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记:陕州地坑院,神奇的地下四合院

 安朵说 2022-08-06 发布于河南

图片

今年的清明假期老老实实在家待着,因为疫情,不提倡出市,最多也就是在城市周边找个清闲的地方散散心。

去年的清明节假期里,我去了灵宝的秦函谷关,第二天,来到了号称“地下四合院”的陕州地坑院,亲眼见识了“唯有树木不见村,风送炊烟缭绕飞。待看地坑如天井,嬉笑源于穴居人”的古老地下村落。

我逛过北京的老胡同和四合院,住过好多地方的窑洞,也游访过汝州王湾村一个号称“一窑三百岁”的窑洞,据说从清朝起,这个窑洞里住过一家三代各一百多岁的老人,所以延续了三百多年。但是被称为"地下四合院"的地坑院,我却是第一次见到。

一般的窑洞,都是或依山或傍坡,根据地形,在黄土坡上挖一个洞,住在里边冬暖夏凉。窑洞的门前常常是一块平地,种上几棵树就成了一个庭院。

而地坑院,虽然也叫做窑洞,却是建在一个深入地下的大土坑里,看起来就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地下四合院”,站在地坑院的中间,抬头就望见了一方蓝天,当然晚上就是望见一片星空了。

我第一次见到地坑院,是去年的清明节假期,前一天游览过秦函谷关,第二天来到了相距30公里处的陕州地坑院。人们都说,这里是“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

图片

还是上一年灯会的门票

图片

图片

最原始的地坑院,是“土生土长”的,都是在平地上挖一个四四方方的大土坑,在土坑四周的土壁上,再开挖出大小不一的窑洞,就可以住人了。在其中一面土壁上,还要挖一条向上倾斜转弯的地道,通向地面作为出入的通道。之所以转个弯通向地面,我想应该有两个原因,一是防止冬天寒冷的风直接吹进院里,二是防止下雨时雨水直接冲刷进来吧。

很多的地坑院都不是一次挖成的,而是随着居住人口的增多,在土坑壁上逐渐挖出新的窑洞。有一座老杨家院,1878年开挖,历时8年挖成,在这个地坑院里,100多年间居住过杨家7代人。

图片

有的大家族人家,甚至通过紧挨在一起的通道将几座院子连在一起,就像一处地下城堡。

古老的地坑院,之所以说它是“土生土长”,是因为都是土坑、土洞、土墙壁,后来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模样,在墙壁和通道里镶上了青砖进行加固和装饰,在土坑的四周地面边缘,也砌上了一道矮墙,防止雨水灌入和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住在地坑院里,冬暖夏凉自然不用说,我站在地坑院青砖铺就的地面上四周张望,阳光掠过土坑的边缘洒在院落里,却有一个疑问困扰着我,既然是坑,当然会积水,那么下雨的水怎么从土坑里排出去呢?院子不会被淹吗?直到我无意中走入了一座废弃的地坑院,内心的疑问才迎刃而解。

在这座破旧的地坑院里,四周窑洞的门口,是坚实平整的黄土地面,院子的正中,四四方方的一块地面却是松软的土地,长满了杂草,一角种着一棵刚刚开花的树,正中是一口深井。原来雨水是通过院子正中松软的土地都渗入了地下,大的雨水也会直接流入井中储存起来。听住过地坑院的老人说,下再大的雨,院子里也不会积水。

“远看见树不见村,临近闻声不见人。”地坑院,是历史的见证,黄土地上淳朴的人们,一代一代生活在这样的院落中,传承着古老的中华文明。

坑院,神奇的地下四合院
地坑院里的表演

一座破旧的老地坑院

汝州王湾村的“一窑三百岁”窑洞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016年5月12日,北京胡同和四合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安朵说”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点击下方标题阅读

◇千古要塞据险处,紫气东来函谷关

◇春风已度函谷关

游记:紫霞绕仙山

◇神奇的高北土楼

游记:环岛路·中山路·老别墅

游记:古镇往事,云水谣

游记:鼓浪屿,如诗如歌

游记:曾厝垵,文艺,更网红

老院子并不老

旅游简记:莫沟村

古老的惠济桥和即将消失的保吉寨

黄河黄,黄河的水千年淌

露宿黄河边

台儿庄古城

魅力古城丽江

微山湖里有个南阳古镇

逝去的历史

康百万庄园

旅行简记:风穴寺旁有怪坡

在朱仙镇度过的快乐一天

是厦大,不是吓大

海山奇观,大小洞天

神奇的迪士尼乐园

难忘的迪士尼乐园

游记:登泰山

游记:孔庙 · 孔府 · 孔林

美丽的日照,阳光、海浪、沙滩

游记:微山湖畔沙堤村

游记:856公里的公路旅行

游记:人在途中,心随景动

游记:香港澳门掠影

大明湖 · 趵突泉 · 芙蓉街

旅游简记:地灵人杰许家古寨

 ◇夜游龙门石窟

游记:清明上河园

旅游简记:禹锡园

小品文五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