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夏天的笑点,全都被“为菌滇狂”的云南人承包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fentouge 2022-08-06 发布于北京

“爱你品种的多样,爱你富含的营养,

爱你鲜甜的口感,每年吃一场…

谁说躺在病房的才算英雄。”

——《菇勇者》

图片

又是一年一度云南“试毒大会”(吃菌季)这边朋友圈,云南人炫耀刚从山上采到的野生菌子;

那边微博上,医生就晒出了医院急诊床位,野生菌中毒病例疯狂刷屏。

图片

这个夏天,一年一度的花样中毒大戏——“彩云之癫”正式拉开帷幕,准时上演!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骑驴也有自己的企业微信啦!!!

长按添加好友关系

每天1分钟,带你开眼看世界
👇👇👇

01

云南人均“菇勇者”,

谁不曾舍命陪菌子!

在很多云南人看来,没有吃过野生菌的夏天,都称不上夏天;没有吃菌中毒过的云南人,都不算真正的云南人。

关于吃菌中毒是何体验,“人在云南,刚出医院”的坊间案例可谓是异彩纷呈。

有人中毒致幻后,在病房凭空抽丝,不停抓小人,朋友在旁边都笑吐了;

图片

有位独居女子深夜大喊救命,“家里进了7个人,地上都是小虫子”,110、119、120都来了,结果现场只发现了野生菌残留物!

图片

不好意思,看到那位警察哥哥拿着盾牌,实在忍不住了!△

还有听别人说话能看见字幕的;有在幻觉中化身巴啦啦小魔仙进入了魔法世界的;

也有看见自家出现了龙的...总之毒蘑菇的世界不是一般的精彩。

图片

图片

而在云南,常年坐稳“放毒C位”的是见手青。作为长期毒友,云南朋友都亲切的叫它——介儿(jier)。

介儿本是粉色、红色、黄色,手一掰,就会秒变青色,变脸比川谱还快。吃了不熟的介儿,中毒更快。

图片

图片

“见小人”就是其中最“美妙”的中毒项目:有出现幻视幻听,对着空气挥手,与小人人、小精灵共舞的;

有边打点滴,边用书与小怪兽大战300回合的;还有和小人手拉拉手进行爱的魔力转圈圈的!

图片

见手青的厉害之处,就是不仅人类,连动物也能无差别攻击。

昆明一狗狗误食见手青后,“看见”满屋都是骨头,修狗:看我给你表演一个吃空气!

图片

给云南一把菌,就能还你一个迷幻世界、什么小人乱跑、电视机上长草、沙发里划船……总之,每个吃菌的人,都能看到不同的小人就对了

比如这样的:“我看到的是一群自带BGM,穿着马甲和亮片长裙的小人手拉手跳舞!”

图片

图片

不由得想起赵丽蓉老师的《如此包装》△

后来就有人,凭借着自己的记忆,把“小人”给画了出来,别说看完后,还是不知道是什么样儿的。

有的像粉红色镶金边大水母,有的像派大星,有的像“长江七号”,总之一旦不像个人,就该知道,该拨120求救了!

图片

图片

还有的人,眼里看到的是自家猫会拉丝,没毒死但差点吓死。但经此一遭,从此对《山海经》是云南人写的这一传言深信不疑。

果然在云南,没中过毒的云南人不足以谈人生啊!

图片

图片

02

人不会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但云南人会两次吃同一锅菌子!

信奉“宁中千回毒,不舍一口鲜”的云南人,还是年年中毒年年吃。

一些人更是一天“两进院”,吃菌中毒,治好回来加热继续吃,然后马上又和刚分别的病友交流中毒经验。

图片

当然,在如何避免吃菌中毒这项千古难题上,云南人也有过算计。

最经典的就是“三熟”了,一是对菌子种类要熟,二是菌子一定要煮熟,三是去医院的路要熟。

连和菌子“相爱相杀”了几十年的老云南人,在确定自己煮熟的情况下,吃完都要去医院门口溜达散步,以免万一。

图片

图片

最大众的就是大蒜验毒,至今还流传在家庭厨房。

如果还是不小心中招,那怪油不够、怪蒜不够、怪喝了酒、怪没炒熟、怪吃了药、怪蛇爬过、怪买杂了,就是不怪菌有毒。

此外,还有颜色验毒,夜光验毒,虫子验毒等“土”方法,配套的还赠送吃烧焦的鹿舌头、煨芒果树皮汤、喝泥巴水之类的解毒方法。

图片

图片

按说,防毒经验已经如此丰富了,可“云南人吃菌子中毒”的话题,还是像冲KPI似的,每年都得挂在热搜上,让大家笑上一回。

于是就有资深的吃菌高人表示,吃菌子是一种捉摸不透的玄学,中毒与否全看运气。

炒得不够熟会中毒;炒熟后放凉吃会中毒;放凉后微波炉热了吃还是会中毒;甚至同一菌子去年吃了没事,今年吃就中毒了!

图片

图片

为此操碎了心的云南官方,按时打卡似的给云南市民发科普短信。

可能云南人都不孤单,因为在没人关心的时候,别的地区只有10086,他们还有云南卫健委。

图片

别的地区只有疫情高中低风险区,云南还有野生菌中毒风险区划分,还有每年更新的云南常见毒菌挂图

云南疾控对野生菌中毒的重视程度,真不比新冠来得差,但这些传统手法,有时候反而有了越劝越想试试的效果。

图片

图片

于是只能与时俱进,花式整活。

“红伞伞,黄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躺板板,睡棺棺,然后一起埋山山。埋山山,哭喊喊,亲朋来家吃饭饭。吃饭饭,有伞伞,全村一块儿躺板板”,现在还仍有余韵。

今年最新版《菇勇者》更是朗朗上口,“怕吗?要吗?这美味的杆杆,炖吗?炒啊!这诱人的口感,致那误食后的痛苦与梦幻!”这迷人的野生菌,真是把云南人拿捏得死死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03

野生菌有什么魔力,

让云南人“为菌滇狂”?

尽管菌子虐云南人千百遍,但云南人仍待菌子如初恋,就算吃到中毒,云南人还是“为菌滇狂”,要怪就只能怪云南的菌子实在太好了!

据近两年的最新统计,云南省内蕴藏大型真菌约 2700多种,可食用野生菌有882种,占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中国食用菌的三分之二。

图片

松茸、青头菌、干巴菌、鸡枞、牛肝菌、老人头、鸡油菌、黑虎掌、梨窝菌……

从炭烤、爆炒、清蒸、干炸、红烧、凉拌到炖煮,搭配鱼蛋鸡猪等荤类食材,让人隔着屏幕都在咽口水!

图片

图片

图片

别说每天面对如此“山珍”的云南人动心,许多非云南人都忍不住想一尝究竟。

不过最好是去云南的正规市场购买,或者在当地的正规店就餐,除了菌子更鲜美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抢救经验,更加丰富。

冷知识:云南是全国唯一一个会在医院急诊科里设有野生菌中毒室的省份。

图片

玩归玩闹归闹,虽然野生菌非常美味,但每年因为毒蘑菇进医院、甚至丧生的人都不在少数。

不要吃自己不熟悉的菌子,也一定要煮熟,一旦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立马就医,不要沉迷“小人”世界。

奉劝各位:安全第一,保命要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