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舍人间烟火气

 听雨的秘密花园 2022-08-06 发布于上海
今日立夏,天空晴朗,风也轻柔舒适。
当我推开门窗,坐在阳台门口择菜时,内心却不断泛起酸楚。
我将那袋扁豆角一根根理出来,然后掰开两头的小结,顺便把侧边的筋络一起撕下。
因为屯的时间有点长了,一些豆角上开始出现黑色的小斑点,整个豆角看上去也有点蔫蔫的。但我舍不得扔,只好把那些斑点撕走,然后再把剩下的的豆角扔进左边的菜篮,而那些筋络和斑点都被我丢到面前新套了袋子的垃圾桶。
风缕缕的吹来,如果把这个场景一换,将会是一副农家静谧美好的模样,只是现在自己是孤身一人在异乡。
而当年,是我坐在厨房门口择菜,奶奶在房内忙着煮粥,爷爷则在一边用筷子刮土豆皮。
我依旧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场景,吹来的风仿佛带着微微水汽,像水泥台子上潮湿的水渍,也像地面上不小心洒下的清水。
影壁前的竹林轻轻摇动,暮色在远方慢慢袭来。
灯光亮起,是一圆桌做好的饭菜。
菜很简单,是炒土豆和炖豆角,豆角炖的很烂,上面泛着油光。
还有冒着热气的馒头,是奶奶前天蒸的,以及仿佛永远都不会缺席的玉米粥。
当然,还有一小碟咸菜,是廊下大缸里腌制的芥菜头,也就是家乡人口中的咸菜疙瘩,切成丝,滴上几滴香油,便是每天的佐餐,甚至是主菜。
突然很想念用筷子慢慢夹起一根咸菜丝,然后轻轻咬断的脆感,伴着特殊的香气和咸意。
只是自从离开老家后,我再也没吃到类似的咸菜了,或者过于咸了,或者太生了。
是啊,毕竟那些咸菜是奶奶亲手腌制的,用当年新摘的芥菜头,伴着熬煮的大料,再和粗盐一起投进1米多高的大缸里,而那些配方是奶奶的独家秘笈。
外面吃不到,甚至以后永远都不会再吃到,不是正常的吗?
正像世事无常,没有什么事是永恒的,包括你的记忆和怀念,包括你的恋恋不舍。
今晚妈妈打来视频,说今天将奶奶接过来了。
我有点惊讶,因为前几天奶奶还在住院,听婶子说奶奶右手拿不稳东西了。
妈妈向我抱怨现在要给奶奶喂饭,否则饭菜会洒的到处都是。
我说:“在老妈你的精心照料下,奶奶一个月就会好起来的。”
这时,妈妈咬着牙狠狠地说:“放心,我一个星期就帮你奶奶治好。”
我看着老妈发狠的表情,内心开始担忧:“老妈你完全没必要咬牙切齿,这事急不来。”
妈妈突然不好意思的笑了,大概是因为被我看出了心思,尤其是当我说出咬牙切齿这四个字。
突然,视频里传来嫂子的声音,她在发脾气,责备小朋友动作缓慢,磨磨蹭蹭地不肯离开餐桌。
我有时真的很遗憾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的缺失,至少在我从小耳濡目染接受的教育里,长幼有序,尊老爱幼是必须的。
小时候,家里没有谁会在爷爷奶奶面前疾言厉色,我的叔叔姑姑们都很温和,家人之间从未面红耳赤地争吵。
我很为我的家风被扭转感到悲痛。
我很为奶奶需要在现场遭受晚辈肆无忌惮的情绪而难过。
妈妈的视频有那么一瞬间不小心转到了奶奶那儿,我看到老人茫然的眼神。
我说我想给奶奶说句话。
妈妈将手机对着奶奶,问她:“这个视频里的人是谁,她该喊你什么?”
奶奶缓缓地说:“是**啊,喊我奶奶。”
我妈补了一句:“看来还不糊涂。”
我心里更加难过,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不管我的样子有多么大的变化,奶奶都能认出我,唯一一次没有说出来是在婶婶家,奶奶刚醒来,全程一言不发,我想奶奶认出了我,只是忘记了语言。
毕竟我是她从小养大的孙女,是孙辈中陪伴她时间最长的人。
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别那么大,同样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哥哥为什么对老人的情感没有那么浓烈。
为什么堂弟还要对老人恶言恶语。
这些都令我感觉遗憾与碎裂。
还能怎么做呢,唯有在上海解封后能够常回家看看,哪怕只是安安静静地陪老人坐一会。
我常常为之前寒假没能时时在爷爷奶奶身边而后悔,现在我所能弥补的就是在我能回家的时候,哪怕只有三天的假期也要回去,即使路程来回就要耗去一整天。
今天立夏,初夏是我极其喜爱的时节,虽然略逊于春天,但是初夏也象征着希望,槐花会开,麦苗会抽穗,那个静静的清雅庭院也会一直在我的记忆里陪伴我。
就像爷爷的字,奶奶的锅铲,我们一起相处的时光永远凝固在岁月的长河里。
在我感到悲伤时,从遥远的空中传来慰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