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中,闻樱桃醉记述了1855年到1856年,俄国与英法联军会战,俄国惨败,损失近13万人。 就在俄国与英法联军在老牌帝国奥斯曼地盘上争霸的同时,从1854—1857年,每年夏天通航季节,俄国远东殖民军开始对清帝国东北领土进行蚕食。每年夏天通航季节,其首领穆拉维约夫都会或派军或亲自率军,从黑龙江上游顺流而下,抢占黑龙江北岸地区。士气已然衰落的清帝国边防军无力阻止。到1857年,穆拉维约夫已在黑龙江北岸建立起许多军事据点和移民点,部署两万多名军队,设立了由两个军分区组成的防线,遣送来六千多移民。黑龙江北岸事实上已被俄国占领。 ![]() 同年(1857年)底,英国、法国结盟,同时派遣军舰到清帝国广州,向两广总督叶名琛发出最后通牒,限十日内举行谈判。(此前一年,英国舰船在广州曾与清政府产生冲突,详见第60节) 叶名琛拒绝会面,十日期限之后,英法联军攻击,广州陷落,叶名琛被活捉,英国将其送到印度囚禁,次年去世。 1858年,东印度公司被正式取消,英国政府开始直接统治印度。 同年,英法联军舰队北上,攻陷大沽,进逼天津。清帝国直隶总督谭廷襄吓得魂飞魄散,主张彻底投降。清政府派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天津条约》主要事项包括: 一、英法两国派遣使节驻扎北京,中国派遣使节驻扎伦敦、巴黎。 二、开辟牛庄营口(辽宁营口)、烟台(山东烟台)、台湾(台湾台南)、淡水(台湾台北)、汕头(广东汕头)、琼州(海南琼山)为通商港口岸。 三、中国赔偿英法军费银币六百万两(英四百万两,法二百万两)。 四、英法商船可自由航行中国内河。 五、中国重申不得再称呼西洋人为夷狄。 六、双方政府批准后,明年(1859)在北京换约。 俄国乘英法联军攻陷大沽,进逼津、京之际,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朝与其签订《中俄天津条约》。 该条约主要内容包括: 一、俄国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南、琼州等7处口岸通商、停泊兵船,若别国在沿海增开口岸,准俄国一体照办; 二、俄国在原定中国陆路通商地点扩大贸易,对俄国商人我目及所带货物、本银多寡,不加限制; 三、俄国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俄国人享有领事裁判权; 四、俄国东正教士人内陆自由传教; 五、中俄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 六、俄国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 美国驻华公使也利用英法联军攻陷大沽,进逼津、京之机,伪装调停,诱迫清政府签署《中美天津条约》。 该条约主要内容有:一、清政府倘准许其它国家公使驻京,应准美国一律照办。 二、增开湖州(后改汕头)、台湾(台南)为通商口岸。 三、耶稣教教主自由传教。 四、确定领事裁判权。 五、扩大片面最惠国待遇,即清政府给予其它国家的特权,“无论关涉船只海面、通商贸易、政事交往等事情”,美国得“一体均沾”。 |
|