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郝万山讲中医内科疾病

 悦通 2022-08-06 发布于辽宁

                                         临床课导读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你来到中医临床课程的网络课堂,我是郝万山。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临床课程中若干病症的辨证论治。我在这里把它叫做中医临床课程,包括内科、妇科、儿科、外科、针灸科、皮肤科、骨伤科等等,我们都可以在这个课程名称下来讲,当然以后还会有其他老师给大家讲述,我先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几个常见的病症讲起,按照每一个病症都要谈到它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辩证要领、论治要点,常见治举例,临权变,还有特殊情况的特殊处理方法,还要谈到调养护理的注意事项,当然也会谈到个人的体会和经验,尽可能是大家学了就能懂,懂了就能用,用了就能够基本见效。

但是课堂上讲的书本上得来的知识,要想在临床上获得很好的疗效,确实需要一个过程,这就需要大家养成一种全面细致思考的习惯。后汉书郭玉传,医之为言意也,为什么把它叫医就是思考。所以之所以把它叫医生,你就要有思考的能力。旧唐书徐寅宗传也说,医者在人思虑,这个思虑就是思考的意思,所以强调心医治病贵在思考。

50多年前我跟着当时我们东直门医院的老前辈宋孝志老师学习来个过敏性哮喘的小伙子,小伙子说,老大夫今年我已经了三年了,三年前,五一节游行,我是通县的农民,我们头天晚上11点集合,然后要步行走到天安门广场,到中午了到天安门附近了,广场附近了,走得又热又累又渴,我就喝了一肚子凉水,吃了些凉的干粮。游行没有结束,我胸闷憋气喘就这样发生了。以后每年一节我的哮喘就,过了国庆节天渐渐凉了,它就慢慢缓解了。在我们医院已经了两年多了,查了过敏源很多东西都过敏,宋老师沉思良久,就开了两个药,炒栀子15克,淡豆豉15克,这可把我给惊呆了,这不是栀子豉汤吗?这个方子在伤寒论里头治疗,无形热邪留扰胸膈,轻的出现了心烦不得,重的出现了反复颠倒,心中懊恼,它是治心烦的从来没说治哮喘。我们在大学课本上所学的宣肺化痰,祛风解经,这些药老师一概没用。小伙子看到这个方子以后也说了,老大夫我找其他大夫看病都把方子写满了,您再多给我写几个药行吗?我们老师说试试吧试试吧,小伙子把方子拿走,过了一会他又上来了,药已经抓了,你想想15栀子,15克豆豉就这么一包,那个时候没有塑料口袋,就用纸包包着,用那纸绳系着,他这2个手指提着7包药,然后说老大夫我找别的大夫开方拿药的时候都是拿大包,您就给我这7包像茶一样的东西能行吗?我们老说试试吧试试吧。小伙子无可奈何的走,一个星期以后复诊小伙子来了,说怎么样啊?小伙子说不怎么样,该还是,你跟老师说说给我换方吧,我心想我给老师抄方,我往哪敢跟老师说让老师换方,结果我们老师问完症状,看完舌苔脉象,仍然是这两个药,小伙子无可奈何的走了,下一周又来了,我说怎么样不怎么样,该还是,小伙子主动给大夫说换方,可是我们老师还是这个方。我当时心想老大夫就是顽固坚持自己的观点,要让我第二次来我就换方了,你看这是第三次了,从此小伙子不再来了,没有人家还来找你干嘛一而再再而三的都来找你开,就这俩药。可是我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个小伙子。第二年夏天快过了我在医院门诊走廊里走,突然看见前面有个人走路这一瘸一瘸的,我总觉得像那位过敏性哮喘的小伙子,我快走两步追上去一看我说小伙子你的哮喘怎么样了?他愣了一下,认出来了,我好了,我说谁给你治的?你不是还在旁边抄方吗?就是宋老啊。我说就那俩药炒栀子淡豆豉?啊,就那俩药,我说你怎么不来复诊了?他说我也学会了。当我把药吃完了之后,我再去找老大夫,老大夫还是这俩药物不用找他了,我就写炒栀子15克,淡豆豉15克,我们村就有药店,我就去买药就得了。我说就这俩药吃了多长时间,去年夏天我吃了俩月,最后夏天没过完,没到国庆节我就好了,今天夏天也没,我说就这俩药,你不是说没效果吗?子说啊,我开始觉得该还是,该那个药还是那个药,可是我觉得我心里淡定了,我说你没说心里不淡定,他说我主要是喘,我觉得我喘轻了,胸闷减轻了,哮喘即使发作,我有的时候不那个药,忍忍也就过去了,而发作的间隔时间延长了,我就接着吃,我找老大夫还是这俩药,最后吃点药好了,我说就这俩药,我奇了怪了这俩药哪能治哮喘,小伙子接着跟我说,我们方圆几十里的人都知道我有过敏性哮喘,都知道我好了,他们都来找我抄方,我说你抄给他们了吗?我都抄给他们了我说他们都好了吗?小伙子说没听说。

我就纳闷了,为什么栀子豉汤可以治疗过敏性哮喘?我就找宋老去了。我说老师,您记得咱们去年夏天有个过敏性哮喘的小伙子,你给他开了栀子豉汤,老师说这个小伙子你后来见过吗?我说我见过,最近还见了,说他好了吗?我说他好了,这个方子吃了俩好了。我说老师能给我说说,为什么栀子齿汤可以治疗过敏性哮喘吗?他说我想起来了,这个小伙子是在又热又累又渴的时候喝了大量的凉水,吃了大量的凉的干粮,引发了哮喘。我说老师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不就行寒饮冷则伤肺吗?你为什么不辨证为寒饮伤肺用小青龙汤呢?老师说对,我也想的是寒饮伤肺。如果是寒饮伤肺的话,它冬天加重天越冷越重,是它天越热越重,这不就是喝了凉水吃着凉的东西把胸中的热给住了吗?而在这个事件之前,他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他没有哮喘,可是这个事件之后,他的体内的内环境发生了变化,结果对周围的很多东西都过敏了,医生就诊断过敏性哮喘。如果我们把他的身体的状况调到原来的样子,他在这个环境中不就又可以适应了吗?还老师的这段话,说个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思考吗?这不就是意义,这不就是医者意也。所以老师接着说,医生治的是得病的人,可是我们现在无论是课堂教学也罢,还是书本上介绍也罢都是讲的是病,讲的是症候,你把这个人放一边去了,你只看到了病怎么治,只看到了症后怎么治,你没有想到这个人是怎么回事。所以老师的这句话使我思考一辈子,所以这次我和大家来讲,若干临床病症的辨证论治,应当说这些都是教条的,都是书本上的,或者是我个人的临床经验。但是在临床上真的是贵在思考。当你把握了中医的理论之后,用中医的理论去认真的思考这个人的身体状况,生活环境、季节、气候、得病原因,这样才能够开出一个出奇制胜的疗效独到的针对这个人的药方,这才能够称得上是高明的医生。好了,朋友们,我们课堂上见不见不散,谢谢各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