产量的情况。

比如以前年度消耗1斤的土豆可以做出2斤的薯条,但现在消耗0.8斤的土豆就可以做出2斤的薯条,这种变动我们就要进一步分析原因,判断是否合理,一般来说在生产条件和工艺没有明显改进的情况下,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另外,也可以看生产BOM表,从BOM表上了解每个产品大概需要消耗的材料数量,看实际的消耗和产出比和BOM表是否存在较大差异。

原材料的消耗数据和产成品的产出数据都可以从各自的进销存明细表上获取到。

程序四:库存商品计价测试;

跟原材料是一样的,所以下面这段是抄过来的,原材料的学会了,这个就可以不看了。

首先检查企业的计价方法(上篇原材料文章有说)是否正确,是否在前后期保持一致,不能一年一变,今年用先进先出,明年用加权平均,后年又换回来。

然后检查库存商品的发出计价是否正确,就是按照企业的一贯执行的计价方法重新计算一遍,当然我们有重点,选择期末结存余额占比比较大的库存商品来重新计算就好了,计算模板如下(以加权平均法为例):

Image

 一般来说,数量是肯定不会有差异的,除非企业入账错误,那就是很大的问题了,最后的结存金额可能会存在差异,如果有较大金额差异的话,需要进一步查找原因,一般销售退回、 非正常出库等会导致存在差异。

计价测试除了验证企业的发出计价是否正确外,还需要注意库存商品的每月结存单价,特别是期末的结存单价和销售单位成本对比是否存在异常变化,可以结合毛利率的分析需求一起来看。比如某个产品本期毛利率突然变得很高,但售价并无太大变化,那主要就是成本变化引起的,从库存商品成本入手分析,注意是不是存在少结转成本将金额截留在存货的情形。

程序五:截止测试;

跟原材料底稿的一样,分为入库截止测试和出库截止测试,且需要“双向测试”,一是从账到单据,一是从单据到账;主要用来检查实物流和账务流是否在同一会计期间。

入库截止测试主要检查入库单看是否存在推迟或者提前入账的情况,比如将本年12月完工的产品推迟到次年1月入账,或者是将次年1月完工的产品提前到本年12月入账。

出库截止测试主要检查销售出库单,特别注意资产负债表日后的凭证对应的出库单日期,看是否存在将本年已发出的产品推迟到次年入账的情况。

截止测试跟原材料是一样的,不多废话,也不放模板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