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舍:我也是被甲方爸爸催过稿的

 置身于宁静 2022-08-06 发布于浙江

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生活离不开“穷”字的八旗后代

1899年,老舍生于北京一个旗人家庭。次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身为旗兵的父亲死于列强的深夜袭击,当时才一岁半的老舍因为一个倒扣在身上的箱子幸免于难。

由于父亲的阵亡使得老舍与母亲相依为命,靠着母亲替人洗衣裳做劳务才得以维持生活。日子穷苦到一天只能吃两餐,冬天只有白菜、萝卜,夏天则是茄子、扁豆。遇到伏天暴雨,一家人只能坐到天亮,以防夜里房塌。

直到9岁时,由一名叫刘寿绵的满族黄带子贵族资助,老舍进入私塾读书。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的老舍在数月后因经济困难而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

就连出书成名之后,老舍也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因为抽烟喝茶太贵而戒烟戒茶;因坐洋车一次要收一毛钱而不坐,因为养孩子抱怨奶粉太贵,西药太贵。甚至还学会了砍价。

除了生活,老舍的作品也从未离开过“穷”字,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他说,“我自己是寒苦出身,所以对苦心有很深的同情”(《老舍选集·自序》);又说“我能描写大杂院,因为我住过大杂院。我能描写洋车夫,因为我有许多朋友是以拉车为生的。我知道他们怎么活着,所以我会写出他们的语言。”(《我怎样学习语言》)


从“玩”着写作到“改稿奴才”

虽然日子很穷,但老舍从未放弃学业,从学校毕业后在校教书。1924年,老舍来到英国,同时也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老张的哲学》、《赵子日》、《二马》三部长篇小说让老舍成为一名合格的作家。

尽管一开始他说“我从没想过要当一个大作家,我只是写着玩儿。”

他似乎是个爱“玩儿”的人,除了写作,他还有很多爱好。

爱养花,光是家里就摆着300多盆花,100多个品种,朋友想要莲花便亲自种植赠予。平日里写作,总是写几十个字就得到院子里看看,浇水、挪盆、剪枝,非得弄完一套工序才能安心回屋写作。他管这叫“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到一起,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爱赏画,好友许地山曾赠老舍一幅齐白石的《雏鸡出笼图》,抗战时,老舍从济南逃亡出来的时候,特意嘱告家中:“什么东西都可放弃,这张画万不可失!”

老舍先生还是个资深猫奴,一次院里的猫走丢了,他写道“舍猫小球昨与情郎同逃,糊涂人有糊涂猫,合并声明。”

平日里的老舍,幽默感十足,他喜欢同朋友讲笑话,竟让教授都笑得把盐当成了糖。有时候,老舍也会写不出稿子,这些日子里,他就会成为现代所说的“乙方拖稿人”。

抗战期间,北新书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老舍催过稿。老舍在寄稿的同时还寄去一封答催稿信: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吠!马来!参见元帅。带来多少人马?来个字!还都是老弱残兵!后帐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明,杀气满山头!

有一次,作家楼适夷去看望老舍,问道,“最近写些什么?”满族出身的老舍笑着说:“我正在当'奴才’,给我们的'皇帝’润色稿子呢!”一阵大笑,方知老舍正接受一项新任务——为末代皇帝溥仪修改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


《茶馆》的诞生

老舍毫不介意称自己为改稿奴才,他对于文学作品的态度绝非玩乐,宁可放慢写作速度,也要确保每个标点符号都用对,文学来不得半点马虎。

老舍最为出名的代表剧作《茶馆》,也因“改稿”而诞生。

1949年末,老舍应朋友之邀,从美国回到北京,阔别14年的北京已不再是他记忆中的模样,翻新的公路、治理的重污、新改的建筑,这些都令他产生创作激情,20世纪50年代初,他写出《方珍珠》、《龙须沟》、《春华秋实》等歌颂新时代、新人物的现实主义话剧。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之后,老舍萌发了要写歌颂普选剧本的愿望。1956年,老舍先生完成了剧本《一家代表》(来自公开出版物资料,但据蓝天野、老舍之子舒乙等亲历者回忆,该剧本实为《秦氏三兄弟》)。这部剧作,是《茶馆》的前身。在其中,有一幕表现了茶馆里面市井人情的场景,当时人艺的院长曹禺先生和副院长焦菊隐先生觉得这一幕“古今中外罕见”,建议由此生发,重新梳理剧情。

老舍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改稿,以茶馆为切入点,撰写出一部新的剧作。

在1957年,18400字的《茶馆》剧本,于巴金主编的《收获》创刊号首发。剧作中所涵盖的人物之众多,立意之磅礴,依赖于老舍先生多年人生历练与情感积淀。

自问世至今,《茶馆》被多次搬上舞台,他被更多的观众所熟知,人们对于《茶馆》的喜爱,随着时间愈加浓烈,更是将《茶馆》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他一生创作数十部作品,为世人留下了《离婚》、《月牙儿》、《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经典作品。

在老舍的众多文学作品中,《茶馆》无疑是他在剧作方面最成功的作品,也是最为大众所熟知的作品。是老舍对于自己所处时代的深度刻画,更是他尊崇本心、由心出发,一个真正意义上老舍想要写的作品。

在茶馆这个极具老北京特色的场景之中,各色各样的人物依次登场,三教九流齐聚一堂,演绎着时代的风云变幻。《茶馆》承载着厚重的时代感与历史感,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附着时代的特性与艺术的灵性,也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观众走入艺术的愉悦之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