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字探源

 朝歌淇水悠悠 2022-08-06 发布于河南

四十年前(1977年)我们浙江高考作文题目是:路。当时的作文怎么写,我已经记不大清了。四十年后我再写高考作文,对“路”字作一探解。

最早的路字,出现在西周懿王时期的史懋壶铭文上:

图片

其中的路字这样写:

图片

路字在西周已经定型不再变化。《说文》:“路,道也。从足从各。”许慎所说是依据小篆之形而说。

其实,路字起初应由“正”和“各”组成,即正字和倒正字组成:

图片

正字表示向前走,各字表示走过来。“走来走去”的地方,就是路。

路字左边“正”:商代文字上方原是圆圈,也写成口,最后演化成“一横”。正,表示正前方,最初义是“征”,在甲骨文和商代金文中,多表示“出征”、“征伐”。正字的演变:

图片

西周金文中,正字还出现了另一种演化:足。

“足”字在西周金文中,全无“脚足”之义。西周金文的“足”指“继承”某某职位,如虎簋盖“更厥祖考足师戏,司趣马、驭人。眔五邑趣马、驭人”、申簋盖“更乃祖考足大祝官,司豊人,眔九戏祝”、师晨鼎“足师俗司邑人”、免簋“命汝足周师司林”、元年师兑簋“足师和父,司左右趣马、五邑趣马”、三年师兑簋“余既命汝足师和父,司左右趣马”,诸文之“足”,皆无“脚足”之义。故路字中的“足”之义与“脚足”无关。

图片

倒正,为“各”。“各”的最初义是“到来”、“到达”。金文常说“王各周庙”、“王各大庙”、“王各大室”,就是王到达大庙、大室等办公地点。

各,《说文》:“各,异辞也,从口、夂。夂者,有行而止之,不相听也。”这显然与“各”之初义不符。后人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说得对:“各亦来也。”《古代汉语字典》释:“各的本义是到达,进入。”说法也是对的。

图片

所以路字是这样变化的:

图片

所以路字,“正”是向前走过去;“各”是前方走过来。

鲁迅说过“路是人走出来的”,这也合古人造字之说:“你走过去,他走过来”的地方,就是路。

如果要再写《说文解字》,“路”应该这么写:“路,道也。从足从各。足,本为正,前行也;各,倒正,达、至也。”

——此文以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恢复高考四十周年。因为赶上了那次变革,我得以在高中毕业许多年后读大学。中国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是经济飞速发展,国家逐渐强盛的光明之路。在这四十年中,我们走了西方国家一百年、甚至更长的路。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走上了富裕、现代化之路,成为中国历史上华彩一章。历史的路上,我正向前方走去,也有人向我走来。我们看到有族衰落,有族灭亡,有族富强,有族兴旺。中国人一定要走对自己的路,以能持久发展、长盛不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