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久之前,你觉得抑郁症跟自己毫不沾边,一边看着新闻,一边调侃几句,然后抛诸脑后。到了后来,你发现自己情绪越来越差,觉也睡不着,感觉对什么事情都丧失了兴趣,你或许在想,是最近压力太大了吧,休息休息就好了。 结果这些情况好像一发不可收拾了,严重到自己无法控制了,然后你终于去看医生了,医生告诉你是抑郁症。最后,你开始吃药,开始吃药,开始感叹世事无常。 不是每个人都会得抑郁症,但是每个人都可能得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在中国人中,每十个人中间就有一个有抑郁症或者有抑郁倾向。 每个人一生当中都会有情绪低落时,人生低谷或者抑郁情绪的时候,主要看你是怎样处理低谷时期的情绪的。 是破罐子破摔,还是在原地打转,钻牛角尖,还是来来回回想一个问题呢,还是运动,锻炼,倾诉,喝酒,唱歌,来转移注意力,找到情绪的出口呢。如果一直走不出来,在原地打转,时间一长的话,就很容易遭到抑郁症的困扰了。 为什么会有抑郁症呢?抑郁症的主要原因 1、家庭因素 一个人出生后最早接触到的环境是人们精神支持的发源地,会影响每个人生理、心理的发展。这个环境,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他的养育者来给他的,是他的童年总集。 精神分析学家弗罗伊德曾指出,各种神经症症状几乎无一例外都可追溯到童年创伤经历。具体来说,有童年创伤经历的青少年,在儿童期形成意义模糊的概念并积存起来,长大后这些积存的概念被特定事件激活并赋予它新的意义,最后爆发。 2、生理因素 众所周知,每个人身体里都住着一些和快乐息息相关的神经递质,比如多巴胺DA和血清素5-HT(部分抗抑郁症药的主要成分)。 缺乏多巴胺会造成动力缺乏,并且感觉不到快乐。血清素不足则会导致某些类型的抑郁,焦虑和好斗。而它们其中的任何一种失去平衡,都会增加另一种神经递质的失衡机会,因为它们之间有一定相互依赖关系,所以形成了一种循环疾病模式。 可以这么说,抑郁症公认的部分因素(比如压力因素、神经营养因素、性激素及代谢因素等)主要通过影响基因的转录、翻译和表观遗传,神经递质的水平,细胞内的信号传递等,导致短期和长期的神经功能和活动的改变。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也抑郁了,不要害怕,也不要坐视不管,该诊断诊断,该治疗治疗。无论是药物、心理还是物理治疗,都要及早进行!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早日战胜抑郁症,重回阳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