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破认知之茧

 光明心手札 2022-08-06 发布于河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习惯,背后是独有的逻辑框架。这个框架一旦形成,往往就限定了自我的认知空间,很难突破。我称之为“认知之茧”。
      王阳明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属于理想状态。孔老夫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感觉可能更现实,鸡同鸭讲、夏虫不可以语冰的情况并不鲜见,甚至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夫妻,有时都会认为对方不可理喻、令人抓狂。当然,上智与下愚也不是绝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不过投入的精力太大——又不准备搭伙过一辈子,凭什么如此耐心?
      “认知之茧”有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因而,想要突破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需要不弃寸功、持久努力,依靠量的积累实现质的突破,从而整体跃升。突破的途径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可以用八个字概括:
      首先,自己努力。无非是多学习多思考多总结,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最初的认知段位可能不高,但只要保持一个开放包容的逻辑框架,思维不断进化,即使干不成震烁古今的大事业,至少安身立命不成问题。
      其次,他人点拨。我们总能遇到一些思维高阶者,何况“三人行必有我师”?有时过来人的一席话,不一定胜过十年书,却能令人茅塞顿开、柳暗花明。所以,要敢于把自己扔出去,主动被批判,因为最深刻的批判,才能带来最根本的成长。
      俗话说“不撞南墙不回头”。从认知之茧的角度看,为什么要回头?撞破南墙,继续往前走,不就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